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1 00: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厦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家门口就近就餐,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记者 陈理杰 摄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排队打菜的人群中,年轻面孔不少。记者 陈理杰 摄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年轻居民正在打包饭菜。

记者 王世伟 摄

晨报记者 林爱玲

实习生 冯诗佳

继“成人小饭桌”火了之后,不少吃腻了外卖的年轻人又盯上了社区食堂。日前,记者了解发现,原本主要服务老年群体的社区食堂意外“出圈”,厦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问题,甚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社区食堂打卡攻略。

为什么社区食堂“火”了?跟着晨报记者去看一看。

年轻人老年人错峰用餐

昨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思明区太子山庄内的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阳台山的社区食堂就开在这里。此时,食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中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清蒸黄花鱼、闽南卤肉、苦瓜炒肉片……这家社区食堂现炒现卖、菜品丰富,并且采用称重式自助餐的模式。记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掏出手机扫描立在服务台处的二维码,充值并录入人脸信息后,就可以拿取餐盘,刷脸按需取菜。之后,把餐盘放在固定区域,便可自动计算菜品重量和价格。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对年轻人十分便捷。

在附近上班的小王和小谢是第一次来社区食堂,用餐体验不错。小王告诉记者,之前中午下班时经常路过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但看到“养老”的字样,就以为这里只为老年人供餐。“今天看到队伍里年轻人不少,赶紧来试试。”小王说,工作单位附近的小餐馆他都吃遍了,外卖也吃腻了,到社区食堂来吃饭感觉很新鲜。“感觉很卫生,味道也不错,性价比挺高。”

阳台山社区党委书记苏文伟告诉记者,现在来社区食堂用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作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社区食堂优先保障辖内60周岁以上老人用餐,这类人群用餐是可以享受优惠的。”苏文伟说,60周岁以下的人群也可以到社区食堂用餐,但按市场行情收费。

“我们社区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每天平均为300名左右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仍有余力满足部分年轻人的用餐需求。”苏文伟告诉记者,一是社区食堂会提前准备餐食,二是因为老人和年轻人用餐时间基本错开。“老人家一般吃饭比较早,年轻人吃饭比较晚,实现了错峰用餐。”

方便卫生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又先后走访了位于筼筜街道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社区食堂,以及位于中华街道镇邦路49号的社区食堂,同样看到人气十足的画面。在用餐人群中,年轻人“含量”挺高,这和这两家社区食堂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厦门不少街道拿出核心黄金位置布局社区食堂,这两个社区食堂是其中典型。

比如,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位于湖滨中路地铁口附近,周边商务楼宇不少,人流量大。而中华社区更是毗邻中山路步行街,有不少游客前来社区食堂“打卡”。

中华街道社建办负责人苏江圳告诉记者,社区食堂在不少人眼中是老年食堂,主要为社区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但事实上,社区食堂是面向所有社会人群开放,只不过不符合条件的人群不享受用餐优惠。中华街道社区食堂还依托古龙小厨,新添了酱油冰淇淋、烧肉粽等美食,希望抓住年轻人的味蕾。

筼筜街道社建办负责人叶佳斌告诉记者,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很受周边白领群体欢迎。“很多年轻白领点外卖还要等待,而社区食堂就在边上,可以随时来。”叶佳斌说。

社区食堂价格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年轻人吃一餐,三菜一汤只要18元。”湖里区吕岭社区敬老餐厅相关负责人林佩芬表示,社区食堂性价比较高,加之卫生更有保障,因此受到年轻人追捧,在附近居住、上班的年轻人纷纷走进食堂,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

延伸阅读

厦门大力推动社区食堂建设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8月,厦门全市配置有厨房可供堂食的社区食堂有40个左右,而随着各区政府的不断布局,社区食堂的数量还在上升中。作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食堂数量的增加,其覆盖面不断延伸扩大,成为社区赋能的重要载体,为更多人群提供便利和实惠,受到许多市民的点赞。

家住阳台山社区的黄女士一家就是社区食堂的常客。她和老公在厦门打拼,儿子尚小,工作繁忙,吃饭就成了难题。“来不及做饭或者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到社区食堂吃饭,吃一顿也花不了多少钱,还特别省心。”黄女士说。

家住双莲池的林女士总是趁着中午时间,带着打包盒前往鹭江街道的社区食堂打包饭菜。“这样午餐、晚餐都解决了。在下班回家路上就能买到实惠美味的饭菜,大大方便了我们上班族。”林女士说。

记者手记

社区食堂受追捧 背后是民生期待

原本设立初衷偏向为老服务的社区食堂意外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原因不难理解。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年轻人想“好好吃顿饭”并不轻松。下班后太累了,不想做饭;进餐馆或吃外卖,且不论卫生状况如何,价格贵不说,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相比起来,社区食堂带有普惠性质,尽管年轻人不能享受优惠价格,但仍比下馆子、叫外卖便宜,而且更卫生、健康。

年轻消费者的涌入,对社区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共赢”。尽管有政府扶持,但大部分社区食堂仍是市场化运营。不少社区食堂老年群体就餐数量偏少,陷入经营困境。年轻人的到来,无疑能带来更多收入,有利于社区食堂的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因此,不少社区食堂积极调整升级,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营,让更多年龄层的居民享受便利。

有人调侃年轻人和孩子、老人“抢饭吃”,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就餐选择相对有限的现实痛点和“吃得好”的民生期盼。让占据城市人口大多数的年轻人有更多更好的就餐选择,探索更多物美价廉的民生服务,才能让城市年轻人、奋斗者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为老年人开办的“社区食堂” 成为年轻人解决就餐难题的新途径年轻人爱上社区食堂□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年轻人常为如何吃到可口的饭菜而烦恼,街头的快餐越来
2023-07-10 02:05:00
便宜好吃的长者食堂,被年轻人盯上了
...区饭堂”,与其说是消费降级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如今的年轻人更期待能够吃上多几顿好吃不贵、没有套路的饭。作者 | 良豪编辑|陆一鸣题图 |《盛夏光年》尽管“搭子文化”已经火了半年
2023-09-02 13:19:00
一面红火,一面萧条,社区食堂究竟何去何从?
...”的消息;另一方面,原本服务老年人的食堂慢慢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到社区食堂吃饭”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流行开来。那么,社区食堂的现状如何?它们为何做起了年轻人的生意?年轻人又为
2023-07-29 22:17:00
年轻人救不了社区食堂
...D:meirirenwu)文 | 曹婷婷编辑 | 赵磊运营 | 栗子最近,不少年轻人开始打卡社区食堂。吃腻了一不小心就踩雷的外卖
2023-07-04 10:40:00
年轻人爱上了社区食堂
...年人的绵软食品、煮炖食品、低糖低油食品,也提供适合年轻人的快捷餐、打包饭等。”银川市金凤区鲁银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静说。
2023-12-28 07:07:00
...”的现象。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社区平台”,也不难看到年轻人打卡、分享及评价社区食堂的内容。社区食堂之所以被年轻人青睐,莫过于这些原因:独居青年自己烧饭要考虑时间成本,糊弄吃、点
2023-08-22 00:29:00
不是外卖吃不起 而是社区食堂更有性价比
...吃不起 而是社区食堂更有性价比在社区食堂排队就餐的年轻人近日,位于青白江区大弯街道的一家社区食堂“火”了,两荤一素的菜品仅需11元,网友直呼“神仙价格”。自5月8日试运营以来
2024-05-27 01:56:00
...社区食堂甚至出现“老少各半”的情况。社区食堂为何受年轻人追捧,个中原因不难理解。社区食堂价格实惠、菜品丰富、方便快捷,相比于外卖和便利快餐,更有卫生和食材上的保障。在北京、上
2023-07-25 18:54:00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涌向老年食堂用餐,你是否也曾打卡过家门口的老年食堂呢?好消息来了:杭州将鼓励老年食堂转型,面向全体市民开放。今后老年食堂将有哪些变化?快来一起看看吧!为推动老年
2024-02-28 13: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游览名胜、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外籍游客将“中国购”列入行程重点
2025-10-14 09:28:00
2023年起,团上海市委启动“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帮助因父母失联、家人去世等情况导致家庭条件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2025-10-14 09:29:00
识破“甜蜜陷阱”,防范电信诈骗——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为提升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风险,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以“安全上网,远离诈骗”为主题
2025-10-14 09:29:00
阜阳一轿车行道违停摘柿子被处罚
大皖新闻讯 近日,阜阳市民反映称,一辆轿车在西湖大道上违停摘柿子,影响通行。10月13日,阜阳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0-14 09:32:00
10月1日,《人民铁道报》一篇题为《告别“纸与墨”拥抱“数与智”》的报道引人关注。从2025年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2025-10-14 09:57:00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多地也在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
2025-10-14 10:47:00
国庆中秋假期,郑州一家只有三张桌子、13平方米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突然在全网爆火,被网友们称为“最干净小吃店”。然而10月9日
2025-10-14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