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三国第一奸臣董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2 20: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奸”这个字是个典型的贬义字眼,用在两性上就是不道德,用在职务上就是“坏”的代用字;还不如“坏”字,“坏”字如从一个撒娇的美眉嘴里吐出来,就变了味道,例如:“你好坏……”

“奸”字没有这个待遇,设想:“你好奸……”

不像话了。

但也有例外,就是当这个字与两性之一的“雄”字搭配在一起时,就有了另外的内涵。对于“奸雄”这个词,就各有各的理解,曹操就好像不怎么讨厌这个词;有的“三国”大师就认定有可爱之处;子金山则认为这无非就是指坏得高明,并且坏出了成绩的意思。“奸雄”如与“可爱”入了洞房,就成了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因缘,拉郎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必然会孕育出怪胎。

还有的侃爷把“奸雄”与“枭雄”做比较,认为“奸雄”就是比“枭雄”多几根花花肠子,多几成策略,多几分智慧。太浮浅了,这是没查过词典的缘故,没彻底弄懂“枭雄”这个词的非贬义之处,至少“枭雄”要比“奸雄”让人们舒服一些,“枭雄”这个词哪能随便往某个历史人物身上安?例如:董卓。

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董卓此时正拥兵不前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是何进派出的阻军前进的种劭起了作用吗?本来应该是的,大将军何进并非全然无能,也懂得利用点人际关系。

董卓不听朝廷的早已不止一次,诏书对于他来说,要看诏书的内容使他董卓满意与否。这次持诏者是种劭,就大不同了。

董卓曾经接受过种劭爷爷种嵩的辟召,也就是说董卓是种嵩的故吏,而种劭是种嵩的孙子,按照东汉的官场规则,故吏视举荐之主为君,这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独特观念:“两重君主的观念”。故吏对于举主的后代都要礼遇,不能有丝毫的造次。

并且,种嵩在董卓的根据地西凉威望很高,在他死的时候,“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后汉书·种嵩传》)。有了祖上的恩德,种劭却兵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何进阻止董卓进京的决心可见一斑。

但董卓在渑池暂时的停止进军却不是种劭的缘故,董卓进入了河南境内,现在已没有任何人能对董卓实施控制了。老子正瞌睡,你们给送个枕头来,现在又想收回去,那得看我董卓乐意不乐意了,我董卓何等人物?能像你这杀猪屠夫一般傻帽?

是啊,董卓是何等人?他的家庭出身可比何进光彩多了。

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六郡良家子弟出身,就因其出身而被政府重用为羽林郎,很快被提拔为州郡吏。后来在段颎的推荐下,得到当时的大司徒种嵩的辟召,成了大司徒府中的属吏,给了他一个辉煌前程。在东汉,能成为三公府的属吏,升迁的机会特别多,在短时间做到二千石的大官都有可能。

但是,他仍没有摆脱军人的宿命,因为政府看重的是他六郡良家子的出身,让他做了羽林郎,目的就是把他培养成为战场上的指挥官。董卓膂力过人,可以上马骑射,还有谋略,做一名职业军人,倒也适合他。

所谓六郡,还是沿用了西汉的政区概念,指的是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大致相当于今天甘肃南部、宁夏、山西西部和内蒙古北部,六郡为汉帝国的西北边郡,《汉书·地理志》记其民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所谓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非百工。

事实上,董卓在军事上还真有些天分,别看他与黄巾军交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在西部的地面上,尤其是在凉州,他却是屡战屡胜。于是,董卓就成了安定西部边疆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有一次张温作为总统西部军事的汉军CEO讨伐凉州叛乱时,董卓随营效力,却不服调遣,孙坚就劝张温杀掉董卓,以肃军纪。CEO张温却无可奈何地说:“董卓在西部声名远震,今天杀了他,以后战事一起,就没有依靠了。”董卓戍边的军功可见一斑。

中央政府对这位镇守边陲的军区司令的确难以放心,就提拔董卓出任少府。东汉的少府位列九卿,算是高干了,但所掌管的只不过是皇家的琐碎事务,董卓哪会稀罕这个中看不中吃的少府?离开了军界,他就成了弯腰拾起来看看,马上扔掉——啥也不是的东西。

董卓没理睬这次“重用”,他上书说:“凉州现在还动乱不安,此时正是臣为朝廷效命的时候。而且臣的部属因为要报答臣对他们的旧恩,纷纷阻拦臣的车驾,使得臣实在无法上路。我还得为难的暂行前将军的职权!我一定会尽职尽责,杀敌立功。”

对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董卓,软弱的东汉朝廷竟然毫无办法,不是怕尾大不掉吗?现在尾巴已经大了,想掉已经不容易了。

天高皇帝远,只能委曲求全,解除董卓的兵权不得,只能对于董卓的抗命睁只眼闭只眼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位奸雄差点让历史跳过三国直接进入西晋轨道
...辽、刘备、鲍信等人也曾在这支军队中任职,这些后来在三国时代卷动风云的人物,竟然都是出自这支新军的军官,从这个角度来说,西园军跟清末的小站和民国的黄埔还颇有相似之处。据说新军建
2024-07-14 16:31:00
董卓在临死之前为何要说:“吾儿奉先何在”
...这几次的经历,让董卓对权力有了新的认识。废帝专权成奸臣中平六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在非常平常的一天,突然接到了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的密召。原来十常侍在京中弄权,长官密诏要求
2024-10-24 12:16:00
曹操形象的转变:从能臣到奸雄的背后意义
...由历史走上舞台(指脸谱化的戏曲艺术),并作为“白脸奸臣”而家喻户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再加上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曹操的脸谱化迅速固定。尽管《三国
2023-10-08 09:04:00
奠定三国格局的不是赤壁之战,而是一场大瘟疫
...忠实的支持者。而次子司马懿则是包藏祸心能忍敢赌的大奸臣,三子司马孚的伪君子形象深入人心。没想到,嫡长子司马朗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2年后,性格耿直的老父亲也在71岁高龄去世
2023-02-24 17:22:00
如果说三国时期最令人唏嘘的一场战争,那当属诸葛亮要将整个凉州收入囊中的第一次北伐。在之前的文章《居高临下不是战术优势吗?为何马谡上了山还遭遇街亭惨败》中已经解析过马谡的街亭之败,
2024-01-12 15:26:00
聊聊董卓的军事水平如何
在《三国演义》里,董卓被塑造成一个凶暴残酷的西北军阀。他进入洛阳后废立皇帝,把持朝政,纵兵抢掠,残忍好杀,最终被王允联合吕布杀死。毫无疑问,董卓是个自私、残暴、好杀的军阀,也是他
2023-06-20 20:47:00
马超的父兄亲人都在曹操手里,为何马超仍然选择造反?
...凉州得知噩耗,便兴兵作乱,要为父亲兄弟报仇,讨伐“奸臣曹操”,匡扶汉室。【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旗上书“誓杀国贼”】上述故事是演义内容。而在正史上,马超起兵时间在建安十六年
2023-01-09 23:18:00
马超虽勇猛无双,但道德方面的争议不断
提及刘备帐下“五虎上将”,不禁使人立马想起他们在三国时代中的赫赫功绩;五虎之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堪称义薄云天;二爷“张飞”一条丈八蛇矛威震华夏,暴喝一声挡住曹操百
2023-11-17 16:50:00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徐邈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
2023-06-16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