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8 16:3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踢腿、空翻、武刀、弄剑、耍枪……3月上旬,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伏羲庙后一处山中小屋,“女侠”张含亮身着传统马面裙,展示各式各样的兵器,舞枪弄棒间,响起清脆有力的簌簌风声。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图为张含亮在天水古城游览。

张含亮出身于“全国武术之乡”天水市武山县的医学武术世家,父亲张鸿谋为武术名医、医学博士、甘肃著名中医药专家。

张含亮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到家里来拜师学艺。父亲和哥哥们教他们各种动作,练习兵器……张含亮就站在边上好奇地看。

也许是耳濡目染,也许就是基因的遗传,张含亮对武术这种肢体性的语言非常敏感。她的父亲和哥哥决定让她早早地开始习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她跟着一起练习。年幼的张含亮觉得自己的学习速度比别人要快,对武术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8岁那年,张含亮的二哥带她赴武威体校求学,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习武之路。虽然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孩子,但张含亮每天在常规训练后,还要给自己“加餐”练习。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图为张含亮在天水古城展示太极拳。

张含亮最初学习空翻的时候,在学校的一个沙坑里练习。有时候一头就会扎到沙子里面,有时候摔过去,把脖子都会扭到。她不想打扰别人,没有教练辅导,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那里练习。

经过无数次的磨炼,有了从量到质的改变,突然有一天就翻过去了。“这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遇到困难和坎,如果你放弃,就永远都越不过去。可是当你下定决心一直不停地往前走、往前冲,就会突破自我。”张含亮说。

体校6年的“魔鬼训练”,练就了张含亮受益终身的非凡毅力和坚强意志。6年中,张含亮每天五点半起床训练,冬天在刺骨的风中奔跑,夏天顶着烈日练动作,汗水浸透全身。撑拉韧带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她至今记忆深刻。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图为张含亮在天水古民居前展示剑术。

张含亮说,最疯狂时,她每晚都会一个人在操场练习,有一招一式吃不透,她都会有如坐针毡的感觉,直到把套路弄个滚瓜烂熟才死心。这种“走火入魔”的习武精神,让张含亮的成绩在学校出类拔萃。

2003年9月,因优异的专业成绩,张含亮被甘肃政法大学以高水平运动员特招。2007年大学毕业后,张含亮来到家乡天水师范学院担任武术教师,在高校这个平台上圆起“文通武备”之梦。

1987年出生的张含亮已收获了无数武术大奖。13岁荣获甘肃省女子剑术冠军;17岁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女子剑术、女子枪术冠军;22岁时荣获世界中华国术大赛女子绨袍剑、女子劈挂拳冠军;25岁荣获国际武林大会女子太极拳、女子剑术冠军等荣誉。

“武术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相当于氧气一样。”张含亮说,武术使她成长,让她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拥有了自信的人生和独立的人格。“我觉得我的人生非常非常的精彩。这种精彩是武术赋予我的,它让我自信、自强、勇敢、独立。”

2007年3月,张含亮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巴黎参加“贝西国际文化武术节”表演。当时有上万观众,张含亮和她哥哥组成的三人小组展示完中国武术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时举办方的负责人冲过来抱着我说‘哇,你太棒了,太棒了!’。所有的人给我竖起大拇指,那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让人刻骨铭心。”张含亮说。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图为张含亮(右)在俄罗斯传授当地人学习劈挂拳。

张含亮说,武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为使武术当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和一些技术内涵被翻译得更明白准确,她在大学选修了法语,之后出国就派上了用场。“我觉得语言就是你身上的某一个工具,把它用好了,就可以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等,用更准确的方式方法,带给全世界。”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图为张含亮在俄罗斯教授当地人通备剑。

近年来,张含亮抓住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多的特点,定期录制、上传自己练武的视频,吸引了800多万粉丝。张含亮说:“现在互联网的传播范围很广,还可以面向海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把武术发扬光大。”

“中国武术的内容是非常非常多的,博大精深,但这么多的文化体系,很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张含亮说,希望通过自媒体平台,让更多人认知它、了解它、热爱它,然后去学习它、钻研它,未来会有更多的武术达人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峨眉女侠”组团出山的台前幕后
...界推荐揭秘“峨眉女侠”组团出山的台前幕后峨眉派女子功夫团表演武术。视频截图“中国武侠小说里的女英雄!看峨眉女侠如何惊艳全场。”5月中旬,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则
2024-05-23 02:55:00
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一拳“打”出个女侠江湖
...,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她们就是今年爆红的“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成立不足半年便已在全网收获数亿流量,更被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赞是“中国武侠小说里的女英雄”。峨眉派女子功夫团。
2024-08-25 21:32:00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文武传家 幸福悠长——记第四届甘肃省文明家庭张含亮家庭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余碧波肌肤胜雪,双目湛湛有神,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光彩照人。就是这样一位纤纤女子
2023-04-22 00:00:00
甘肃美女习武30年登央视,看呆老外,800多万网友点赞:文化自信
...领域,张含亮以实力傲视群雄,成为一位让人刮目相看的女侠。在网络世界中,她的名气甚至超越了国界,被外国网友誉为“中国最美女侠”。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高度
2024-02-18 10:40:00
天水麻辣烫出圈,还需“加料”做好“大配方”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纵深话题天水麻辣烫出圈,还需“加料”做好“大配方”胡欣红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在社交媒体平台火爆出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当地一家麻辣烫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最
2024-03-18 02:03:00
探寻天水烟火气的温暖来路
...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白永萍 何佳睿4月17日,游客在天水古城品尝麻辣烫。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在天水市秦州区四合院美味城,食客双手高举麻辣烫“花束”排队等待。新甘
2024-04-18 10:35:00
为何是天水——一碗麻辣烫背后的城市流量逻辑
...,一幅跨越时空的寻味图景,在偏安一隅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徐徐展开。数据显示,3月以来,“天水麻辣烫”美团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173倍,大众点评评论量环比增长272倍,美团
2024-04-01 10:43:00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嘿!”“哈!”……8月23日下午,我市伏羲广场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练习武术的训练声,一个个身着武术服装的少年挥拳踢腿、转身回旋,或舒
2023-08-29 00:13:00
中国最能打的女团,出道即巅峰
...,向世界推荐了一个特殊的“中国女团”——峨眉派女子功夫团。视频中,9位年轻女子身着“峨眉青”功夫服,在峨眉山中不同景点转场,完美呈现了干净利落又行云流水的峨眉派武术。短短几十
2024-06-04 12: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