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指尖艺“塑”,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看看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3 21:43:00 来源:科普社会

一捏、一搓,一摁、一戳;一笔、一画;一扎、一塑……巧手“指点江山”,“穆桂英”“关羽”……一个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在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杨家村,杨顺宝的“指尖功夫”引来大伙啧啧称赞,他的这一指尖手艺已传承了100多年,专为“龙王”巡游“美颜”。

指尖艺“塑”,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看看吧

杨顺宝介绍说,杨家抬龙有800多年历史了,相传南宋末年,江南大旱,民众纷纷祭天求雨,杨家忽有五龙显身,兴风布雨,是年粮食丰收,人丁兴旺,于是杨氏族人兴起龙灯,以谢龙恩。杨家抬龙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享有“龙中之冠”的美誉,位列“淳溪三奇(杨家抬龙、夏家龙吟车、薛城花台)”之首。杨家抬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每条龙长达68米,均分24节,象征24个节气,每节安装一块木板,因此又称“板龙”。五龙出动盘舞,气冲云霄,声势浩大,动人心魄,民间也有“看了长芦(杨家)龙,小了天下龙”的说法。目前,杨家抬龙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的杨家龙王庙,则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杨家抬龙的传承发展。“扎制抬龙,最费精力的是龙头,最出彩的也是龙头,我主要扎制龙头上装饰用的戏剧人物。”杨顺宝现场演示扎塑手艺:第一步是人物头部制作,采集当地山岗上黏性较强的黄土,用水浸泡后,反复摔打成泥巴,再通过搓、揉、压、雕等方式,捏制出人物脸型;第二步是人物身体制作,把晒干的稻草切断,扎制出一个人形,然后用细铁丝扎紧后固定成骨架,制作身体的原料不用泥巴而用稻草,是为了减轻龙头的重量;第三步是“穿衣”,先用废旧报纸粘到稻草做成的身体上,再将布料裁剪成贴身衣服“穿”上去,什么人物“穿”什么衣服;第四步是上色“开像”,用颜料在衣服上、脸部描画出符合人物身份及特征的图案与表情,做到形神兼备。

指尖艺“塑”,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看看吧

“大致是以上四个步骤,最后把人物头部插进身体,再装上‘脚’,配上头冠以及刀枪棍棒等道具,一个扎塑人物就基本完工了。”杨顺宝介绍说,扎塑以“杨家将”“桃园三结义”“八仙过海”等传统戏剧人物为主,一个龙头需装饰扎塑人物四五十个,“扎塑工艺繁杂,费工又费时,一个人一天也只能扎制出一两个,目前杨家村从事扎塑的手艺人也是屈指可数,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扎塑是一门集“扎”和“塑”为一体的“指尖艺术”,掌握扎塑工艺,既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要有了解戏剧人物的知识,还要有手工制作技艺。“我家扎塑是爷爷传下来的,爷爷是个教书先生,叫杨广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留得老广生在,杨家龙灯永远不会败!这是爷爷对扎塑手艺的热爱与自信,我一直用爷爷的话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杨顺宝说。

指尖艺“塑”,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看看吧

今年59岁的杨顺宝从小喜欢看戏,也热衷于收集唱戏演员的剧照,16岁那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扎塑。“扎塑中最难的是画人物脸谱,要画谁像谁,如果画的人物观众认不出,说明你画功不到位,大家就会给你差评。所以要反复揣摩人物,一笔一画都要耐心、细心。”杨顺宝介绍说,随着时代发展,扎塑手艺也与时俱进,悄然发生变化,“以前画人物靠看戏的记忆或者参考剧照,现在只要上网搜索,人物图像应有尽有,造型也更丰富多彩了;过去扎塑的装饰材料单调,式样不多,我今年光布料就买了46种颜色的,如今的扎塑也越扎越精美了。”扎“形”塑“魂”,匠心塑美,“龙中之冠”的背后是一代代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杨顺宝的儿子杨志强今年25岁,也喜欢上了扎塑,“扎塑世家”已有了第四代传承人。“明年恰逢龙年,扎塑又有了‘用武之地’,我正着手提前准备,要让扎塑手艺与‘龙’共舞,发扬光大!”杨顺宝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指尖上的年味儿”传递美好生活新期盼
央视网消息:眼下,已经进入腊月,各地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各地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四川南充:光影点亮嘉陵江 非遗表演年味浓临近春节,四川南充嘉陵江畔开启了春节期间的大型光影秀和非遗实景
2024-02-07 15:34:00
新疆博湖:指尖开出“非遗花”
...的教师指导,其曼从小就从母亲熟练的针法、精湛的刺绣手艺中得到启发,不断学习传统的刺绣手艺。2005年以来,其曼开始从事蒙古族刺绣服装、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等产品制作。多年来,
2023-06-10 20:26:00
...,驻足此地,利用深埋在地下的黄河淤泥,把做泥娃娃的手艺传承下来。滨州市惠民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凯说:“因为我们河南张泥塑就是家传,是家族传承,一代代的家族传承下来的,因为从
2024-01-06 15:20:00
新疆伊犁:“指尖”非遗焕发新活力 看看吧
...走访非遗传承人,聚焦非遗产业发展涉税需求,让非遗“手艺人”成为税惠春风“受益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出新的文化魅力。“最初开办企业时我很没有信心,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能坚持
2024-04-27 20:23:00
匠心竹筑鸟笼,石桥镇鸟笼手艺人,快来看看吧
...“艺术品”,经常引人参观。匠心竹筑鸟笼,石桥镇鸟笼手艺人四代传承守护传统工艺 匠心竹筑鸟笼,石桥镇鸟笼手艺人四代传承守护传统工艺匠心竹筑鸟笼,石桥镇鸟笼手艺人四代传承守护传
2023-05-15 20:14:00
...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创新,帮助贵州上万名手艺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市场价值,让她们成为“万企兴万村”的星星之火,推动贵州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走向世界。19年来,夏华和团队的
2023-08-05 02:40:00
手艺人的人生之河愿与黄河并流
...职于知名广告公司,如今却专注于挖掘、采访和记录民间手艺人的故事。对于罗易成而言,是中国民间传统手艺,让他人生的航道陡然发生变化,且义无反顾地继续往前。当2023年临近尾声,继
2023-11-23 10:44:00
湖南双峰:民间手艺人舞火龙灯迎新年
1月28日,双峰县杏子铺镇泉坝村,民间手艺人朱林坤在为火龙灯“龙尾”描鳞片。春节临近,朱林坤加班加点赶制火龙灯,迎接龙年的到来。舞火龙灯在当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李建新周伟华摄
2024-01-29 23:52:00
南漳:“老篾匠”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慢一点就要一个多小时。”71岁的汪传贤是石门集村篾活手艺人。从一棵竹子到一个竹筐,这期间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但这对汪传贤来说,再娴熟不过了。从劈篾条、刮毛刺、作骨架,再到一环
2024-04-08 16: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