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1 13:14:00 来源:康之道

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维持好自身的血糖水平,如果不注意,就会导致血糖水平不断升高,甚至会诱发许多的并发症,让人体受到更大的折磨。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当人体被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才能够稳定与自身血糖,对自身健康会更有利。那么当人体患糖尿病在早期时有哪七大表现呢?一起来看看吧。体内血糖升高,一般会出现这4种症状

1.皮肤瘙痒

排除外部环境因素、过敏因素所影响,若在短时间之内出现皮肤表层不明原因的瘙痒症状,就要及时监测自身的血糖,避免是由于水平高升而引起的代谢功能紊乱反应。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2.视力模糊

血糖升高后,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会导致晶状体扩张和视力模糊。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后期可能会出现失明。

因此,如果你最近因不明原因视力模糊和视力下降,你必须提高警惕,尽快测量血糖水平。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3.肢体麻木

长期的高血糖确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很多人在血糖明显波动的时候,主要的表现就是肢体产生麻木感,如果经常有手脚部位的麻木现象,有可能就是血糖过高引起。

在血糖升高时容易受到高血糖的刺激导致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正常血液循环无法保持,可能就会导致肢体产生麻木感。

出现这种现象需要警惕血糖过高,要及时通过降低血糖的方式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手脚麻木感才能够减轻。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4.多饮多尿

血糖偏高会导致多余的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出现渗透性利尿,从而出现多尿的症状。而尿液过多可导致体内缺水,就会使患者出现口渴的现象,从而导致多饮。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5.口苦症状

当血糖升高时,可能就会出现口苦的症状,因为高血糖的患者可能会并发消化系统的疾病。有些高血糖的患者会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胆汁反流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口苦的症状。

若是出现口苦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消化系统,也可以通过改善自身的饮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苦的症状。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去做超声波和胃镜,或者其他的检查,去改进自身的身体状况。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6.困得厉害,没精神

有的时候总是感觉身体乏力的厉害,干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确实一些老年人常有这样的情况。

而体内血糖的不断升高也会使得我们身体大量糖分流失,体力衰退,在平时有着衰退没精神的现象,这也是高血糖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况了。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5种水果自带二甲双胍,每天换着吃,或有助稳定血糖

1.柚子

柚子当中含有柚皮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有研究表明这种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让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柚皮素能够让肝脏燃烧更多的脂肪,这样更有利于帮助稳定血糖。

柚子的果肉当中也含有胰岛素样的成分,能够帮助降血糖,柚子当中的钙元素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糖尿病患者多吃柚子,还能够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对抗糖尿病肾病。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2.柠檬

柠檬是很多女人喜欢的一种水果,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血液浓稠,降低血清胆固醇。

柠檬是一种胰岛素的增强剂,能够帮助人体更好的利用胰岛素,稳定血糖。可以说是藏在身边的天然“二甲双胍”。每天吃一点,或使你血糖慢慢降下来。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3.姑鸟果

姑鸟果在农村比较常见,中间果实就像一个个未成熟的李子,外面包裹着一层像纸一样的外壳,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且蕴含的营养价值也是特别高。

尤其是体内含有的酸浆果红素,一些丰富的胡萝卜素,这些对于我们人体都是一些必须元素。

经常吃姑鸟果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人体控制血糖值,预防高血糖给人们带来的头晕以及四肢无力等情况。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4.苹果

苹果性凉,具有生津止渴和补心益气以及健脾和胃的效果,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调节体内血糖;吃饭后能吸收大量水分,减少对糖分吸收,帮助控制血糖。

苹果中含有的钾能降低血压,防治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另外,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苹果酸和维生素,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5.石榴

石榴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水果,它被称为“天然二甲双胍”水果。这是因为石榴中含有大量的铬元素,而铬元素在糖和脂肪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平时我们适当的使用,稳定血糖,糖尿病不来扰。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1.养成良好饮食

如果摄入的食物含糖量过高,会导致肠道吸收过多的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应控制饮食的摄入,避免进食过多高糖食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2.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的心态,保证睡眠,同时预防其他疾病,保证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糖尿病的风险。血糖高的时候要及时看内分泌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3.积极运动

糖尿病给患者的生活,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糖尿病也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应该要避免高脂肪饮食,同时还应该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平时也要多运动,每天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多爬爬楼梯、平时出门步行不要开车等。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4.定期监测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加强血糖的定期监测,对已经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可以给予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口服,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科学预防4个重点

部分病人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使血糖恢复至正常状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守护健康,远离糖尿病:全面预防指南与科学策略
大众网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李鹏 潍坊报道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与严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糖
2025-08-20 18:13:00
小叶医探 |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或超1.8亿,超六成前期人群未检出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日前,由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糖尿病医防融合创新管理会议在合肥召开。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或超1.8亿。“由于糖尿病
2024-11-14 19:34:00
没有糖尿病就不需要控血糖了吗?这4个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日常生活中哪些习惯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没有糖尿病就不需要控血糖了吗?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01别忽视!出现这些症状是糖尿病的信号日常生活中哪些症状是糖尿病发出的信号?如果你有
2024-04-08 10:18:00
健康中国  |  科学饮食,糖尿病人也能成为美食家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近几十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这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紧密。葡萄糖是血液中维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能量来源,然而长期的血糖过
2023-07-06 15:57:00
协和医生揭示:糖尿病不再是富贵病,而是贫穷病、无知病
糖尿病已是公认的健康大敌。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器官,如果不加控制,最终会给身体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曾经,它在欧美的患病率最高,曾经,它被称作“富贵病”,大部分的人认为只有生活优裕的
2024-06-28 10:52:00
不吃主食就能降血糖?这4类人是糖尿病“候选人”很多人不知道
长期以来,糖尿病患者在管理日常饮食时,对于主食的摄入量始终是一个需要细致考量的问题。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能量匮乏,影响日常生活活力;而过量摄入则可能引发血糖急剧上升,对病情控制构成挑
2024-09-06 14:06:00
面条升糖快,糖友不能吃?医生:牢记这3点,血糖不飙升,放心吃
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除了进行科学规范治疗之外,还要注意调整饮食,所有高升糖的食物一概不可以摄入,譬如面条。面条中虽然不含大量的糖分,但含有比较多的淀粉,而且属于非常容易消化的食物
2024-04-07 10:57:00
得了糖尿病,能长期喝“0糖饮料”吗?
“为什么我的餐后血糖升得这么高?”“自从得了糖尿病后我就特别注重运动,但上次打羽毛球却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 不少糖尿病患者知晓要“少吃多动”,但对于如何吃、怎样运动才才能帮自
2024-11-15 10:26:00
谈一谈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
欧琰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糖尿病是临床多发的慢性病,但该病的发生发展是可以进行干预的。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大家越来越重视该
2023-12-02 09: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