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匡奇燃
1994年辞去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一职下海创业,从在西单商场担任售货员到创立依文集团,29年来,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夏华带领团队实现了从单一自主品牌向多元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夏华身上,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贵州人”风采。
为了让公司生产的服装更具“中国风”,2003年,夏华带领团队来到贵州黔西南的山寨采风,被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刺绣震撼。
“我们看到上千位身穿盛装的老人拿出自己的作品,有的是花几年时间给女儿、孙女绣的嫁衣,有的是给家人绣的鞋垫或绣片,每一个图案都非常精美独特且带着民族图腾。”然而,当夏华与绣娘们讨论刺绣图案设计的时候,却看到她们一脸茫然。
当时,夏华就萌生了要让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从深山走向世界的想法。于是,她成立了“依文·中国手工坊”,搭建“深山集市”,打造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赋能平台,将非遗手工艺制品进行产业化、批量化生产,帮助贫困地区民族手工艺者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开启了一场民族艺术美学的探索之旅。
通过搭建“深山集市”平台,夏华和团队带领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多家小微企业创业者走向国际市场,探索出一条让贫困地区的手工艺人通过数据化接到订单,通过产品化走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脱离贫困的产业扶贫之路。
夏华和团队深入贵州望谟、贞丰、凯里、兴义等30余个地区,对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创新,帮助贵州上万名手艺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市场价值,让她们成为“万企兴万村”的星星之火,推动贵州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走向世界。
19年来,夏华和团队的足迹遍步全国10余个省份、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140多个贫困村落,建立12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收录8000多种纹样,2.2万余名手工艺人,与全球400多家品牌、1600多位设计师达成合作,运用数据化、时尚化、IP化、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新经济模式来拉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聚合全球优秀设计师走进中国大山深处,发现最美的民族手艺、最美的民族手艺人,以全球化设计语言赋能民族指尖产业,打造国潮新零售市场化平台,让中国大山深处的民族美学走向国际,让中国民族美学影响世界!”夏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