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学历”,“某某农科院”研制、“某某大学”开发,这都成为一些零食“绿色健康”的卖点。上海市消保委日前对一些生产“农科院零食”的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发现很多产品涉嫌虚假宣传,伪劣产品混迹其中。
零食一旦与“农科院校”搞起了“联名”,似乎天然就拥有了一层光环——“健康”“绿色”“放心”。这是民众追求健康饮食的倾向使然。正是关注到“学院派”和“健康风”的火爆,众多商家蠢蠢欲动,想方设法蹭热度,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其中,固然有打着科研院所的旗号招摇撞骗,甚至生产质量不达标的“三无”产品,但就算“根红苗正”的,其中也有个别并不让人放心。
食品安全,重之又重。国家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更安排了层层把关流程,总体来说还是能够让人放心的。但问题是,目前很多打着与农科院校合作旗号的网红产品,其销售渠道往往是直播带货,恰恰避开了既有的检验通道,而让一大批不合格、不合规的产品流入市场。其中,有平台把关不严的问题,更有相关制度法规滞后的原因。直播带货的火爆,掩盖了生产销售流程的缺陷,不独“高学历”零食如此,被直播带货“坑”的消费者、消费经历网上也比比皆是。
如今, 电商平台上各类“农科院、农业大学网红零食”等层出不穷,让虚假宣传、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出来,我们面对这一现象,应该如何共同努力,进行有效治理呢?电商平台审核产品,加强对商家监管。首先,电商平台尤其应当加强对上架产品的审核力度,建立健全的产品审核机制,严格落实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核要求,并对存在虚假宣传的产品立即下架。其次,加大对商家的监管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存在虚假宣传的网红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加强对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的品牌保护性工作。
而消费者不应迷信“背书”,更不应沉迷直播带货,绿色、健康的消费导向当然没问题,商家不能为流量玩噱头,而要强强联合,真正让更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把更多优质农产品端上消费者的餐桌,筑实消费者内心的信任底座。
农科院校也应珍惜羽毛,大大方方商业化,不要轻易被小利小惠“打动”,轻易让其他商品“贴牌”。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真正“健康”“绿色”“放心”的名校产品。这种产品,既能树立学校形象又能推动乡村振兴,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6: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