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崆峒讯 (记者孟小煜)崆峒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同步推进集中养殖和分户饲养,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与标准化适度规模经营的肉牛养殖模式,使牛产业呈现总量扩张的良好态势,为全产业链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草畜平衡、种养循环、融合发展”的要求,崆峒区采取整乡推进、奖补结合的方式,培育并通过优势特色产业强镇1个。今年,计划再培育万头肉牛产业强镇4个,累计达到5个。探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养殖场(户)+种植大户”等运作模式,发展并通过市上认定存栏千头以上的专业养牛村5个,实现了肉牛养殖由分散向集聚转型。今年计划再抓建千头专业养牛村12个,累计达到17个。
通过“寄养代繁”“托管代养”,崆峒区建新场、改旧场,累计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场152个,其中,创建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部级1家、省级7家、市级28家,促进了肉牛养殖组织化、规模化、精细化。今年计划新建的12个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目前已完成40%的建设任务,6月底全部建成,全区规模肉牛养殖场将达164家,新增肉牛存栏3600头以上。
同时,坚持“储牛于户、自繁自育”等肉牛养殖新路子,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措施,对养殖户优质饲草种植、基础设施建设、肉牛扩群增量等进行全程补助,扶持农户扩大养殖规模,累计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5200多户。今年,利用“五补两投两奖”牛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再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100户。
念好“牛字经”,培育“牛经济”。崆峒区通过政策驱动和企业牵引,力争到今年年底,肉牛饲养量达到28.4万头以上,全产业链产值75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0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