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8 21:38: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杨英 张青青 吉媛媛)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位于纳雍县乐治镇西北面,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因史姓住户居多而得名。

史家街社区是水西宣慰府遗址所在地。1985年,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史家街一张历史名片。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石梯。杨英 摄

“史”记:土司政权的历史堡垒

史家街社区背靠形如蚕状的蚕箐梁子。

蚕箐梁子中段,芦花百山脚的一处建筑群,就是水西宣慰府遗址。

相传,遗址上红楼碧瓦的古建筑曾是贵州彝族土官水西安氏宣慰使的世代居住之所,如今残存的基石、照壁、封火砖壁等就是明证。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保护标志碑。杨英 摄

公元965年,彝族首领则额普贵封贵州刺史,则额普贵次弟则额卧这入主汤望州(今纳雍),成为彝族支系定居并开发汤望州的第一人。因人得名,今乐治在当时就得名“卧这”。

安氏第七十四世孙安贵荣袭贵州宣慰使后,于明成化十五年因参与西堡狮子平叛有功,被嘉奖正三品朝服,“锦宁表里”并被允“常居水西”,便于“云山万里水环溶,古洞高峡大箐封”的卧这修建了这处府第。

从明成化十五年到清康熙三年的近200年间,卧这水西宣慰府经历了安国享、安疆臣父子的两毁两建。安坤任贵州宣慰使时,卧这水西宣慰府还是没有逃脱兵燹之灾,平西王吴三桂的十镇虎狼之师一炬之下,宣慰府只剩满地瓦砾。

清道光初年(1821年),彝家后裔安淦辛聚族人筹资,在满地瓦砾的原址上修建宣慰庙,供奉如来诸神、观音大士以及彝家首领济火、奢香、安贵荣、安万铨、安坤夫妇塑像,还供奉孔子、王阳明等先贤。1985年,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宣慰府遗址保护标志碑 。杨英 摄

“新中国成立前,宣慰庙香火特别旺盛,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要来庙里烧香拜佛,我们常常跟随大人混进庙里,偷看那些人敲钟击鼓。”回忆宣慰庙的兴旺时期,史家街社区87岁村民史洪书记忆犹新。

水西宣慰府历尽荣辱后已经不复存在,但它留下的残垣断壁还在铭刻着历史长河中的水西点滴。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无忧山庄游泳池一角。杨 英 摄

师记:以文化人的时代阵地

1950年代初,水西宣慰庙在“破四旧”行动中被毁,随后,一栋木楼校舍在遗址上建成。1954年春,乐治区乐治小学(即今乐治一小)迁入办学,是当时乐治区唯一的中心完小。1960年,乐治小学开办初中(戴帽),后初中部分划归乐治中学。

几经沧桑,乐治小学早年的木楼校舍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后期陆续修建的砖混教学楼、教师宿舍、办公楼。

退休27年的史洪书是乐治小学办学的见证者、参与者。乐治小学迁入宣慰府遗址,家住学校门前的史洪书成了第一批学生。史洪书说,当时,由于自己年龄大不能上一年级,就直接上四年级,“我父亲识字,平常教我认识了很多字,我的语文学起来就很简单,而数学没有基础,听课像听天书一样,花了一个多月才补上来”。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社区,乐治镇第一小学原校址。杨英 摄

乐治小学毕业后,史洪书到县城上初中并考取师范,中途因政策原因退学。兜兜转转,他先后任过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正式教师,临近退休,又调回乐治小学……

2024年秋季学期,因部分教学楼已成危楼,加之要完整保护宣慰府遗址,乐治小学不得不迁入新址办学,宣慰府遗址上的校舍,从此结束了它的教育使命。

事记:腾笼换鸟的业态探索

彝语意为“大坝子”的卧这,果然名不虚传,芦花百山脚的史家街村就守望着村子前面的千亩坝子。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花卉苗木基地一角。吉媛媛 摄

初冬时节的坝区,三角梅竞相绽放,红叶石楠吐露新叶,杜鹃花苗焕发新枝,村民正忙着施肥、剪枝、除草,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好准备。

2018年,史家街社区改弦更张开启了一件新的大事——依托坝子地平坦肥沃的自然优势,通过大户引领,种植桂花、香樟、红叶石楠等几十种花卉苗木,打造出了花卉苗木基地,成就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的长线产业。

花卉苗木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到起盆销售,用工量都非常大。花卉苗木基地负责人郭谊珏说:“目前基地共有固定工人15名,临时工若干,每年支付工人工资40万元左右。”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纳雍史家街三记:史·师·事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史家街社区花卉苗木基地,工人在修剪枝叶。杨 英 摄

今年年初,郭谊珏又在花卉苗木基地旁增建20亩鱼塘,准备将基地打造成种植养殖、观光农训、康养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郭谊珏基地旁边的无忧山庄,是史家街社区新业态的又一大事。

2016年,史家街社区返乡青年李无忧看中史家街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的交通优势,建起设施齐全的水上乐园,并配套农家乐、KTV、酒吧、台球室,取名无忧山庄。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无忧山庄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夏天,游客纷纷前来游泳、玩耍,享受难得的清凉。李无忧说:“夏天最忙,一天至少要30个工人才忙得过来。平均一个工人100元工资,一天至少付出工资3000元。”

如今,富有文化底蕴的史家街,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活力绽放璀璨的光芒。

一审:张杨

二审:孙延

三审:马本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文仍在火热进行中,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该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作家协会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竹王村的前世今生
竹王村(原猛正村),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距离县城约33公里。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竹王崇拜”就是起源于这里。竹王祠据记载,竹王
2024-11-25 22:22: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落叶新村:农旅融合绘新篇
早春时节,走进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落叶新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村口,牌坊上“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对联格外吸人眼球。落叶新村由落叶村和新发村合并而来,村庄历史悠久
2025-02-15 12: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4 12:29: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黔南州贵定县喇亚村: 古寨新颜引客来
“喇亚是个好地方,处处都有好风光。山有奇观好玩耍,水有情深戏鸳鸯……”一首山歌,唱出喇亚村民的绵绵情深。喇亚村位于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地处贵阳市开阳县与黔南州福泉市、龙里县交界处
2025-06-16 12:26: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简简单单的村名,背后竟有这样一段故事。不少村民都对村史中的这段掌故津津乐道,鲍安玉更是为前人的见识和智慧折服。必须承认,文字的组合是能“碰撞”出魔力的,由“繁花”到“凡化”,
2025-01-06 12: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