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3 09: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以隋亡为戒,说:"先一个正人,善良之人便受到鼓励;误用一个坏人,坏人便蜂拥而至。"为了实践自己的这一套理论,他在的任免升降上不计恩怨亲疏,比如,长孙无忌是皇后之兄,外戚掌权历来是众矢之的,由是,皇后与无忌本人都要求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但李世民一言九鼎,力排众议,坚持任命无忌为宰相。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在中国历史上,与妻舅联手治国,或搬弄朝政的皇帝极为鲜见,而李世民的胆识明亮了古今。

他说:"我选拔的是人才,不是妻舅!"相反,叔父李神通向李世民当众逼官时,一国之君的侄子却是摆起架子,于众目睽睽之下痛斥叔父无功而要官。此举之功德在于,堵住了跑官要官的邪气。

国君要清楚自己的过错,就得身边有良臣与忠臣。虞世基谄事隋炀帝,隋炀帝被杀。李世民研究以往的帝王,旨在校正自己的行为。魏征曾系李世民的政敌,而且还是亲兄李建成的心腹,属谋杀李世民的罪魁。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但魏征文化素养高,人生经历丰富,政见高明人,这让李世民器重。"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在大庭广众中历斥其罪状,却破格任用魏征为詹事主薄和谏议大夫。

后来的事实证明,魏征从"祸首"变成了"忠臣",为李世民"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即令当年,唐太宗命令"十六岁以上男子体建者,可以征兵",而魏征却敢顶撞皇上,其理由是征调成丁男子,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增数?又何以体现以诚信治天下?唐太宗细想有得,赏魏征金瓮一只,以倡集思广益之风。

但,李世民毕竟是一位自尊心强、又至高无上的皇帝,对过分尖锐的话也是不堪忍受的。有一天,李世民怒发冲冠回到宫院,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会杀了这个乡下佬。"皇后问这个乡下佬是谁。皇上对曰:"魏征当众羞辱我。"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皇后以"君明臣才直"之语劝慰皇上:"魏征直,缘于陛下英明。"李世民大悦。皇后不可能主宰朝廷,但可以拯救一个人的命运,乃至一个朝廷的发展走向。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魏征病重期间,唐太宗两次上门探视,尤其在魏征奄奄一息之时,唐太宗还拉着自己的女儿,对魏征痛哭流涕地说:"睁开眼,看看你的儿媳妇吧。"

唐太宗原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不完全是出于婚姻意义的考虑,更多的是政治色彩,包括对魏征这样的忠臣极致的奖赏。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国君是源头,臣民是溪流。只有源头清,溪流地秒会浑浊。拍皇上的马屁甚众,这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历史现象。李世民患"气疾",身边的臣僚们引经据典,再三请求为皇上建造一座楼台,唐太宗一口回绝了。

唐朝建都长安,粮食东运,压力很大。在洛阳建筑宫殿也是大势所趋。张玄素上书曰:"营造乾阳殿,连隋炀帝都不如!"李世民纳谏,下令所有工程全部停工,且曰:"以后到洛阳即或露宿,也无不可。"

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功?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就知道了

但,洛阳宫仍修建了。官员挖池筑山,雕饰华丽。李世民大怒,立即令人拆毁,罢免了一些官员之职。朝廷哗然,捧场无门,政治日臻清廉。

李世民可谓"用人之道"的典范。如果,唐太宗在为皇一生中的任用下属的关键问题上没有上优点与缺点,他在历史上的分量就会减轻,李世民就不再是李世民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贤臣良将
...还是出在后者身上。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聊聊唐太宗李世民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贤臣良将,这位千古贤君的用人之道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认为,李世民是皇帝,自然可以轻松网罗天下英才为我所
2022-12-23 20:41:00
唐太宗与曹操:伟大领袖的用人智慧
...来说成就伟大的事业,无过于开辟新的王朝。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凭借自己的非凡能力和远见卓识,创立了大唐盛世,可以说他算得上一位伟大人物。伟大的人物都有某些共同的特质,就比如唐太宗
2024-02-18 20:55:00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智慧
骁勇善战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而且实行了轻徭薄赋、疏缓刑法的政策。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
2024-03-23 05:47:00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更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谏臣。他有幸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同铸就了被誉为“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他出生后的短短一年,隋朝正式立国,这
2024-09-10 14:24:00
魏征:唐朝初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巨匠
作为唐朝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直言进谏、匡扶天下而著称,成为了历史上的一面“镜子”和一剂“良药”。一、出身背景与
2023-12-04 14:46:00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房谋杜断魏征谏“,分别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三位大名鼎鼎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位也都位列凌烟阁24功臣。其中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共同帮助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之变
2024-02-13 16:43:00
选材、育才与用人,从李世民看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重要能力,而用人则更是艺术。李世民(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用人之道至今仍被传颂。以下可以从几个方面探讨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五湖四海,不拘
2024-03-01 13:26:00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谈这一古代官职。魏征生于隋末乱世,命运非常坎坷,在李世民之前跟过五位主人,“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到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他被太宗质问,魏征毫无惧色,留下了那
2023-06-26 12:23:00
魏征曾是李建成的幕僚,李世民兵变后为何不杀他?
唐初名臣魏征在历史上以敢于进谏而闻名,唐太宗李世民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这二人共同造就了一段明君贤臣的千古佳话。政变前夕,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而且还曾力荐他早日除掉秦王李世民;
2024-11-22 10: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