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李悝(kui)是什么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5: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悝(kui一声)(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更多的内容以及变法细节及过程,且看下面分解。

战国李悝(kui)是什么人

李悝是由翟璜推荐才得到魏文侯重用的,两人因此关系特殊,而翟璜本人亦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人才。按常理,在魏文侯请李悝荐才时,李悝无论是从报答知遇之恩考虑,还是从有一个更强的政治盟友思索,都应推荐翟璜。

但李悝却出人意料地推荐了另一名竞争者魏成子。首先,这样做证明了李悝不结党,不营私,全心全意从魏国的政治需要考虑问题;其次,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可能推荐对他有恩的翟璜,这就落入了俗套,超出魏文侯意料的答案给他以深刻的印象;最后,李悝举荐人才不唯亲,提升了自己在魏文侯心目中的地位,使他最终得到进一步的重用。

魏国攻灭中山国(今河北正定县东北)后,为了加强管理,魏文侯封太子击(即后来的魏武侯)为中山君。在翟璜推荐下,魏文侯也非常满意地命李悝出任中山国相国。到任后,李悝尽心尽力地辅佐太子,他走乡串户,了解民情,减轻徭役赋税,发展经济,健全法制,在较短时期内,中山国就走上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正轨。

太子击见李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非常高兴,便把李悝作为老师和朋友看待,经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李悝也不推辞,倾其所学帮助太子。不久,太子击在向父王汇报中山情况的报告中,着实把李悝大大夸奖了一番。

几年后,魏文侯派人把李悝召到宫中,想和他商量一件大事。魏文侯打算从翟璜和魏成子两人当中确定一人担任相国职务。由于两人都非常优秀,才干卓越,政绩突出,魏文侯一时拿不定主意,想起太子在报告中称赞李悝的种种言论,就想听听李悝的意见,让他帮忙出主意。

李悝到魏都后,魏文侯让他坐下,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问道:“请您告诉我,在他们两个人中,由谁担任相国最为合适呢?”李悝站起来推辞道:“有道是地位卑下的人不应对地位尊贵的人说长道短,品头论足,关系疏远的人不便对关系亲近的人发表意见。论地位,我比他们二位低许多,论关系,我没有他们与您亲密。因此,不敢妄说。”

魏文侯见李悝有顾虑,再三恳切地说:“我知道您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无私,今天是专门请您来商量此事的,您不必再谦让了。”

李悝见魏文侯态度诚恳,这才说道:“我在做子夏先生的学生时,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子贡向孔子请教道:‘请问老师:在各诸侯国的大臣中,哪个最贤呢?’孔子不假思索地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最贤。’子贡不解,追问道:‘不对吧?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才是最有名望的大臣呢!’

孔子笑了,郑重地告诉子贡:‘可是,我听说齐国的名相管仲是叔牙推荐的,郑国的重臣子产是子皮保举的。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向国君推荐过多少人啊!’子贡茅塞顿开,心领神会地说:‘您的意思是说善于发现人才、全力推荐人才的人,才是最贤的?’

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不错。善于识别人才,是富有智慧的标志;虚心推重人才,是仁爱宽厚的表现;极力引荐人才,是利国利民的壮举。做到了这三点,还有什么样的人能够同他们相比呢?’很明显,先生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让我知道,只有全力推荐人才的人,才是最能干的。

根据先生所教,我认为,看一个人的优劣高低,可从五个方面入手:看他平时亲近什么样的人;富裕时,看他接济什么人;显贵时,看他举荐什么人;困窘时,看他干不干非礼的事;贫贱时,看他拿不拿不义之财。”魏文侯听了,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谢谢您的指教!我心中有数了。”

告别魏文侯,李悝刚回到住处,翟璜就前来打听消息:“听说今天国君向您询问相国的人选,最后定的是谁呢?”李悝坦率地说:“看来是魏成子。”

翟璜一直认为相国职位非自己莫属,一听说是魏成子,不禁有些气恼,质问李悝:“请问: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子?西河郡(今陕西东部黄河两岸地区)的太守吴起是谁推荐的?是我;使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获得大治的西门豹是谁推荐的?是我;讨伐中山国的乐羊是谁推荐的?是我;拿下中山国以后,没有合适的人辅佐太子,又是谁把你推荐给了国君?还是我;国君要给太子选择师傅又是谁推荐了赵苍唐?也是我。我所推荐的这些人,哪个没有为国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请问:我哪一点比不上魏成子?我又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了?”

听罢翟璜连珠炮似地质问,李悝并没有动怒,他理解翟璜的心情,也很感激翟璜的推荐之恩。他等翟璜平静下来后反问道:“您把我推荐给国君,难道是为了让我在国君面前替你要更高的官职吗?”翟璜不以为然,说道:“我是这样的人吗?”

李悝也知道他不是这种人,为了让他心服口服,李悝耐心地解释道:“今天,国君把我叫去,问我在您与魏成子中,谁当相国最称职?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请他从平时、富裕时、显贵时、困窘时、贫贱时五个方面去观察和比较就行了,国君也很赞同我的看法。因此,我知道国君会让魏成子任相国。”

翟璜仍不服气,说道:“就是从这五个方面比较,我也不比魏成子差。”李悝了解翟璜,知道他心直口快,只要说清楚了,他也就明白了。于是,李悝又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依我看,您比他差得太多了!魏成子的食禄是1000钟,自己只享用1/10,其余的9/10都用到为国家招聘人才上了。正因为这样,他才为国家赢得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高贤。对他们,国君把他们当成老师。尊敬他们,时常向他们求教,唯恐照顾不周。而您向国君推荐的那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国君是当成手下使用的。就凭这一点,您就比不上魏成子。”

翟璜不是一个毫不讲理的人,一明白事理,马上认错。他认为正如李悝所言,自己的确有不少方面比不上魏成子。他向李悝拜谢道:“还是您的见解高明,都怨我平时孤陋寡闻,居功自傲,以至于错怪了您!”李悝也很佩服翟璜认错的勇气,两人自此成了好朋友。

辅佐魏文侯,变法图强

李悝胸怀济世之才,得遇明君——魏文侯,是他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于李悝谦虚大度,善于团结同僚,减小了变法的阻力,使得变法得以顺利进行。而改革有序,先经济而后政治、军事的正确原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悝任相国后,准备对魏国进行全面改革。一天,魏文侯问李悝:“我一心想使国家很快富强起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总觉得收效不大,您认为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李悝回答道:“国家富强的路有千万条,但最根本的、首先要做的还是发展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要让百姓吃饱,国家有余粮,就必须想法多打粮食。”魏文侯又问道:“我正为这事焦急。如今人口增加了不少,可土地却没有增加,如何满足人们的衣食,如何提高产量,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李悝没有立即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谈起了自己微服私访的事:“从国君您任命我当相国以来,我尽忠职守。为了了解民情,找到国家富强之法,我常常到民间私访,和百姓一起种地,一起耕田,听到不少议论。有的说徭役太重太急,弄得老百姓没有时间生产,有的说赋税太多,丰年都难维持温饱,更不用说荒年了。他们要求适当减轻徭役赋税,以便让他们有时间生产,能勉强维持生活。国君您看,他们要求不多,可我们却很少为他们着想。”

停顿了一会儿,李悝转入正题,他为魏文侯算了笔账,“魏国的土地除山河、湖泊、荒原等以外,可耕种的土地有600多万亩。如果给种田人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乐于耕种,把时间和精力投到土地上,精耕细作,每亩地至少可以增收3斗粮食,全国一季就可增产180万石。相反,如果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每亩就不止减产3斗。就是以这个数字计算,全国每季就要少收180万石。一正一反,相差360万石,更不用说徭役太重违误农时导致的减产了。”魏文侯听了连连点头。

在李悝的操持下,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效”和“平籴法”长达10年之久,魏国人民果然日益富裕。老百姓纷纷称赞魏文侯用人有方,称李悝是位好“管家”。

在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李悝为了招徕四方人才,又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

。针对世袭禄位制度的种种弊端,李悝干脆废除了这种制度,推行“食有劳,禄有力,使有能,赏必行,罪必当”等一系列措施,按功劳大小,对国家贡献多少授予职位和爵禄。

具体规定:“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都可以在朝廷做官,领到应得的俸禄;不论什么人,一律按照功劳大小安排职务;官员各司其职,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不准徇私;凡无功而又作威作福者,即使是贵族也必须取消其爵位和俸禄。”

由于执行了公允、平等和奖惩分明的原则,李悝的政治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和人员素质,还大量吸纳了各方人才,调动了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的积极性。

李悝并不就此止步,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维护改革成果,又在法律领域大展拳脚。

他根据魏国的具体情况,参照以往的律令,吸收各国法令中可取的部分,制定了一部新法典,即《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部分。

头两篇是《盗法》和《贼法》,分别对“盗”、“贼”的含义作了具体规定;《囚法》和《捕法》具体规定了惩治“盗”、“贼”的各种办法;《杂法》是关于盗取兵符、官印以及贪污等违法行为的惩治规定;《具法》是对量刑轻重的诸项规定。

这部法典颁布实施后,对维护国家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这部《法经》被李悝的学生商鞅带到秦国,对秦国变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这部法典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法典蓝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翟璜:战国时代的伯乐,魏国强盛的幕后推手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率先开始了强国之路,魏国也因此成为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除了魏文侯自身的雄才大略之外,魏国的强大还依赖于很多贤臣名将,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人,即翟璜。1.慧眼识
2024-03-07 11:59:00
...魏国将领。战国初期,乐羊起初是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魏文侯三十七年(公元前414年),魏文侯发兵进攻中山国,在将领人选上询问相国翟璜。对此,翟璜将乐羊推荐给了魏文侯。历任魏国君
2024-07-09 13:44:00
简介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乐羊
...山国而成名。人物生平乐羊起初是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中山国国君姬窟发兵进犯魏国,翟璜举荐乐羊。但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而且曾杀死翟璜之子
2024-07-01 21:10:00
吴起传奇:从恶名昭彰到河西霸业
...变法的魏国。此时的魏国因为变法初有效果,国力增强,魏文侯要迫切需要一个将军。吴起来到魏国后,不久就被翟璜推荐给了魏文侯。起初魏文侯也因为吴起的恶名有所犹豫,不过李悝以吴起虽有
2024-03-08 05:47:00
魏文侯选相国的标准,揭示职场为何要做背景调查
上篇,我们说到了魏文侯魏武后,面对恃才傲物的下属不同态度,体现的高情商底情商之别,还有对后续国运的侧面影响。揭示了富不过三代和穷不过三代道理何在!今日世界已少有恃才傲物之人,多有
2023-05-01 11:28:00
乐氏氏族为何能稳渡周秦汉3朝7国,繁盛200多年
...了解自己的军事才能。在魏国准备灭掉中山国时,翟璜向魏文侯推荐乐羊。此举按下了乐氏家族发力起飞的按钮,乐氏正式登上战国舞台,并开始耀眼的表演。 2、诸侯争雄,为乐氏人才提供平
2023-01-07 21:38:00
乐羊:从盗贼到将军,战国时期的忠诚与背叛
...山国更是对赵国虎视眈眈。赵国只好向魏国求援,此时的魏文侯也在筹谋讨伐其他国家,最后以赵国割让智地为条件,魏国帮助赵国讨伐中山国。1.乐羊为将中山国的前身是北狄中的一支,白狄最
2024-03-07 12:00:00
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魏文侯锐意进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步步将弱魏带上
2024-04-19 13:18:00
魏国出走九大人才,秦国成为最终赢家
...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不好。而魏文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任用翟璜为国相,改革弊政。任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逐渐
2023-10-26 15: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