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6:10: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9月26至28日,“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暨《外国文学》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汇聚国内多位外语学科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与理论创新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吕卫东、《外国文学》主编张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出席。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瑜主持开幕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吕卫东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业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及育人成效方面的突出表现。他指出,人工智能不仅带来技术革命,更深刻影响着人文研究范式,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贡献“西工大”智慧。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张剑教授代表《外国文学》编辑部作大会致辞。他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对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致以高度赞赏。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文学创作、传播与批评的整体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这一趋势,他鼓励青年学者扎根中国学术传统,聚焦真问题、做实真研究,尤其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语境中,始终保持人文研究者的反思精神和创造活力,真正实现“数智赋能”与“人文为魂”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

本次论坛邀请了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铭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于雷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林嘉新教授、中山大学杨劲教授、南京大学但汉松教授8位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创新、文学的算法批评以及文明互鉴研究中系统性思维与统计性思维的融合等议题做主旨发言。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此外,本次论坛设10个平行分论坛,涵盖人工智能与文学批评前沿,能源人文,理论、哲学与批判,经典重读与叙事新释,叙事、媒介与跨学科实践,文化记忆、全球化,赛博格与科技伦理,文明互鉴与跨文化传播以及情感、心理与文化研究等议题。近200位青年学者报告最新研究成果,现场讨论热烈,充分展现出青年一代在数字人文与批判理论交叉领域的创新活力。

最后,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瑜教授在闭幕式上做大会总结,《外国文学》名誉主编金莉教授致闭幕辞。闭幕式由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高祖主持。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孙瑜教授首先对《外国文学》编辑部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对与会学者的前沿探索深表敬意,并向会务组师生的全流程保障致以诚挚谢忱。她表示,外国文学研究不仅是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洞察与回应。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方式的今天,人文学科更应保持批判性与创造性,与技术共生共进,走向更具包容性与创新性的学术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金莉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思考与学术活力,为外国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她强调,面对技术浪潮,人文学者既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借助数字工具拓展研究边界,更要坚守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阐释回应时代命题。她鼓励青年学者继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处勇于探索,推动外国文学研究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与国际对话。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5)在西工大举行

本次论坛立足人工智能时代重塑人文学术生态的宏观背景,通过8场主旨发言与10场分论坛的深入交流,系统回应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外国文学研究在方法论创新、理论重构与学科融合三大维度的核心议题,为数字人文背景下外国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与领域拓展指明了方向。此次会议不仅展现出青年学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技术感知,更通过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方法探索,彰显了外国文学研究回应技术变革、深植人文精神、推动文明互鉴的当代使命与学术担当。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将走向何方?国内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在宁探讨怎样“拥抱数字化”南报网讯(记者李花通讯员朱琳张伊桐)在AI翻译软件风靡的当下,出国旅行、浏览外文网站,甚至处理国
2024-12-03 07:45:00
310学者江城论道 立足中国构建外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
...当讨论转向技术冲击时,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发问:“人工智能文学中的人机伦理边界何在?”引发对AI创作伦理的深度思辨;南京大学解友广博士另辟蹊径,融合社会学与心理学解读韩炳哲的
2025-04-21 19:04:00
...行。会议旨在引领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变革,推进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价值重塑。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110余位专家
2023-06-22 00:17:00
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 业界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重庆6月15日电(杨梦逸)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有哪些冲击?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13—15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
2024-06-15 16:43:00
碰撞思想 交流智慧|“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举办
...办的“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举办。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当下,本次论坛以“AI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
2025-08-27 21:43:00
青岛大学成功举办2024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
...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互动”“中华典籍德译与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律德语翻译和研究”“数智时代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跨媒介与跨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数智
2024-09-04 15:11:00
山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
...学艺术跨界的独特魅力。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以“关于人工智能文学的伦理思考”为题,从创作主体角度区分了人写机器和机器写人这两种写作,并剖析了科幻文学中的机器人伦理与人机伦理关系
2024-06-05 11:00:00
...小学外语教材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上外国家教材研究基地为上海和全国基础外语教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023-10-09 07:30:00
探索“小说研究当下任务与外语学科未来出路” 这场学术年会在海口举行
...力语境下,外语教育者亟需颠覆性的思想转变,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外语学科的冲击,重新定义外语教育等。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
2025-03-23 09: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鲁网10月24日讯“医生,我的子宫还能保住吗?我还没当过妈妈。” 诊室里,她颤抖的声音,道出了无数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内心最深的渴望与恐惧……27岁
2025-10-24 10:09:00
乡村振兴的竞争力,终究要落到人才留存与价值发挥上。当前各地引才政策加码,乡村人才“流入量”提升,但“留存率”未达预期,核心问题在于部分留才举措脱离乡村现实阶段
2025-10-24 10:55:00
跨越山海的生命之约!3名西藏日喀则先心病患儿来青接受公益救治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在“山海相连·医路同行——雪域童康 桑珠孜区先心病患儿赴青救治项目”的助力下,3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藏族儿童
2025-10-24 10:45:00
“大医院专家来了,我们在社区看病,也更放心了”
鲁网10月24日讯“听说在城阳就能找到北京专家做手术,正愁着怎么联系,咱们的医生直接就给联系了北京的付中国教授,大专家来了
2025-10-24 10:05:00
莱西市水集街道楼栋长任振华:日常为民办妥的小事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葛万彩 通讯员 赵吉亭 李昭萱)在莱西市水集街道于家庄社区紫悦府小区52号楼,楼栋长任振华的名字
2025-10-24 10:09:00
告别“脑洞大开”,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神经内镜小切口解决硬脑膜外血肿
鲁网10月24日讯骑车摔倒、不慎跌伤……头部外伤后如果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嗜睡,一定要警惕“硬脑膜外血肿”这个隐形杀手
2025-10-24 10:04:00
2025年供暖季即将到来,一些新住宅小区、新楼栋盼望今冬能供暖。阳光城紫金城小区20号楼:第二个采暖季且入住率已经过半阳光城紫金城小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长鸣路地铁口
2025-10-24 06:50:00
新华社济南10月23日电(记者 李志浩)记者23日从正在山东东营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10-24 07:28:00
向青山:以创新破题,用匠心授课
向青山。 周韬 摄□芮天舒祁绩“马克思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花费了40年,其间贫病交加。可他从没停下笔,在给朋友的信里这样写道
2025-10-24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 通讯员杨芳服务业“大区”加速迈进服务业“强区”。记者近日从玄武区发展改革委获悉,1—9月
2025-10-24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0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国际干燥科学与技术研究会年会在南京召开。记者获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的多物理场组合干燥技术及工艺
2025-10-24 07:46:00
二〇二五年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启动今年市民将首次有机会登船观测江豚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10月23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启动了2025年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
2025-10-24 07:46:00
专访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周懋:以紫砂为媒,让东方美学在世界熠熠生辉
记者:周懋老师,您好!衷心祝贺您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华文化与青年领导力论坛”上荣获“风华青年奖”!这个奖项无疑是对您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2025-10-23 14:18:00
著名艺术家赵先闻走进冠县实验高中 与学子共绘艺术未来
鲁网10月23日讯10月22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赵先闻走进聊城市冠县实验高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艺术心得
2025-10-23 14:33: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学生健康专项查体工作
鲁网10月23日讯拥有明亮的双眼和健康的脊柱,是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临沂金盾小学于10月21日起,全面开展以 “‘视’力护航
2025-10-23 1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