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甘肃平凉市全部完成首次包保督导工作
督导率达到112.67%本报讯(马计)近日,从甘肃省平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市将包保督导融入党政干部日常工作体系,实施“黄牌警告”制度,有效推动包保责任落实。截至发稿时,市、县、乡、村四级全部完成首次包保督导工作,督导率达到112.67%。
据了解,平凉市作为甘肃省第一批获得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命名的城市及第四批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城市,近年来,持续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从组织体系、体制机制、技术支持、社会共治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食品安全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坚持党政同责,高位督促推动。该市将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安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任务,作为跟踪督办的重要内容,平凉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平凉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扛责履责,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形成了“党政同责、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综合协调,上下左右联动。全市1536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工作站、配备协管员,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打牢了食品安全监管基础。通过上调包保主体等级、调大包保干部范围,破解中心城区乡镇包保任务畸重问题。同时实行“双联络员”制度,解决党政领导干部包保责任落不实、系统上传不及时的问题。
发挥督导作用,示范引领带动。平凉市将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主动认领任务,16名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承诺践诺”,全部完成两轮督导。平凉一中、静宁县第三幼儿园等学校食堂探索实行“双安全员”机制,推动落实了“索证索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落细,开启学校食堂规范化、标准版管理模式。明府宴餐饮管理公司、新鸿泰宴会中心从业人员深入开展餐饮技能大培训,全部持培训合格证上岗,有效降低了风险隐患。
强化支持保障,产业发展联动。平凉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预算安排创建及工作经费达1.65亿元。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百亿级产业链2条,设施蔬菜十亿级产业链1条。同时将食品安全“包保制”与食品产业“链长制”相结合,通过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引导支持小作坊入驻集中加工区生产经营,建设了静宁县食品集中加工产业园,政府出资补贴,带动静宁新李记大饼店等小作坊升级为生产企业。此外还打造了崆峒区面制品集中配送中心,引导支持小作坊入驻集中加工区生产经营,用发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监管的难题,为小作坊聚点成块,形成产业探索新路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09: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