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06 12:2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走进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青山如黛,绿水依依,山环水绕之中,一栋栋小楼房干净整洁、错落有致。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凡化“不凡”。这个小村庄孕育出了凡化地戏、凡化毛肚火锅和凡化茶等知名品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也是“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市级示范村。

面对这份“不凡”,记者试图深入其中,直窥一个村庄的发展内核……

来到凡化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牌楼。相较于村子的知名度,牌楼显得有些简陋。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我们村旧名叫繁花村。清朝末年,不少村民觉得‘繁花’容易凋谢,寓意不好,后改成‘凡化’,希望子孙后代做一个平凡、有文化的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鲍安玉介绍。

简简单单的村名,背后竟有这样一段故事。不少村民都对村史中的这段掌故津津乐道,鲍安玉更是为前人的见识和智慧折服。

必须承认,文字的组合是能“碰撞”出魔力的,由“繁花”到“凡化”,不但化繁为简,而且化平淡为神奇,村名的“文化含量”一下子拉满了。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这不,牌楼两侧的那副楹联,就不动声色地吐露着村子的秀外慧中:“凡间胜地筑安居曲水含烟钟灵毓秀,化外桃源培乐土层林叠翠润景增辉”。

巧妙的“藏头格”嵌入了村名,严整的格律中有着拘束不住的才气和自豪。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穿过牌楼继续前行,街道两侧围墙上绘制着一幅幅精妙的山水、人物,转角里安静坐落着一座座旧宅老屋。历史和文化,在这座村庄里无处不在。

“很早以前,凡化村的先人们就非常重视文教,热心兴办学堂,村子里也形成了以读书为荣的风气,出了不少文化人物。”鲍安玉侃侃而谈。

据介绍,凡化村属于明代调北征南军屯的一个分支,陈、王、杨三姓是其中的大姓。三姓先祖初来此地,就倡议兴办学堂,与本地一座寺庙的住持商议,腾出一间厢房来做教室,凡化村的文脉自此开始传承。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在崇文尚武风气的熏染下,凡化村可谓英杰辈出,陈宏爵、陈金亮、陈焕文等都成为造福一方的知名人物。因为教育氛围浓厚,周边不少村镇的人都来凡化村读书。

穿过凡化河上的连廊,记者发现路边摆放着一杆“如椽巨笔”,似乎在印证鲍安玉的话;不远处则放着一柄巨大的锄头。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这是我们2021年打造宜居乡村时修建的‘微景观’,寓意耕读传家。‘笔杆’和‘锄柄’是用旧电线杆改制的,笔头和锄头是专门请工匠塑的形。”鲍安玉微笑着说。

“晴耕雨读”是农耕文明下读书人的生活智慧,也是文脉传承的载体。扛起锄头下田,放下锄头读书,一代代凡化人传承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继续前行,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两株苍翠的圆柏映入眼帘。树名牌显示,两株树估测树龄都已有350多年了。树两侧,各立着一根高高的石碑,一新一旧,新碑是旧碑的复制品。旧碑上“凡化学校校舍建修纪念碑”几个大字,清晰显示着这座村庄与“办学”的深厚渊源,但碑体上的其他文字已经斑驳难认。

“那些都是捐资建学的人的名字。”鲍安玉抚摸着石碑,仔细辨认着。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优秀的文化有凝聚人心的力量,在其浸润下,凡化村人晓事理、明得失,人人热心公益。这一点在村子的发展历程中多有体现,比如2021年,群众自发捐款筹资15万余元,用于凡化河道治理,这条凡化村人的“母亲河”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走进坡贡镇凡化村村委会,蓑衣、石磨、木犁等几十件具有“农耕记忆”的老物件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凡化村的“乡愁馆”。

“这些物件都是村里面的老人捐赠的。”鲍安玉介绍,该馆虽规模不大,但它保存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寄托着一隅百姓的乡愁记忆,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文化与情感纽带,“长辈们想让子孙后代弄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乡土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这儿断了。”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是文化让我们村有了灵魂、有了趣味、有了乡愁。”那些在外闯荡的凡化村民,提起家乡,都充满怀念和向往,“是村子里浓厚的文化传统教育了我们,给了我们在外打拼的底气。”

实现乡村振兴,核心是人,归宿是人,难点也在人。如何抓住人这个关键,凡化村的答案是: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凡化村:文化铸魂兴村

凡化村“不凡”的原因找到了。

从“乡愁馆”出来,沿着凡化河畔漫步村间小道,领略无尽的田园风光。文化的浸润让凡化村乡村振兴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也让更多的人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站在新的起点上,凡化村正执“文化”之笔,描绘底色更亮、气质更雅、韵味更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赵昆 范力

三审 聂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6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落叶新村:农旅融合绘新篇
早春时节,走进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落叶新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村口,牌坊上“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对联格外吸人眼球。落叶新村由落叶村和新发村合并而来,村庄历史悠久
2025-02-15 12:50:00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文仍在火热进行中,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该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作家协会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竹王村的前世今生
竹王村(原猛正村),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距离县城约33公里。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竹王崇拜”就是起源于这里。竹王祠据记载,竹王
2024-11-25 22:22: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4 12:29: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迎丰村,古称沙嘎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古文化与红色革命历史的彝族村寨。这里不仅是彝族大姓黄家的聚居地,更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典范,以丰富的民族节
2024-09-06 12:19: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黔南州贵定县喇亚村: 古寨新颜引客来
“喇亚是个好地方,处处都有好风光。山有奇观好玩耍,水有情深戏鸳鸯……”一首山歌,唱出喇亚村民的绵绵情深。喇亚村位于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地处贵阳市开阳县与黔南州福泉市、龙里县交界处
2025-06-16 12: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