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鹦鹉螺”,15岁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07 14: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鹦鹉螺”,15岁了!

上海光源持续服务科研团队产出重大成果

上海光源,15岁了!

它可以加上很多很多形容词:外形酷似鹦鹉螺、出现在上海初三化学教材封面、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自豪地说,上海光源目前有34条束线和46个实验站服务用户实验,已进入近于满负荷运行的黄金期,未来5年到10年将会更有力地支撑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取得突破,服务用户产出重大成果。

就在下周,完成二期线站建设的上海光源将迎来国家验收。

边建设边开放

从三位院士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经过十年的酝酿后,上海光源在张江科学城破土动工;又经过52个月的艰苦建设,2009年5月6日,上海光源首批7条束线站向用户开放。

在6日举办的上海光源开放十五周年学术论坛上,赵振堂展示了一张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于2004年画下的手稿。如今,白纸上的黑线条已成为全国用户最多的跨学科、综合性大科学研究平台。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上海光源‘没有用户,建它干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施尔畏回忆,而现在,当他中午走进上海光源的食堂,满满当当,绝大部分都是用户。

赵振堂用“边建设,边开放”六个字来概括上海光源的成长,从一张光束线站布局图上可以看到,上海光源拥有40条光束线、55个实验站,其中34条光束线、46个实验站正在运行,今年底还将建成3条产业专用线。

“上海光源有优于30纳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60皮秒级超快时间分辨能力,极端条件下样品原位分析能力……”赵振堂表示。一年近8760个小时,除去维护时间,上海光源每年向用户供光4000个小时至5000个小时,可谓“马力全开”,进入了运行“黄金期”。

为科学家提供“慧眼”

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发展的引擎,也是支撑科技发展的利器,同步辐射光源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数据显示,15年来,上海光源支撑全国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4.7万余名用户,完成了2万多个实验课题,发表论文逾1.1万篇,其中包括《科学》《自然》《细胞》国际顶刊论文220多篇,多项成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

上海光源拥有照亮微观世界的能力,好似为科学家提供了一双“慧眼”。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介绍,从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到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卡点”,上海光源在原子、分子尺度上解析和研究了许多重要的物质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解决了许多重要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上海光源可以让科学家直观地看到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模式,从结构上解释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大大加快了药物研发的进程。”赵振堂举例说,已支撑4款药物在国内外获批上市,其中包括了成功改变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局面的泽布替尼。

此外,上海光源还突破了极紫外光刻胶性能检测关键技术,解决了国内极紫外光刻胶研发过程中的表征难题。可以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光源几乎都有助力。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光源已为100多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参与解决行业核心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创新和产业能级进阶。

酝酿下一代光源

为上海光源15岁“庆生”,回顾成长经历很重要,展望未来发展更是关键:上海光源新一代的使命是什么,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需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新的光源总体方案要具有什么样的创新程度,需要预研哪些关键技术……一个个问号期待专家和用户们共同拉直。

中国科学院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中心常务副主任邰仁忠介绍,英国钻石光源、法国SOLEIL光源等三代光源,近年都已启动大规模升级,其目标主要瞄准四代光源,我国也已经在北京和合肥启动四代光源建设。

当前,我国在光源新原理、新技术方面还缺少突破。邰仁忠透露,上海光源在国际上原创性提出了角色散微聚束(ADM)的新机制,并初步形成了储存环全相干光源的概念,未来将进一步实现时空全相干光源。

记者还了解到,2023年,中国科学院将储存环全相干光源列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交叉)十五五优先推荐项目;同年,新一代光源预研项目已列入《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

“装置和科学向来都是双轮驱动的。”邰仁忠表示,“上海新一代光源的新概念原理有技术积累,有团队保障,其高稳定的时空全相干特性将极大助力上海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本报记者 郜阳

延伸阅读

1993年12月

丁大钊、方守贤、冼鼎昌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2001年3月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制研究项目完成

2004年12月

上海光源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上海光源大事记

2009年5月6日

上海光源对用户开放

2016年11月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工程)破土动工

2023年7月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全部建成

2024年5月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国家验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鹦鹉螺”里照见微观世界(瞰前沿·大国重器)
...界(瞰前沿·大国重器)本报记者  黄晓慧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中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供图合肥光源。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供图核心阅读作为科研利
2025-03-22 06:17:00
...户数最多、产生成果最多的大科学装置......”5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办的“上海光源开放十五周年学术论坛”上,上海光源晒出了开放15年的亮眼成绩单。坐落在张江
2024-05-06 21:51:00
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现跨越式提升上海光源实验大厅内已布满光束线站。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 许琦敏昨天,“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光源线站
2024-05-16 05:44:00
...?对于普通人来说,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是一个外形酷似“鹦鹉螺”的建筑。但在探索前沿科技的科学家心目中,上海光源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里,光不仅仅是认识物质和生命最基本的工具,
2023-07-07 18:59:00
新华全媒+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
...集群不仅汇聚了我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助力新药研发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和服务初创企业的药物公共研发平台,还涵盖创业孵化、临床研究、生产制造、
2023-12-02 15:30:00
上海瑞金医院里,最新发现很多人还真忽略了……
...龙大灭绝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但它的亲戚——鹦鹉螺到现在还有个个种,还存活在世界上,生活在南大西洋。 这里有很多米粒大小圆形的东西,名字叫做"䗴"(tíng),是以前
2024-06-06 09:55:00
...都机场海关在旅检渠道查获旅客违规携带未向海关申报的鹦鹉螺1件。海关关员在对入境航班所搭载旅客及行李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旅客所携行李X光机图像异常,经现场关员开箱查验,查获鹦鹉
2023-02-03 16:38:00
贝壳的世界,五彩缤纷
...各样。老师还告诉我们,在古代,贝壳还被用来做钱币。鹦鹉螺启发了我们人类制作出了潜艇,世界上第一艘潜艇就命名为“鹦鹉螺号”呢。戚墅堰实验小学二(1)班 李翔宇指导老师 瞿燕我带
2023-06-13 10:19:00
...站起来发言,他告诉大家,这个海螺不寻常,它的名字叫鹦鹉螺,原产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这种海螺死后,螺体不沉,而是飘在海面上。鹦鹉螺的螺壳非常漂亮,它是古代沿海地区贵族的炫耀品—
2023-08-22 11:1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管理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适应动态市场环境与价值创造的新要求
2025-11-07 06:50:00
在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提升用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积分作为引领服务升级的新潮流,对提升用户价值感与忠诚度
2025-11-07 07:54:00
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宁举行达成合作90余项 累计交易金额超9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11月5日
2025-11-06 08:19:00
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
2025-11-06 08:22:00
连登新品发布舞台 厦企闪耀进博会厦门以高水平开放实践对接全球机遇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2025-11-06 08:37:00
厦企竞逐XR大空间赛道 多个沉浸式消费项目落地运营
小朋友体验XR大空间。(受访企业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开阔的场地内,一群头戴VR设备的体验者沉浸于虚拟世界
2025-11-06 08:37:00
希沃参与制定国标正式发布 助力移动学习终端技术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移动学习终端功能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清华大学
2025-11-06 08:39:00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
2025-11-06 09:39:00
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入选省级目录 园区低碳有“可复制样本”
鲁网11月6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
2025-11-06 11:04:00
在金融服务加速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下,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数智化水平
2025-11-06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5-11-06 11:59:00
向暗“键”伤人亮“红灯”丨网事漫话
大河网迅 只是因发表不同观点,就被追着私信辱骂;分享生活日常,却遭陌生网友恶意P图嘲讽;甚至只是随手点赞,就被卷入群体谩骂的漩涡……这些让人窒息的“网暴侵扰”瞬间
2025-11-06 13:38:00
易路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Day1圆满落幕
聚焦AI认知进化,亮点一览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办的「人机重塑,共建XIN生态」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暨2025企业AI HR创新应用案例颁奖盛典
2025-11-06 14:12:00
在中科院软件所的实验室与重大工程一线,有这样一位执着探索的深耕者:他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软件研发深度融合,以“AI+软件工程”为钥匙
2025-11-06 14:42:00
路易达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食品、饮品及动物营养新品
路易达孚集团(Louis Dreyfus Company 简称LDC )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2025-11-06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