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4:10:00 来源:戏说三国

鬼谷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给了两位弟子——孙膑和庞涓,但又有传闻,说鬼谷子将一卷兵法的残本悄悄给了孙膑,而这引起了庞涓的妒忌,导致师兄弟反目成仇。

将孙膑骗到魏国之后,庞涓对自己的师弟动用了酷刑,让孙膑失去了膝盖骨,但他始终不拿出兵法的残本,反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直到在齐国的帮助下,孙膑才逃出了自己师兄的魔爪,并在齐国将残本补齐,完整版的《孙子兵法》才终于问世,而孙膑将最强的一计放在了第一位。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瞒天过海,偷天换日

说到孙子兵法,就连小孩子都知道最强的一计是走为上计,其实这与三国时期的三十六计混淆了,孙子兵法中,最强的就是始计篇中的瞒天过海。

这一计谋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原文是: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仗的时候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策略,战争实际上就是一种尔虞我诈的游戏。

中国古代,吴国和齐国之间就曾经打过一场仗,而这场仗,就是偷天换日这个计策教科书般的演绎。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据说战国时代,吴国有一位将军家有个女儿,名叫易夫人,这易夫人生得非常娇艳美丽,到了嫁娶的年纪更是娇艳欲滴,这样的美人自然受到了王公大臣们的追捧,但是易夫人对这些贵公子都没什么好脸,一时间可愁坏了家中长辈。

直到有一天,易夫人出门游玩,在河边遇到了一位英武非凡的少年,他在亭子里弹着琴,似乎在等待易夫人的到来。易夫人上前,俩人四目相对,一见钟情,之后易夫人连忙回到家中,请求父亲成全自己的婚事。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对于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年,易将军大为光火,但是又拗不过自己的女儿,便差人去打听那少年的背景,没想到手下还没出门,便来了一群人送来了聘礼。

将军看着眼前铺了满地的黄金和珠宝,顿时傻了眼,又转眼一看礼物中竟然有金帛玉带,这可是天子之物,这才明白自己要当国丈了。

很快易夫人就嫁给了吴王申昀,从将军家的女儿变成了王后。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一次,齐国王储治来到吴国,吴王热情地款待了他,觥筹交错中,易王后与王储治一见钟情,竟然鬼使神差地跟着他回了齐国。

知道此事的吴王气愤不已,立马派兵攻打齐国,但是齐国闭门不迎战,打算拖死被围困的吴国军队。此时,军中有人献计,说不如偷天换日,以此麻痹齐军。

他建议将吴国的战车全数卸掉轮子,然后将底部掏空,这样一辆战车可以藏匿八个士兵,五十辆战车就可以藏400名兵士,齐国人一定会把战车拖回去修理,等到夜深人静,就可以打齐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齐国人果然中计,他们将战车拖回去,没想到半夜吴国士兵杀了出来,里应外合打开了齐国城门,齐军最终大败。

这个计谋就是利用了齐国人贪心的心理,吴国人将所有人骗了,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太宗皇帝也“中计”

历史上还有一次著名的偷天换日,就是唐朝大将薛仁贵一手实施的,而他这次不是对敌人用计,而是对自己的领导——唐太宗李世民。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有着“三矢平虏庭”之称的薛仁贵,其实也是一位战术大师。

太宗皇帝远征高丽(今韩国)的时候,唐朝大军面对着滔滔黄海,士兵们都害怕不已,就连李世民也是如此,他从小一直在太原长大,还是第一次见到海,因此迟迟不肯上船。

薛仁贵深知唐朝士兵大都没有在海上作战的经验,对于大海自然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皇帝这个时候不能以身作则上船,下面的军士们则会对大海更加恐惧,那样高丽就会不战而胜。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为了消除李世民的心魔。薛仁贵命当地的渔民去打捞一只海龟,越大越好。

很快,渔民就捞起来一只百斤重的大海龟,随后,薛仁贵就把海龟给李世民呈了上去,并告诉他这是海中的龟神,有它在船上,船一定会稳稳的。

李世民哪里见过这么大的海龟,还真的以为这是龟神来了,于是放下心立马上船。

直到船靠岸之后,薛仁贵才向李世民跪下请罪,并告诉李世民一上船,他就把那只大海龟放生了。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唐太宗立马哈哈大笑,说朕这次就免了你的欺君之罪啦。

薛仁贵果然是战神,他能够将兵法巧妙地运用在其他地方,说明他已经完全拿捏住了战场上的局势,正如孙子兵法里说的: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他正是知道李世民的害怕会影响到士气,便用计将李世民瞒了过去,这样既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也保存了皇帝的面子,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孙子兵法的核心

《孙子兵法》一共十三篇,详细论述了战争过程的方方面面,从战备到战争开始,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孙膑将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这也让《孙子兵法》超越了兵法的范畴,可以从很多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因此明代历史学家张岱曾经说过,《孙子兵法》更像是一本哲学书,孙膑看似是在描写战争,不如说是在描写人生。

比如兵势篇中,就说当士气不足的时候,作为领头的将军应该以身作则,等战争开打之前,应该到前线去慰问,让士兵们感觉领导和自己待在一起,后面的士兵看见了才会奋力冲锋。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还有虚实篇,就是面对战场上的形势如何判断虚假的方法,孙膑认为应该先从归纳法入手,先分析敌人的行动是否反常,要是反常就不要贸然出击。

第二是要“证伪”,证伪的意思是说要去证明敌人的举动是不是假的,比如已经判断前方敌军有可能设置了埋伏,那如何知道是真是假,就要派人先去查探一番,即便这群人有去无回,也比大军都败落了要好。

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被孙膑放在了《孙子兵法》的开头

这些查探对方虚实和检验自身实力是否过硬的方法用在个人身上也很管用,比如参加一场考试,应该如何备考,参加一场比赛,应该如何获胜,都可以用《孙子兵法》里的计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十六计最高明的一计!孙膑放在第一计,可众人却只记了最后一计
...尽释,斗志复燃。得田治之助,他潜心修订残篇,终著《孙子兵法》,成兵家必读之经典。处世之道,稳健如磐石,智变若迅雷。孙膑历劫重生,性情内敛沉稳。其兵法心得,倾注心血于书卷,详尽
2024-12-05 10:12:00
聊聊孙子兵法的军形篇
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
2024-02-17 16:52:00
聊聊孙子兵法的谋攻篇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2024-02-17 16:52:00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撰写的吗
提到《孙子兵法》相信很多人都对它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它所包含的智慧至今适用。相传《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吴叫孙武所写,但从那至今,孙子的作者到底是
2023-05-19 17:28:00
聊聊孙子兵法的作战篇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
2024-02-17 16:54:00
聊聊孙子兵法的地形篇
原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
2024-02-17 16:45:00
聊聊孙子兵法的虚实篇
原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
2024-02-17 16:49:00
酒吧辣妹比高启强更爱《孙子兵法》
...NG”(ID:huxiu4youth)原标题 | 日本陪酒女比高启强更爱《孙子兵法》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编辑
2023-02-15 00:09:00
围甲摆擂孙子故里 当围棋遇到《孙子兵法》
...手和世界冠军前来比赛,使得自古就关联密切的围棋和《孙子兵法》,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以及对两者结合的分析讨论……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
2024-01-25 16: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