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没想到法院主动找上门,这笔救助金真是救了急!”8月28日,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副院长王霞通报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让“司法温度”具象化——从被动等待申请到主动排查帮扶,从单纯发钱到多方合力救助,用真金白银和精准服务,两年来救助2000余名困难群众。
国家司法救助金发现场
2年多救助超2000人,这些数据饱含司法暖意
2023年至2025年7月31日,贵州法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司法救助“成绩单”:累计受理司法救助案件1446件(含旧存),审结1377件,最终为1201件案件的当事人落实救助;2033名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群众直接受益,总救助金额达5013.09万元;2024年,贵州法院1个集体、3名个人因救助工作突出,获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相关救助标准还拿下全国法院创新实践一等奖。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7月,全省司法救助案件受理数、决定救助数同比分别增长31.4%、32.06%,救助覆盖面持续扩大,真正做到“应救尽救”。
从“被动等”到“主动找”,贵州法院这样做
“过去群众不知道能申请救助,现在我们主动找上门。”王霞介绍,为让救助更精准、更高效,贵州法院打造了“三变”等工作体系,把“好事”办得更实。
第一招:理念“三变”,把救助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
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找需要”:不再等群众上门,而是依托案件数据库筛查,发现交通事故、刑事被害人等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法官直接上门对接; 变“单纯发钱”为“综合施策”:不仅给救助金,还联动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同步推送低保、就业帮扶;变“案结事了”为“长治久安”:像莫某某案,3名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被浓硫酸烧伤,医疗费超400万元,法院不仅给了救助金,还协调多方解决后续生活难题,帮他们走出困境。
第二招:流程有标准,让救助有规可依
案件化:2022年起,所有救助都按“案件”标准办理,避免随意性;规范化:出台《司法救助办案规程》等文件,从申请到发放全流程有规矩; 标准化:2024年推出《救助金量化标准》,明确救助金额怎么算,既不“多给乱给”,也不“该给少给”,这项标准还获评全国法院创新一等奖。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救助对象上,贵州法院精准聚焦最需要帮助的群体:2023年至今,已为643名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1382.6万元,不仅帮他们渡难关,还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地提供支撑;未成年人、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累计1190人获救助,金额达2574.73万元;全覆盖无死角:2025年启动“每个法院至少办1件救助案”专项行动,消除救助“空白点”,让偏远地区群众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从“给钱”到“给希望”,贵州法院用司法救助的“硬举措”,撑起了民生保障的“软防线”。未来,这份“暖意”还将继续延伸,帮更多困难群众站稳脚跟、重拾信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
编辑 班浪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李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