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走进兴化丨江苏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精彩出圈,续写“农遗”新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2 11:02:00 来源:上游新闻

登上龙香芋产业园观景塔眺望,如网的水系,分割出一块块田地,它们大小不等,形同小岛,非常壮观。这就是泰州兴化的“垛田”奇观。近年来,兴化市着力推进“兴化龙香芋”和“兴化香葱”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垛田特色农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走进兴化丨江苏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精彩出圈,续写“农遗”新故事

图源:泰州新闻网

垛田特色农业的兴起与成效

兴化垛田,这一传承千年的农业奇观,不仅是当地农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志着兴化垛田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了保护好这份宝贵的遗产,兴化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精准划定“保护圈”、强化部门合作、开展联合巡查等,确保垛田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

近年来,兴化市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将垛田特色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垛田龙香芋种植基地、推广有机肥和农药化肥减量化绿色生产技术,兴化市成功打造了“兴化龙香芋”和“兴化香葱”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兴化龙香芋”和“兴化香葱”的规模化种植,兴化市通过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同时,兴化市还积极打造“千垛百味”区域公用品牌,将兴化龙香芋、兴化香葱等特色农产品纳入品牌体系,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

走进兴化丨江苏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精彩出圈,续写“农遗”新故事

图源:新华社

兴化龙香芋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成功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化市美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美华表示,他们不仅种植了300多亩芋头,还与800余户农民建立订单合作,去年实现兴化龙香芋销售额近3000万元。

科技赋能与绿色发展的实践

在垛田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赋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钱村葡萄产业为例,该村现有葡萄面积230亩,种植主体10家。为了提升葡萄品质和产量,当地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和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

垛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杰华在调研过程中详细询问了葡萄园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运行情况,并与农场主邓银权深入交流。邓银权表示,该设施在节水、节肥以及提高葡萄品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大大节省了农场的支出。由于今年夏季气温高、雨水少,好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极大提升了葡萄的单产能力。张杰华副主任强调,要不断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葡萄生产,提高葡萄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走进兴化丨江苏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精彩出圈,续写“农遗”新故事

除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外,兴化市还积极推广有机肥和农药化肥减量化绿色生产技术。在龙香芋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通过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龙香芋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兴化市还建立了从种植、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这种绿色、安全的生产模式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

兴化垛田不仅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更是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自2009年起,兴化市连续16年举办千垛菜花旅游活动,将垛田美景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每年春天,垛田上的油菜花盛开如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今年千垛菜花旅游季期间,千垛景区首次推出夜间实景演出《壹念·千垛》,将兴化本土特色的茅山号子、会船表演、水上婚礼等民俗表演和非遗展示融入其中,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据统计,近年来千垛菜花旅游节每年带给兴化当地的旅游收入逾百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兴化丨江苏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精彩出圈,续写“农遗”新故事

图源:泰州新闻网

在推进垛田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兴化市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深挖遗产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措施,兴化市成功将田园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如今,在千垛镇东旺村等旅游热点地区,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村内约有100家农家乐、40多家民宿,全村旅游年收入近2000万元。农民们通过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增长。

泰州兴化的“垛田特色农业”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它融合了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等多个元素,展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兴化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垛田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文/常山

资料来源:泰州新闻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兴化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2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022年入选的射阳大米、阳山水蜜桃、宜兴红、盱眙龙虾、兴化大闸蟹,两年来江苏共有10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选总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二。从“养在
2023-10-26 13:01:00
江苏兴化垛田:走向世界的“土”秘诀
...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这句诗描绘的是我国兴化垛田万亩油菜花海的美景。很难想象,如今的赏花圣地,竟是数百年前华夏先民为了抵御洪涝灾害,孕育出的一种独特农业地貌。建在沼
2024-06-07 01:03:00
三产融合,农业大市兴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初春时节的兴化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和世界灌溉工程“双遗产”垛田,油菜一片翠绿,待到春暖花开,这里将展现“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
2023-02-09 06:02:00
“国字号”为何青睐江苏兴化?
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兴化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兴化市成为全国第143座,江苏省第1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淮腹地”美誉的兴化,何以入列国家
2024-12-20 10:17:00
今年以来,农业大市兴化亮点纷呈:大闸蟹、小龙虾双双“出圈”,前者“受邀”进京品牌推介,后者“登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脱水蔬菜)成功通过商务部考核认
2023-07-03 07:15:00
一方水土千年韵(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苏兴化获批成为第一百四十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方水土千年韵(历史文化名城)本报记者  姚雪青《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6 版)江苏省兴化市茅山
2025-02-02 05:51:00
现代“货郎担”——乡村振兴中的快递力量
在泰州兴化,农民种植的蔬菜经过脱水加工后,乘上邮政国际物流的“快车”销往海外;在连云港赣榆,渔民养殖的水产品,捕捞后直接送进快递公司的冷链运输处理中心,享受冷藏、打包、代发货“一
2023-09-04 21:17:00
兴化大闸蟹品牌价值 达313.36亿元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兴化大闸蟹品牌价值达313.36亿元本报讯(特约记者 顾日升 通讯员 朱会林)9月23日,由兴化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2023兴化大
2023-09-26 01:13:00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天下第一垛与人文兴化”上榜“2023年江苏方志大讲堂十佳奖”本报讯(记者 唐春杰 通讯员 印霞)近日,“2023年江苏方志大讲堂十佳奖”出炉,由江苏省地方志办
2024-01-30 02: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