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经评论:“双节”假期,向餐饮浪费说“不”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30 17: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文明低碳的新生活,待客的表达方式理应与时俱进、破旧立新。欢度“双节”,从珍惜盘中餐开始,向餐饮浪费说“不”!

严防“节日病”,逢节早提醒。近日,多地有关部门发布温馨提示,“双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用餐应秉持文明、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使用公勺公筷,安全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发布施行,节约粮食从道德倡议上升到法律规范。不少地方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加强餐桌浪费监管等,这些措施对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过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是绕不开的习俗,无论在家中或餐馆就餐,很容易出现餐饮浪费的行为。可以说,各地发出的倡议及时且必要。

有个“怪现象”一直存在,不少人平时都会注意适量点餐、剩菜打包,但一到节日的聚会场合,“勤俭节约”就抛之脑后了。这很大程度跟“好面子”有关。其实,以宴请塑造“面子”,对糟蹋浪费满不在乎,用吃喝来定义和维系感情,撑不起“面子”,反而真“跌份儿”。文明低碳的新生活,待客的表达方式理应与时俱进、破旧立新。点菜更开放自主,吃得更健康精致,用餐环境更舒适贴心,这才能让人吃得顺心。

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人们在“抹开面子”的同时,也必须在粮食观念上有正确的认识。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端得愈加牢固,国民饮食质量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对于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提醒我们,对待粮食问题,必须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3.9%。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应当看到,花费大力气在餐饮消费环节遏制浪费,正是节粮减损的重要举措,相当于增加了“无形良田”。

进一步说,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拾“节俭”情怀,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这既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欢度“双节”,从珍惜盘中餐开始,向餐饮浪费说“不”!(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持之以恒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推行光盘行动,还需要斤斤计较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文明低碳的新生活,待客的表达方式理应与时俱进、破旧立新。欢度“双节”,从珍惜盘中餐开始,向餐饮浪费说“不”!

严防“节日病”,逢节早提醒。近日,多地有关部门发布温馨提示,“双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用餐应秉持文明、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使用公勺公筷,安全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发布施行,节约粮食从道德倡议上升到法律规范。不少地方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加强餐桌浪费监管等,这些措施对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过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是绕不开的习俗,无论在家中或餐馆就餐,很容易出现餐饮浪费的行为。可以说,各地发出的倡议及时且必要。

有个“怪现象”一直存在,不少人平时都会注意适量点餐、剩菜打包,但一到节日的聚会场合,“勤俭节约”就抛之脑后了。这很大程度跟“好面子”有关。其实,以宴请塑造“面子”,对糟蹋浪费满不在乎,用吃喝来定义和维系感情,撑不起“面子”,反而真“跌份儿”。文明低碳的新生活,待客的表达方式理应与时俱进、破旧立新。点菜更开放自主,吃得更健康精致,用餐环境更舒适贴心,这才能让人吃得顺心。

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人们在“抹开面子”的同时,也必须在粮食观念上有正确的认识。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端得愈加牢固,国民饮食质量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对于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提醒我们,对待粮食问题,必须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3.9%。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应当看到,花费大力气在餐饮消费环节遏制浪费,正是节粮减损的重要举措,相当于增加了“无形良田”。

进一步说,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重拾“节俭”情怀,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这既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欢度“双节”,从珍惜盘中餐开始,向餐饮浪费说“不”!(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持之以恒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推行光盘行动,还需要斤斤计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用“光盘”守护节日的“烟火气”,让节俭之风融入节日的仪式感,不仅不会削弱节日喜庆祥和的氛围,反而会让节日的精神文明意涵更加厚重。当然,共同营造文明和
2023-01-01 08:10: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保供稳价不放松,安心过节就会有保障。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全力保供应、保安全、保质量、保服务,实实在在办实事办好事,
2023-01-22 13:56: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除了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保障之外,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以形成更加
2024-05-25 08:21: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一个老年友好型社区,就是一个无障碍的社区。从餐饮到就医,从护理到保健,从出行到陪护,这样的社区不仅有适老化的便利设施,
2023-02-25 08:46: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传统消费旺季,此时发放消费券,更能事半功倍。这一方面减轻了家庭的成本负担,更好地激发了人们“买买买”的欲
2023-01-14 10:23:00
中经评论:让更多好种子撒向广袤田野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仍有几道关要过,尤其是在育种创新、技术规范等方面,我国还存在着短板和弱项。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让更多好种
2023-10-04 07:48: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6日讯(记者 李冬阳) 正值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
2023-10-16 14:28: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免签,看似只是简化了行政手续,是一个“小切口”,其中却蕴含着“大能量”。它既有利于推动我国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新动能,也有利于促进中外人
2024-05-19 09:04: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不少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购买食品先看配料表的习惯,那些曾经靠着“科技与狠活”赚钱的食品企业恐怕难有更大的发展了。可以说,广
2023-11-27 07: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燕郊高新区孤山片区回迁安置工程首批五栋住宅楼封顶
3月28日,燕郊高新区孤山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小区首批五栋住宅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河北新闻网讯(张伊铭)3月28日
2025-04-01 23:29:00
廊坊开发区:“绿色户外、悦动廊坊”高尔夫系列活动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金秀丽)3月29日,“绿色户外、悦动廊坊”——廊坊开发区高尔夫系列活动在艾力枫社高尔夫球场启幕。3月29日
2025-04-01 23:31:00
河北新闻网讯(陈哲、刘杰)为增强全区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和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4-01 23:33:00
三河市人民检察院扎实开展重点群体司法救助工作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高澍 摄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李博)3月28日,三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三河市人民检察院重点群体司法救助工作总体情况
2025-04-01 23:38:00
京津冀前列腺癌筛查项目在廊坊开发区启动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吴琼)3月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学会主办的京津冀前列腺癌筛查项目启动仪式,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以下简称“廊坊院区”)举行
2025-04-01 23:41:00
廊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举办“智创未来”——AI赋能企业发展培训班
河北新闻网讯(王昊坤)为促进人工智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通武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3月28日
2025-04-01 23:43:00
廊坊开发区综合执法局:组织法规考试 提升执法效能
河北新闻网讯(窦悦斓)近日,廊坊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考试
2025-04-01 23:43:00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文明出行伴成长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张晓宇 潍坊报道日前,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齐聚广场,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开展了以“交通安全
2025-04-01 17:29:00
河北新闻网讯(范弘桥、祖建华)3月25日,秦皇岛市抚宁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坟坨镇杨庄头村委会举办第一期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
2025-04-01 17:30:00
【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丽香铁路勾勒雪域高原幸福长卷
作者:文/陈图南 图/邱链恺丽香铁路自2023年11月26日正式通车以来,以日均运送旅客超10000人次、货物运输超1100吨的运力
2025-04-01 17:30:00
贵平高速首次引入“无人摊碾”施工
多彩贵州网讯 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贵阳乌当至广西天峨的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进入路面施工环节,贵平高速路面4标段创新引入“无人摊碾”进行路面摊铺
2025-04-01 17:31: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举办“春暖花开·绿满戴河”主题文化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冯雨珊)3月30日上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在北戴河艺术村落安夏营地举办了“春暖花开·绿满戴河”主题文化活动
2025-04-01 17:31:00
【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黄金动脉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作者:文/向攀 王宇民 图/栗也茹3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发现最美铁路”网络主题宣传及首场体验采访活动在云南昆明启动
2025-04-01 17:31:00
科技赋能,让贵定企业紧跟时代步伐
多彩贵州网讯 “数字化转型是我们传统企业突破瓶颈的必由之路。”贵州省贵定县凤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建萍望着眼前的茶树
2025-04-01 17:31:00
作者:王茜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应突出政治引领
2025-04-01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