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凉山小伙苏正民来到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到。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9月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生报到首日。背着包、拉着箱,扛着行李,和5年前一样,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独自来到武汉求学。重回母校的苏正民,即将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
■ 带着用了5年的被褥回母校读研
去年夏天,苏正民因撰写6000余字毕业论文致谢火遍全网。本科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四川凉山,在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一年。如今,结束支教的他重返母校,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新生报到,不少学生都会将行李提前快递到校,自己轻装上阵入学。苏正民没舍得花钱寄快递,他把一套被褥和枕头装在编织袋里,从凉山一路带到了武汉。
这套被褥还是苏正民读本科时用的那一套,用了4年,毕业时被他带回了老家。如今,他又把这套被褥带到武汉继续用。
苏正民的行李箱里装满了越西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写给他的信。过去一年,苏正民前往凉山州第二中学支教,支教结束后,孩子们把心里话写在纸条上,偷偷递给苏正民。
有学生在信中写道:除了父母关心我以外,你是唯一对我好的人;还有学生写道:我真的舍不得你,但你这么优秀,远方才更适合你。你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
苏正民把这些信一路从凉山带到了武汉。这些信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我想孩子们了,就把信拿出来看一看”。
■ 3名学生已赴凉山接力支教
走在校园,苏正民像是一位明星。有学妹认出苏正民后,给他送来一瓶矿泉水;有学弟看见苏正民拎着大包小包,主动上前帮他拿行李;还有学弟学妹迎上来主动找苏正民合影。
时隔一年,重新回到母校读书,苏正民想起了5年前的报到场景。那一年,他一人拎着行李从凉山来到武汉,但那时的他敏感又自卑,对校园生活充满向往又小心翼翼。“现在,我不仅走出了物理意义上的大山,也走出了心中的大山,面对学业也更加从容。”对于未来的规划,苏正民说,如有能力,他希望能继续在母校读博士,但他的毕业选择始终都会是家乡凉山,“回到凉山,建设凉山”。
小陈的母亲看到儿子和苏正民是舍友,便主动和苏正民聊了起来,“通过新闻报道,我已经认识你了”,小陈妈妈嘱咐苏正民,“希望有一天,你能带着小陈一起去凉山,带着他一起做公益。”小陈妈妈说,希望她的孩子也能像苏正民一样,心中有大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侯振发、校长杨灿明在新生报到现场遇见了苏正民。
侯振发叮嘱苏正民,结束支教回归校园生活后,要下功夫打牢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多和导师沟通,多向师兄请教,努力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成就。
杨灿明勉励苏正民:“你获得过很多荣誉,但荣誉属于过去,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要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苏正民等3人结束为期一年的支教后,今年8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心睿、陈苗苗、张悦凌已前往凉山州越西县第二中学,他们3人将在苏正民的家乡继续这场教育接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2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