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 张霞 文/图
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出台后,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在有效提升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的同时,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加快复工复产。
一连数日,每天凌晨到早上8时,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的数十个食品加工作坊里灯火通明,各个生产加工线上的师傅们在经过测温、洗手消毒并更换工作服后,便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现有34家面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目前有30家已全链条启动复工复产,150余名生产、加工、销售人员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护的同时,全身心投入面制品加工生产。”崆峒区市场监管局崆峒监管所副所长赵菊花告诉记者,为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去年6月,崆峒区政府批准建设了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通过规范生产、统一监管、质量检验、市场准入的闭环式集约化管理,实现食品从原料入库——加工——销售——餐桌的全流程精准管控,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散、乱、差”问题,不断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推动崆峒区食品小作坊从“小、乱、散”到“精、特、优”的转变。
12月17日早上7时,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的微粮坊食品加工车间里机身阵阵,和面区、醒发区、配料间、烘烤区、油炸车间……每个区域的每个环节,工人们都配合默契。一道道工序中,一个个白胖胖的馒头摆满了蒸笼,一个又一个金黄色的油饼在油锅中翻滚,刚从烤箱出炉的烤饼、烤馍,黄酥酥的,面香扑鼻。
“每天晚上7点到翌日早上7点,是整个食品制作时间,一晚上要用掉50斤装面粉26袋,能做7000多个油饼、葱花饼、烤馍、烤饼,主要向中心城区蔬菜粮油保供门店以及各大超市、医院、养老院进行配送。”微粮坊食品加工区的老板兰海平说。
据悉,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于2022年1月建成运营,主要生产加工鲜面条、白吉饼、酿皮、馒头、蛋糕等200多种面食小吃,线下主要保障崆峒区超市、商店、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幼儿园食堂的面制品供应。目前,面制品集中加工区已达到日销售馒头3.5万个、饼子3万个、鲜面7500斤、酿皮5000斤的销售规模。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崆峒区市场监管局崆峒监管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区的决策部署,全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便捷市场主体准入,引导市场主体科学应对新形势,做好自身防护,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同时,要求市场主体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和价格规定,不随意涨价,不扰乱市场秩序,确保生活基础物质的保障供应。”赵菊花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05:18: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