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05:16:00 来源:戏说三国

最近《梦华录》爆火,里面的宋朝服饰和风土民情也随之令人神往。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剧里的皇帝被称为官家,而他对自己的称呼也是官家。你听对了,是官家,不是管家,也不是冤家!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之前,看过很多古装片,皇帝有称呼自己“朕”“寡人”“孤”的,这个“官家”还真是有些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古代皇帝的自称及由来。

先秦时期的“朕”

朕,这个称呼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打雷声,其实这个称呼,是从秦皇嬴政的开始的。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的朕字,并不是皇帝的专有,代表“我”或者“我的”的意思。在屈原的《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怀朕情而不发兮,余嫣能忍而与终考古”,这里的“朕”,就是我的意思。

由此可见,那时的“朕”还没有被特定为皇帝专有,是平民百姓都可以使用的。那时,人们都可以称自己为“朕”。

公元221年,秦朝嬴政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嬴政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为了彰显自己的卓越功绩,也要证明自己是古今天下第一人,所以,他想做点什么,以此来区分自己和以前的诸王候不一样,是与那些手下败将不一样的烟火。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改变先从称呼开始,他开始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当时有一个特别能干的宰相叫李斯,他向皇帝举荐了这个“朕”字,因为这个字在小篆的字形上,有“厚德载物,万物兴旺”的意思。

“朕”这个字,也是希望在皇帝的带领下,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自此之后,“朕”这个字,成了皇帝专属的称号,如果有其他人擅自使用,就是藐视皇权,那是杀头的罪过。

其他朝代,皇帝的自称

秦朝过后,西汉的刘邦建立了政权,这个“朕”的称呼,也顺便就被刘邦所接纳。因为比较郑重,所以,皇帝一般是在大型场合或者书面语的时候用“朕”,日常用得比较多的是“吾”。

除了“朕”,我们在古装剧上看到皇帝最多的自称就是“寡人”“孤”。以前,我觉得这个称呼实在丧气,也不明白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君王们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好的称呼,毕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想找一个吉祥点的字,实在不是难事。

后来通过看书,我才明白,这个“寡人”和“孤”并不是我理解的意思,而是古人自谦的一种说法。

指的是:寡德之人,孤立无助的人。中国自古讲究“以德配天”,警醒诸王候要对得起老天赐予的身份,不能做失德之事,所以君王和诸王候就自谦地称自己为“寡人”或者“孤”。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明朝的特例和亲民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真不少,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还真有。见多了皇帝自称庄严大气的”朕“,自谦的”寡人“和”孤“,明朝以农民起义,坐上皇帝之位的朱元璋就独树一帜,他坐上皇位后,对自己的称呼是”我“或者”咱“。

不愧是咱们穷苦人家出身,连自称都透着那么地接地气,完全没有历朝历代,高高在上的感觉。

其实,这跟朱元璋的身世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同着一大票能干的兄弟南征北战建立王朝,从根上来讲,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穷苦大众。

要知道,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个人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但是也离不开他那一大票支持他的兄弟,那些人也就是著名的“淮西二十四将”,多半都是出自朱元璋老家,是和他一起活泥巴长大的兄弟。

不说后面的结局如何,单说朱元璋对着这些兄弟,肯定是说“我”或者“咱”更有亲和力,也更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到了朱元璋儿子朱棣这一代,就更加别致了。他的奏折里,自称用得最多的,是“俺”。

朱棣这个人,自小跟随父亲朱元璋打仗,后来镇守北京燕山一带,说话也自然是偏“北方"口音多一些。这个”俺“字,证明了朱棣本身也是比较随意,在文字和语言方面也不是很讲究。

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我们知道了皇帝们对自己有着固定的称呼,那臣民们对皇帝的称呼可就多了。今天,我们就来扒拉扒拉,说道说道。

最早,在上古时期,首领们都被称作“后”,到了商朝开始,渐渐将称呼改为“王”。

秦朝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必须与别人不一样,于是出现的“皇帝”这个词,这也是宰相李斯提议的,取自上有天皇,下有地皇,泰皇最贵,泰又为王,所以为皇帝。

从那之后,皇帝这个词就延续了下来。

古代皇帝的自称你知道几个?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听的“陛下”也是用来称呼皇帝的,陛这个字指台阶,皇帝尊贵,臣子要跪拜在台阶下,等待传唤或者进言,慢慢地,陛下这个词变成了人们对于皇帝的尊称。

《梦华录》里面,对皇帝用的词是“官家”。这个词,在两宋时期,是对皇帝特定的称谓,也算是有着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

“万岁”“当今圣上”“皇上”,这些都是人们对皇帝的称谓。万岁,主要是人们对于皇帝的尊敬和希冀,就像我们经常听到影视剧里的那句“皇帝万岁万万岁”一样。

而“当今圣上”和“皇上”则主要是最皇权地位的肯定和尊敬,皇帝金字塔塔尖的人物,掌握生杀大权,臣民的恭敬和敬仰自然也会在称呼上表现出来。

各朝各代,皇帝的自称和称呼都有所不同,有历史背景的反应,也有时代雕刻的烙印。多了解一分历史,就多了解一分不一样的精彩,历史故事,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介绍古代皇帝的多种称呼
...多种称呼我国古代的皇帝,一个人就有好几个称呼,比如朱元璋,可以称他为“洪武皇帝”,也可以称他为“明太祖”。洪武,是他在位时的年号,太祖是他的庙号。再比如爱新觉罗.玄烨,可以称
2023-01-09 14:23:00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皇帝称谓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为唐高祖,李世民为唐太宗,李隆基为唐玄宗。还有明朝朱元璋为明太祖,朱棣为明成祖,朱厚熜为明世宗,朱翊钧为明神宗。清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为清太祖,爱新觉罗.福临为清世祖。这些皇
2023-09-18 06:49:00
庙号、谥号与年号: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称呼背后的故事
...,并没有任何人想过用它来称呼皇帝。直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翻看史书时发现皇帝随意变更年号,花里胡哨,既不方便民间计算年月又不方便后世观看史书朱元璋于是他定下了皇帝一世一元的原
2024-04-16 06:34:00
...弃美词充斥谥号,还将其长度推上新的高度17~25字。例如朱元璋的“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和弘历的“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
2024-04-27 09:59:00
中国皇帝的称谓是如何变化的
...个年号。明朝与前代不同,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如朱元璋的年号“洪武”,朱厚熜的年号“嘉靖”、朱由检的年号“崇祯”等。到了清代,沿用了明代的规制,除了爱新觉罗·皇太极有后金时
2023-07-12 21:47:00
秦王嬴政与其子扶苏、胡亥的姓氏之辨
...不解。其实不仅仅是扶苏和胡亥,嬴政剩下两个儿子在人称呼之中看起来不姓“嬴”。除了这个事情比较可疑,还有就是很多人还有历史上很多文章都叫秦王嬴政儿子为“公子扶苏”、“公子胡亥”
2023-11-08 14:36:00
古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皇后,称呼老婆不合适
...夫。但是在一般的场合,女王的丈夫,也不甘示弱。 在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并且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当时起义军中很流行收义子收买人心的方法。因此在朱元璋崭露头角,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后,
2022-12-30 20:36:00
使用年号由汉武帝开始,明清皇帝为何以年号作为称呼?
...功过盖棺定论的作用,因为作为了皇帝的称呼。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觉得改元这种事太过繁琐,终生只使用了一个年号“洪武”。而且朱元璋不相信祭天封禅、天降祥瑞那一套,立下祖制将
2023-06-16 11:32:00
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区别,明朝是分界线
...元制”,即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这个规矩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是为了避免后世皇帝乱折腾,这个规定被明、清两朝皇帝沿用。例外也有,如明朝的明英宗,他在“土木堡事变”前后登基两
2023-10-15 16: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火神爷”屡建奇功
清太徐手枪队队员。(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清太徐有个手枪队,手枪队有个“火神爷”,神出鬼没在敌后搞突袭,舍生忘死阵前打鬼子
2025-08-12 07:06:00
玄武湖景区再添文化打卡点“中华美学之皇家园林”文化廊建成开放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早在六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湖泊
2025-08-12 07:47:00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汪泷 通讯员 李静8月8日,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孔子研究院
2025-08-11 11:20:00
潍坊:以笔墨重塑经学传统的时代魅力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
2025-08-11 14:25:00
山东宁阳:烽火淬炼的红色热土与不朽英魂
鲁网8月11日讯这,是一封珍藏于山东档案馆的珍贵家书。时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爱国青年朱蓂阶在信中写到“……大战即在日前
2025-08-11 15:37:00
8月10日,“河北五超”揭幕战上演现场版“长坂坡”,河北小学生踢球如赵子龙,勇猛闯关帅炸了!
2025-08-11 16:01:00
山河铭记|缴获6把日军军刀,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的荣耀
大皖新闻讯 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实地走访中,大皖新闻记者在庐江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的一处展柜内,看到了6把日军军刀
2025-08-11 16:12:00
《治台良臣丁曰健》出版发行 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
大皖新闻讯 由鹤远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 治台良臣丁曰健》日前出版发行。据介绍,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丁曰健(1800-1874
2025-08-11 16:13:00
从江岜沙“村T”精彩启幕
8月9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村T”正式启幕。岜沙村位于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距县城7.5公里,平均海拔500米,由大寨
2025-08-11 17:07:00
蚌埠汤和墓古迹园今起闭园
大皖新闻讯 对于近期要来蚌埠游览汤和墓古迹园的游客来说,可能是个小遗憾了,记者8月11日从蚌埠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
2025-08-11 17:24:00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