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王春久:把一片叶子带出大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8 07: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王春久:把一片叶子带出大山

王春久

通讯员 周亭松

“很高兴能拿到这个奖,但说实话,做好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定带着鼓励更加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进,让安康富硒茶的名片更加响亮。”4月29日,安康市汉滨区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南山片区制茶技能大赛在大竹园镇举行。年轻的制茶师王康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几年前还在大都市写字楼里工作,如今却能扎根乡村,以茶为业。王康的变化得益于父亲王春久的言传身教。

做一杯好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汉滨区制茶人王春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做茶,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技艺、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走上因茶致富的道路。

潜心技艺做好香茗

一场春雨过后,汉滨区大竹园镇茶栈村漫山遍野的茶叶加速生长,趁着天气晴好,王春久和茶农们一起走进茶园,边采边聊,并就采摘过后的修剪工作开展指导。“这是入夏前最后一次采摘。这一次采完,就要进行修剪。我们的标准是离地15厘米高,把上面枝条全部剪掉。”王春久说。

生在茶山上,长在茶园里,王春久打小就对茶叶有着特殊的情感。脚下的这片茶园位于瀛湖上游、汉江北岸,海拔1000米左右,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富硒资源,让这里的茶叶声名远播。种茶、采茶、制茶,更是成了王春久的全部生活和唯一热爱。

“我们这里阳光照射时间长,基本是从早到晚全覆盖。所以这个地方的茶叶耐泡,第一泡喝下去感觉润喉,第五泡喝下去仍有余香,所以就叫五碗香。”王春久对自己家乡的茶叶和他所创立的品牌都相当自信。

杀青是做茶最重要的环节——这是上一代传下来的秘诀,也是王春久多年实践得来的经验。抚今追昔,思绪万千。王春久眼前闪过一个勤奋的少年——为了做好茶叶,他赤手空拳在热锅里练习,翻炒了无数次,也烫伤了不知多少次。如今,他的双手早已变成了金刚不坏的铁砂掌。

“杀青也就是炒茶,这个工艺不容易掌握。要用眼睛看,用双手练,还要用脑子想。”王春久说,老茶树叶肉薄,炒起来温度要低一点,“陕茶1号”壮实些,炒的时候可以温度高一点。如果两个混到一起炒制很容易出现问题,一部分炒焦了,一部分没炒熟。

热爱为犁耕耘乡土

兄弟姐妹9人,因排行老九,王春久由此得名。早些年,生活困难,山上不起眼的茶叶经过大人们手工“炮制”,不仅能自己泡水喝,能招待客人,甚至还能拿到集市上卖钱——王春久认准了茶叶,茶叶也成了他最可靠的朋友。从最初的手工制茶,逐步扩大规模,到加大产量、提高销量,王春久埋头苦干,潜心钻研。2006年,王春久建成了茶叶加工厂,现在年产量达10吨以上。他还创办了安康市汉滨区硒湖茶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成455亩茶园,研发出银针、毛尖、翠峰等多个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春久的“五碗香”茶叶品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他本人也获得了多个茶叶类奖项和荣誉。2020年,王春久被陕西省茶业协会评为“十佳制茶工匠”。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咱们做茶也做了几十年,到老了反而还觉得欠缺很多。要做出大家都认可的好茶,我们需要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从不止步。王春久始终相信“金杯银杯都不如群众的口碑”,真正的好茶需要市场来检验。受当地茶产业发展水平所限,过去,山里的茶农只采一季春茶,大量的鲜叶都留在茶树上。为了更好利用安康富硒茶资源,王春久在做好绿茶的基础上,陆续探索研制了红茶、白茶等多个新产品,投入市场,广受欢迎。家乡的夏秋茶终于也能走出大山,为群众带来收益。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平利茶能做好,我们汉滨茶也一定能做好。”在他热爱的做茶事业上,王春久显得信心十足。

传承造就生生不息

今年已经58岁的王春久根本闲不下来。“五一”假期,恰逢厂里新一批红茶生产启动,他变得更加忙碌。虽说生产线有儿子王康在照看,但他总是不放心。机器是自动的,但人不能被动,挑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每一步都要用心用功。作为亲生儿子,王康却不是他的亲传弟子,像大多数父子一样,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是很顺畅。王春久给儿子找了个“更有本事”的老师。这个老师不但手把手教技术,还时不时上上思想课。王康在老师的教导下进步飞快,早已不是刚回家乡那个心浮气躁的样子。王春久说,这也是“杀青”的过程。

“看到家乡这么好的富硒茶资源,我觉得我们年轻人有责任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把产业发展得更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康说。

王康给自己找了些帮手,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罗振平就是其中之一。“我能用一只手劳动,平时在茶厂里打扫卫生,有些活儿还能打个下手,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罗振平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多年来,王春久通过多种方式带动20多户残疾人从事茶产业,每户年增收10000多元。他还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附近村民签约,带动大家种好茶叶、管好茶园,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王春久自己也带了几个徒弟,弟子们都很争气,他们现在已经在汉滨区多个产茶镇发挥作用。

2022年,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入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2023年,汉滨区自主选育的“陕茶1号”新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全区共有茶园21万亩,茶叶产量9500吨。

随着“朋友圈”越来越大,王春久将安康富硒茶推广到了更远的地方,经常有外地的客户打电话来订购茶叶。茶厂的加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已经能加工茶栈、马泥两个村1500亩茶园的鲜叶。

东风吹来,心潮澎湃。王春久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就只有茶叶。我只求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这片叶子带出大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都昌:代表联络站“牵手”供电所 助力产业    发展群众致富“绿叶”变“金叶”
...持。”看着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茶叶,白茶种养基地负责人王春香近日说道。今年5月份,王春香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大沙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其承包的太阳村白茶种植基地取水灌溉和电力线路设
2023-08-21 23:00:00
“跨越万水千山 我也要回家过年”
...仪式。节前,记者采访了两位春节返乡人。长途货车司机王春生路途再遥远 我也要回到妻儿身边“三年了,终于能回家了。对我来说就是久别重逢,终于可以看见我的家人了。”几句简单的话,道
2023-01-19 08:48:00
徐智凤:痴迷茶叶带农致富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通讯员 王勍家住汉滨区关庙镇的徐智凤,却被晏坝镇群众亲切地称为“徐大姐”。之所以与晏坝结缘,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好茶,痴迷于茶叶。”2016年6月,徐智凤
2023-11-13 04:26:00
茶乡飘茶香 茗茶富农家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茶乡飘茶香 茗茶富农家—— 汉滨区推动“陕茶一号”高质量发展之今生篇记者 孙妙鸿北纬32度,是舒适旅行的理想地带,也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纬度,这条穿越青藏高原、四
2024-03-29 07:42:00
三州:念好茶叶致富经
...茬“乌牛早”的最佳采摘期。晚饭后,来自石岭村的茶农王春燕与丈夫一同来到村里的茶叶加工厂,准备炒制茶叶。“丈夫收了200斤青叶,加上我摘的七八斤青叶,可能要到明天凌晨两三点才能
2024-03-24 01:48:00
亚运走笔:复出的勇气
...亚运赛场上,永不放弃是拼搏的毅力。10月4日,中国选手王春雨(右一)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重回赛场第二次站上亚运会的领奖台的,是中国田径运动员王春雨。10月4日举行的田
2023-10-07 19:55:00
湖南古丈县推动电商人才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出胜负。经精彩角逐,杨琳琳、田梦贞获“金牌主播”,王春沅获“最佳人气主播”,代德好获“最佳新星主播”,龙倩获“最佳带货主播”。活动现场,主办方不仅组织了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非
2024-05-01 16:59:00
孤儿不孤 励志成才
...研究生,最后投笔从戎回报社会——孤儿不孤 励志成才王春要有了一个美满的家 图片由本人提供10月3日,是叶县叶邑镇孙庄村28岁孤儿王春要的大喜之日。婚礼仪式上,王春要偕新娘向6
2023-10-10 01:54:00
《蛮好的人生》结局:王春露最好命,这才是胡曼黎与蓝洋和解真相
...,正所谓利益捆绑,才是最高明的社交手段。一、走错路王春露是胡曼黎带的第二个徒弟。她曾经因为开不了单,马上就要被辞退了,是胡曼黎救了她一把。丁致远的二叔二婶要买一份保险,胡曼黎
2025-05-04 22: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苏南京:昨晚,第二现场“超甜”
展赛融合,糖酒会、“苏超”推出众多“联名款”昨晚,第二现场“超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南京!加油
2025-09-21 10:26:00
“道德的力量”巡演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9月20日,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2025-09-21 10:58: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