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备、孙权、曹操,是三国中后期剩下的三大诸侯,其实,在三国前期,也同样有很多才智之士人,只可惜或者未得其时,或者未得其主,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就是其中之一。沮授有大才,在袁绍帐下就如刘邦之张良,他才能出众,智计百出,常常对袁绍提出优良的策略,但是因为袁绍的目光短浅,所以一般都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官渡之战大败。
沮授是东汉末年一等一的谋士,他年少好学,有着远大的志向,胸怀大志,善于谋略。《三国志》中记载,曹操非常的赏识他,对其有高度的评价:我要是能早早的得到沮授,得天下那就轻松太多了。但是之所以说沮授不得志,那就得算到袁绍的头上了。那个时期两大巨头,袁绍兵多地广,曹操人才济济,都有着各自的优势。
谁说袁绍手下无顶级的谋士,沮授就是,只是袁绍没有好好重用,加上袁绍手下庸才太多,也让沮授有一种心灰意冷之感,但是沮授选定了袁绍就不会在另择他主。沮授出仕的比较早,在汉灵帝的时期,干过别驾,县令等,心中有大志向,更是擅长谋略,在韩馥手下做骑都尉,可当袁绍打翼州的时候,韩馥立马投降。让出了翼州。那时沮授曾这样劝韩馥:翼州虽然土地小,可是能够拥有百万的军队,粮食也很多,不必如此。但是韩馥没有同意,沮授也没在劝说,毕竟袁绍也是有身份的人,说不定能够一展才华。
后来袁绍听说沮授十分有才能,就聘请沮授为自己的从事,帮助自己出谋划策。结合袁绍的优势,沮授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先占领青州,然后消灭并州没有依靠的张燕,再就是收拾孤掌难鸣的幽州公孙瓒。而袁绍确实照做了,但是唯独接下来的这一点袁绍没有照办,才导致的满盘皆输。那时沮授向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名正言顺。
但是袁绍似乎有些膨胀了,占据着天下将近过半的土地,兵马也是当时最多的,根本没有将这个计谋放在心中,后来沮授再一次建议袁绍迎接汉献帝。当袁绍终于准备照做的时候,郭图、淳于琼两位谋士跑得来,告诉袁绍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啦,现在还要想复兴汉室,不是太难了吗?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再次搁置。
但是袁绍最终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以致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与此同时,曹操却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当汉献帝回到故都洛阳,曹操力排众议,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八月,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之后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一开始,沮授就提出了正确的战胜曹军的办法,这就是打持久战。因为袁绍军队的粮草要比曹操军队多得多,只要一坚守下来,曹军将不战自乱。而沮授的这一战法与后来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方法不谋而合。但是袁绍仗着自己粮草多,兵马多不以为然,只想快点取胜,还将沮授无情地关进了大牢。官渡兵败,袁绍仅带800余兵仓皇逃命。撤军时,沮授被俘,被押见曹操。
原文:袁绍兵败而奔,沮授因被囚禁,急走不脱,为曹军所获,擒见曹操。操素与授相识。授见操,大呼曰:“授不降也!”操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言,君何尚执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虑也。”因厚待之,流于军中。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厚礼殡殓,为建坟安葬于黄河渡口,题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操下令攻冀州。正是: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曹操和沮授一番交谈,不禁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并诚挚邀请沮授加入自己。沮授拒绝。曹操把沮授好酒好菜供养起来,经常派人去劝说,可沮授不为所动,明白告诉曹操,只要你不杀我,我必定回到河北,帮助袁氏重振雄风。曹操无奈,只能将沮授杀死。沮授有忠义之心,有安邦之才,可叹未遇明主。
沮授这一生,多次提出有建设性意见似乎就像早已知道内情一样,被他屡屡说中。以旁观者角度看,他的方略近乎于完美。他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上级领导没能听从他的建议导致满盘皆输。也使得这位首席谋士没有发挥他应有的能力。根源无非是没有遇到一位贤明的领导。但是之后沮授誓死不降的行为更是震撼了世人,将不朽的忠义精神流传下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