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8 21:38: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杨英 张青青 吉媛媛)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位于纳雍县乐治镇西北面,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因史姓住户居多而得名。

史家街社区是水西宣慰府遗址所在地。1985年,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史家街一张历史名片。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石梯。杨英 摄

“史”记:土司政权的历史堡垒

史家街社区背靠形如蚕状的蚕箐梁子。

蚕箐梁子中段,芦花百山脚的一处建筑群,就是水西宣慰府遗址。

相传,遗址上红楼碧瓦的古建筑曾是贵州彝族土官水西安氏宣慰使的世代居住之所,如今残存的基石、照壁、封火砖壁等就是明证。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保护标志碑。杨英 摄

公元965年,彝族首领则额普贵封贵州刺史,则额普贵次弟则额卧这入主汤望州(今纳雍),成为彝族支系定居并开发汤望州的第一人。因人得名,今乐治在当时就得名“卧这”。

安氏第七十四世孙安贵荣袭贵州宣慰使后,于明成化十五年因参与西堡狮子平叛有功,被嘉奖正三品朝服,“锦宁表里”并被允“常居水西”,便于“云山万里水环溶,古洞高峡大箐封”的卧这修建了这处府第。

从明成化十五年到清康熙三年的近200年间,卧这水西宣慰府经历了安国享、安疆臣父子的两毁两建。安坤任贵州宣慰使时,卧这水西宣慰府还是没有逃脱兵燹之灾,平西王吴三桂的十镇虎狼之师一炬之下,宣慰府只剩满地瓦砾。

清道光初年(1821年),彝家后裔安淦辛聚族人筹资,在满地瓦砾的原址上修建宣慰庙,供奉如来诸神、观音大士以及彝家首领济火、奢香、安贵荣、安万铨、安坤夫妇塑像,还供奉孔子、王阳明等先贤。1985年,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保护标志碑 。杨英 摄

“新中国成立前,宣慰庙香火特别旺盛,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要来庙里烧香拜佛,我们常常跟随大人混进庙里,偷看那些人敲钟击鼓。”回忆宣慰庙的兴旺时期,史家街社区87岁村民史洪书记忆犹新。

水西宣慰府历尽荣辱后已经不复存在,但它留下的残垣断壁还在铭刻着历史长河中的水西点滴。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无忧山庄游泳池一角。杨 英 摄

师记:以文化人的时代阵地

1950年代初,水西宣慰庙在“破四旧”行动中被毁,随后,一栋木楼校舍在遗址上建成。1954年春,乐治区乐治小学(即今乐治一小)迁入办学,是当时乐治区唯一的中心完小。1960年,乐治小学开办初中(戴帽),后初中部分划归乐治中学。

几经沧桑,乐治小学早年的木楼校舍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后期陆续修建的砖混教学楼、教师宿舍、办公楼。

退休27年的史洪书是乐治小学办学的见证者、参与者。乐治小学迁入宣慰府遗址,家住学校门前的史洪书成了第一批学生。史洪书说,当时,由于自己年龄大不能上一年级,就直接上四年级,“我父亲识字,平常教我认识了很多字,我的语文学起来就很简单,而数学没有基础,听课像听天书一样,花了一个多月才补上来”。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社区,乐治镇第一小学原校址。杨英 摄

乐治小学毕业后,史洪书到县城上初中并考取师范,中途因政策原因退学。兜兜转转,他先后任过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正式教师,临近退休,又调回乐治小学……

2024年秋季学期,因部分教学楼已成危楼,加之要完整保护宣慰府遗址,乐治小学不得不迁入新址办学,宣慰府遗址上的校舍,从此结束了它的教育使命。

事记:腾笼换鸟的业态探索

彝语意为“大坝子”的卧这,果然名不虚传,芦花百山脚的史家街村就守望着村子前面的千亩坝子。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花卉苗木基地一角。吉媛媛 摄

初冬时节的坝区,三角梅竞相绽放,红叶石楠吐露新叶,杜鹃花苗焕发新枝,村民正忙着施肥、剪枝、除草,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好准备。

2018年,史家街社区改弦更张开启了一件新的大事——依托坝子地平坦肥沃的自然优势,通过大户引领,种植桂花、香樟、红叶石楠等几十种花卉苗木,打造出了花卉苗木基地,成就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的长线产业。

花卉苗木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到起盆销售,用工量都非常大。花卉苗木基地负责人郭谊珏说:“目前基地共有固定工人15名,临时工若干,每年支付工人工资40万元左右。”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花卉苗木基地,工人在修剪枝叶。杨 英 摄

今年年初,郭谊珏又在花卉苗木基地旁增建20亩鱼塘,准备将基地打造成种植养殖、观光农训、康养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郭谊珏基地旁边的无忧山庄,是史家街社区新业态的又一大事。

2016年,史家街社区返乡青年李无忧看中史家街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的交通优势,建起设施齐全的水上乐园,并配套农家乐、KTV、酒吧、台球室,取名无忧山庄。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无忧山庄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夏天,游客纷纷前来游泳、玩耍,享受难得的清凉。李无忧说:“夏天最忙,一天至少要30个工人才忙得过来。平均一个工人100元工资,一天至少付出工资3000元。”

如今,富有文化底蕴的史家街,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活力绽放璀璨的光芒。

一审:张杨

二审:孙延

三审:马本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文仍在火热进行中,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该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作家协会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竹王村的前世今生
竹王村(原猛正村),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距离县城约33公里。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竹王崇拜”就是起源于这里。竹王祠据记载,竹王
2024-11-25 22:22: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落叶新村:农旅融合绘新篇
早春时节,走进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落叶新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村口,牌坊上“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对联格外吸人眼球。落叶新村由落叶村和新发村合并而来,村庄历史悠久
2025-02-15 12: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4 12:29:00
在雄安,把“乡愁”种进校园里
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内,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举行:6名六年级学生从首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的手中接过了志愿者卡牌。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成为新一届守护古树志愿队
2025-10-23 20:07: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黔南州贵定县喇亚村: 古寨新颜引客来
“喇亚是个好地方,处处都有好风光。山有奇观好玩耍,水有情深戏鸳鸯……”一首山歌,唱出喇亚村民的绵绵情深。喇亚村位于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地处贵阳市开阳县与黔南州福泉市、龙里县交界处
2025-06-16 12: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