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图说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 发布
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2024公共卫生国际论坛”发布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士团队的《北京市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体系建设》、王建六教授团队的《子宫内膜癌精准诊疗体系建立及应用》两项创新成果入围,并向国际国内进行展示。
姜保国院士团队《北京市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体系建设》
2016年该团队承担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以下简称,首发专项)课题,开创性建立中国严重创伤救治体系,使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缩短53%,院内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下降39%,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严重创伤救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多年来,姜保国院士带领团队先后发表15项救治规范和专家共识,研究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Lancet》杂志对研究进行专访,被国际同行认可为发展中国家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姜保国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新理念,打造在综合医院建立创伤救治团队替代独立创伤救治中心的新模式,改变了我国严重创伤救治现状和流程,显著提高了我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水平。
姜保国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全国严重创伤预警联动系统,利用5G技术和数字化设备构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伤救治保障体系,目前已经累计服务创伤患者800余万例。
国家卫健委以政府文件形式在全国推广综合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和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2600余家医院广泛推广。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批准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引领并辐射带动全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
图说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证书
王建六教授团队《子宫内膜癌精准诊疗体系建立及应用》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缺乏预后预警模型和精准诊疗方案。该团队自2014年以来,分别承担“首发专项”及首发重点课题,定制子宫内膜癌基因芯片,筛选21个密切相关基因,建立预后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0%,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综合临床-分子病理-免疫微环境特征等,创建子宫内膜癌 “北大分型”,由此提出分层管理新理念:低危患者保留器官、保护功能、中危患者微创治疗、提升生活质量、高危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子宫内膜癌5年总生存率达84%。
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增刊,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著名杂志,获发明专利2项,临床转化年产值2个多亿,获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研究成果在国内推广应用,整体提升了我国子宫内膜癌诊疗水平。
图说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证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