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书记载魏征曾经说过这句话: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3: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其实答案就藏在了魏征的言论中。

这句话似乎很难懂,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典故,秦国有一个大美女叫辰嬴,此人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和晋文公,结果还生了一个儿子,要夺取王位。因此大家都评价这个女人是个荡妇,皇帝是昏君,所以她的儿子没资格继承王位。

那么魏征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魏征在指责唐太宗霸占了齐王妃,齐王妃杨氏就是那个放纵的女子。

通过魏征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次上书充满着火药味,这是直接批评皇帝的女人,如果是一般的朝代,绝对会乱刀砍死,即使是唐太宗的性格,估计也难以忍受。但是唐太宗却并没有处罚魏征,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如果按照新唐书的说法,唐太宗无比喜欢这个女人,而且还想要让她当皇后,那么魏征此举,很明显就是做长孙无忌,其下场就是被武则天弄死。但是魏征这么干了,而且没有任何危险,那就说明新唐书的说法有问题。

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唐太宗和齐王非的关系极有可能是一种地下关系,并没有上升到台面上。

正如当年齐王妃主动飞蛾扑火的唐太宗两人,有可能在玄武门事变以后有了长时间的不正当感情。但是这种不正当感情始终没有公开出来,唐太宗也没有让这个妃子已获得名正言顺的位置。

不然,魏征哪来的勇气去非议唐太宗的妃子,而且还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典故。

既然齐王妃是地下情人,那么贤惠的长孙皇后绝对不可能去反对唐太宗与此人交往,因为没必要。

而且,史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在过去了漫长岁月以后,唐太宗最终恢复了自己兄弟的名谓,李建成成为了太子,而齐王依旧变成王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李世民听了心服口服,立即打消了处罚黄莆德参
2023-11-15 14:20:00
魏征:唐朝的忠诚谏臣与智慧象征
...名词。比如,他曾说过:“君子以文德,君子以武力。”这句话强调了文治与武功并重的重要性,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治国理念。唐魏谈治国理念魏征在处理政务时,注重实事求是,强调以民为本。他
2024-12-31 09:03:00
唐太宗强占弟媳杨氏,为何长孙皇后不阻拦?
...什么好的女子,皇上做这件事情是违背道德的。从魏征的这句话,便可以知道为何长孙皇后不劝谏李世民。其一,李世民对魏征的直言上谏,同时话里有话的言语,并没有选择处罚魏征以下犯上。想
2022-12-25 14:03:00
李世民在皇宫建一层观,为何特意带魏征登上去观望
...陵呢,如果是昭陵的话,臣早就已经看见了。”魏征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很明显的一怔,随即哭了起来,等两人从层观上下来之后,李世民就让人将层观拆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建这个层观,又
2024-04-26 16:55:00
唐太宗非常重视大臣的谏言,晚年为何刚愎自用?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分为三段,中断纳谏如流,任人唯贤,开创了贞观之治盛唐局面,而前段卑劣阴险,骨肉相残,篡夺皇位,后段则骄奢淫逸,乏善可陈。贞观中期,唐太宗非常重视大臣的谏言,能
2023-03-08 21:26:00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同时还说:“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这句话其实话里有话,通俗来讲就是说:皇上,我说话很直,但是皇上你别杀我,杀我你就不是明君了。这次的太子谋反再结合魏征生前的一
2024-03-16 06:52:00
大唐第一杠精的人生信条:人生再难,唯有挺住
...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让李世民声泪俱下、百感交集。这句话的意思是寡妇不在意自己织布的进度和质量,而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此话出自《左传》,魏征临死之际还表达出自己忧国忧民的心
2023-06-15 13:37:00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推倒他的纪念碑
...为天下黎民做主。魏征从此像侍奉太子李建成一样,侍奉唐太宗。纵观魏征一生,他数百次上书劝谏李世民,虽然李世民多有不快,但是都坦然接受了魏征的劝谏。魏征曾对李世民说:“愿陛下使臣
2024-05-20 20:07:00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一位“良臣”。他常常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政治的深刻理解,更是他对广大百姓的深切关怀和爱护。正是由于他对初心的坚守,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据《贞观
2024-09-10 14: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