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7日讯 5月5日,苏正民带着5名凉山孩子走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中南大”)望湖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关于《逐光的孩子》一书的读书分享会,苏正民正是该书的人物原型之一,苏正民及凉山孩子的到来赋予这场读书分享会别样的意义。
活动现场。
《逐光的孩子》是中南大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舒辉波的原创长篇小说,描写的是大山深处支教扶贫和留守儿童成长与梦想的故事。2022年12月,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将《逐光的孩子》搬上舞台,改编成一场舞台剧,以舞台艺术赋能“思政课堂”,通过乡村教师、研究生支教团教师、山区儿童不同角色的精神碰撞与生命成长,彰显教育之美。
舒辉波现场分享。
大思政课舞台剧《逐光的孩子》片段展演,拉开了本次读书会的序幕。伴随彝族老人淳朴的歌声,学生演员依次上场。这一次的舞台没有舞美,没有道具,没有复杂的布景与特效,但演员们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已足够让所有观众共情。演出过后,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舒辉波上台同演员们进行交流。
“我第一次看到大家表演时,流下了眼泪。”舒辉波真挚地说。学生演员也向大家表露了自己的心声,主人公苏老师的扮演者张硕说道:“这部舞台剧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去支教”。
在师生共读环节,舒辉波手持原著,领读书中片段,正如他所写“不是我安排下了那些文字,而是那些文字安慰了我的心”。
在场的一位学生分享:“舒老师书中的故事带给了我温暖和悲伤。悲伤的是孩子们所面对的艰难困苦,温暖的是有这样一群人陪伴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成为他们的光。”
另一位学生表示,逐光,是书中孩子们正在做的事。跟随苏正民老师千里赴武汉的5名大凉山孩子以及无数仍在大山深处努力读书的孩子,也正如书中的孩子们一般,正奋力追逐着那一束光。
(通讯员王震 王幸凯 施丹婕)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