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 杨刚 姚旭平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来到灵台县蒲窝镇蒲窝村“牛倌”董五勇的家中。离他家不远处就是一排排整齐的牛棚,老远就能听见一阵阵“哞哞哞”的牛叫声。走近看,董五勇正忙着给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添加草料。“以前每花一分钱都要思前想后,如今,养殖让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大变化,不仅日常生活开销有了保障,还有了存款……”说到养牛致富,董五勇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42岁的董五勇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过去,一家7口人的生活就靠着打零工、种庄稼维持,一年忙到头,日子依旧捉襟见肘。以前老董也想通过发展养殖摆脱贫困,可因为没资金、缺技术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2014年,董五勇利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购进了7头肉牛,在自家的废弃窑洞里搞起了养殖。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第一年就实现养殖收入2万元,这一下让董五勇尝到了发展养殖业的甜头,也坚定了养牛的信心。于是,他逐年扩大养殖规模,2020年,投资6万元改建养殖场一处,截至目前,牛存栏达到41头,年养牛收入7万多元。为了减少养殖饲料的投入,董五勇承包了山台地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200多亩,为养牛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保障。现在,他的养殖场已初步形成了“牛粪回田+秸秆转换利用”的现代循环农业体系,经济效益一年好过一年,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如今,在县城买了楼房,董五勇也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
从原来的贫困户发展成致富带头人,干“牛事”、谈“牛经”、发“牛财”,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牛人”董五勇一次次实现了蜕变。
自家富了不算富,董五勇没忘了乡亲们,经常把自己多年总结的养殖经验传授给大家,同时还帮助周边的养殖户联系客商,争取让他们的牛都能卖上个好价钱,领着大伙儿共同增收致富。
近年来,灵台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坚持项目补贴一点、金融支持一点、政策扶持一点,不断培养出像董五勇这样的养殖大户、种粮能手和科技能人,他们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种养产业,争当产业发展排头兵,带领身边群众共同发家致富,为全县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