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迈克尔·莱维特揭秘获得诺贝尔奖的“秘籍”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7 02: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6日获悉,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荣誉院长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教授在2023复旦管院科创周开幕论坛上分享了“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秘籍”:让年轻的科学家独立负责;5人左右的小型团队为最佳规模;具有充足研究经费;要有来自同侪的强大压力;没有等级观念,学生们要和诺贝尔奖得主一样充满自信。

迈克尔·莱维特揭秘获得诺贝尔奖的“秘籍”

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Levitt)教授在线发表演讲。(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生物智能从进化中学习,最具多样性特性的物种会有更多机会生存下来。人类智能中,真正重要的是互相学习。”迈克尔·莱维特的在线演讲聚焦“生物智能、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指出,地球上有三种不同但密切相关的智能:生物界有生物智能,人类有人类智能,计算机有人工智能。生物创造人类,而人类创造了计算机。

“互联网让人类可以进行全球学习,人工智能更是大幅提升了学习信息的收集效率。”迈克尔·莱维特强调了人工智能在结构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对蛋白质的结构预测。他还介绍了应用计算生物学和AI对于癌症的研究探索,并指出:“更好的科学会带来更好的发明专利,更好的发明专利会带来更好的药品。”在癌症代谢成像中的量子力学应用方面,迈克尔·莱维特指出,ChatGPT超极化MRI(核磁共振)使得肿瘤代谢在实践和空间上的量化成为可能。

迈克尔·莱维特揭秘获得诺贝尔奖的“秘籍”

陆雄文教授发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对于人工智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闭环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研发成功率。“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各个技术赛道和产业赛道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仅将改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面貌,还会改变所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他指出,本轮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革命有着显著不同。“它是多赛道并举,相互交融、形成聚能,然后爆发。”

在陆雄文看来,今天的人工智能扮演了基础设施的作用,将影响所有行业的发展,也势必对管理教育带来巨大变革。“未来五年、十年,人工智能一定能更好地辅助教学。”他说。

据悉,“2023复旦管院科创周”将持续至12月15日,围绕“管理赋能共同成长”主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汇聚海内外数十位嘉宾,将举行“科创企业案例创新论坛”“复旦科创先锋年度论坛”等10场不同主题科创论坛等,并开展“共振·与科创同行”线下联展等一系列科普文化活动。其中,“共振·与科创同行”特展为期一个月,将展出不同领域的复旦大学青年科学家、管理学院科创校友所选送、创作的作品,用不同视觉形式呈现他们的科研、科创实践成果。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马剑鹏教授直言,科学家与一般商人不同,科学家对自己的成果总是充满自信,这是他们能够实现科研成功的一个关键。“因为科学家对自己的成果非常珍视,也容易产生'特殊情结',这在创业过程中却可能导致失败。”他指出。

“科技转化最主要的资源就是人才。”谈到初创企业的成功要素,来自企业界的黄平认为,创业者的学习能力是关键。“从一个创意到产品,从产品到收入,从收入到利润,从利润到现金流、到企业上市,对创始人的知识技能、经验、背景要求是不一样的。”黄平表示,“不可能有一套成功经验能‘一招鲜吃遍天’,最重要的是能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迅速学习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技能不断进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诺奖得主&雨果奖入围作家成都对谈,“领航少年”科幻创作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究和科幻创作的永恒母题。当地球上科学成就最高之一的诺贝尔奖,遇上地球上科幻脑洞最大之一的雨果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诺贝尔奖的世界,能不能装下雨果奖的脑洞?诺贝尔奖得主的答
2023-09-11 10:09:00
大江东|走近科学大咖⑥莱维特:探索边界,“像个7岁孩子一样提问”
...间,刚坐下,这位连续第七年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诺贝尔奖得主便表达了本届论坛的关注焦点。莱维特的思维,就如同他的行动一样活跃。他在科研领域过着“斜杠”人生——求学经历始于南
2024-11-01 10:51:00
...的智慧也将助力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今年物理和化学诺贝尔奖的五位获奖者均与AI相关,其中年龄最小的才39岁。莱维特博士在20岁时就有幸成为了独立的科学家。或许,在人工智能的助
2024-11-19 19:47:00
...科学家科学圆桌π:生命科学或医学前沿”论坛上,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两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与多位生命科学大咖,围绕青年科学家关心的“失败”话题,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不犯错、没
2023-11-06 06:07:00
...史庭轩参加了30日的大会。他说,不久前他在学校与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教授(Michael Levitt)有过面对面交流。“莱维特教授说要从小培养好奇的品质,他
2022-10-30 22:50
复旦团队开发新型AI算法“看清”蛋白质精细结构,可与AlphaFold预测互补
...者Demis Hassabis 博士和 John Jumper 博士获得了被普遍认为是诺贝尔奖“前奏”的拉斯克奖(The 2023 Lasker Awards)
2023-10-10 17:39:00
东方七日谈|走近科学大咖,我们听到了什么
...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科学家与会,包括1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50余位海外顶尖科学家、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及资深科学家,以及约100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解放日
2024-11-01 18:00:00
顶尖科学家齐聚“大零号湾”,一批绿色项目落户
...创新大会”在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等在内的500余位中外科学家和产学研用领域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谋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
2024-05-26 00:02:00
聊AI、聊学科、提建议……诺奖得主对话成都教师
...小学生科幻创作大赛在成都举行。“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与“雨果奖入围作家”江波、海漄,以及成都公办学校、大学附中与民办学校的校长代表们,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来了一场关于“科
2023-09-11 10:0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