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
让更多日本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本报记者 白波
由中国外文局发起设立的首届兰花奖9月8日在北京举办颁奖典礼,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荣获友好使者奖。
当天,竹内亮对本报记者表示,兰花奖的其他获奖者都非常资深和知名,他可能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使他倍感荣幸。目前中日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主办方向他颁发这一奖项,也给了他很大的勇气,这意味着他和团队的努力获得了认可。谈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心得,竹内亮表示,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可能是他的作品受到中外观众喜爱的原因。
《再会长江》将在日本上映
竹内亮1978年生于日本千叶县,2013年定居中国南京。近年来,竹内亮拍摄了许多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如《好久不见,武汉》《长江天地大纪行》《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受到中外观众的关注。
今年5月,竹内亮的纪录片《再会长江》电影版在东京举办首映式。129分钟的纪录片里,竹内亮带着观众从上海出发,沿着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多个节点溯流而上,跨越约6300公里追寻长江源头的一滴水。他也用镜头与十年前的作品《长江天地大纪行》中的采访对象一一重逢。
“《再会长江》电影版已经确定明年4月在日本院线上映。纪录片是小众类型,这部片子可以在日本的电影院上映是非常难得的。”竹内亮表示,希望让更多日本人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正是他从事电影行业的目的之一。
我的片子“不夸不骂”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竹内亮坦言,他感到能够吸引观众的作品大多比较真实。“我的片子是‘不夸不骂’,有些日本、欧美媒体拍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以骂为主,有些中国媒体拍的纪录片以夸为主。”
竹内亮认为,纪录片虽然做不到完全客观,作品也往往是从导演自己的视角出发,但他在拍摄时的立场相对来讲比较客观中立,片子的内容也比较真实。
竹内亮透露,他有个原则,就是不管自己的片子在哪播,都一定要播同一部,而不是在中国之外就加入对中国不利的内容,在中国就加入赞美中国的内容。
中国影视剧达到很高水平
这位日本导演表示,自己在中国定居10年,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10年来,中国的影视剧制作水平、媒体技术、生态建设和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实现飞速发展,达到了很高水平。以影视剧为例,竹内亮在中国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咱们结婚吧》,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拍摄和后期制作当时还不如日本电视剧,但现在中国影视剧的制作技术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媒体发展也非常快,日本媒体目前还主要依靠传统传播渠道,但中国的新媒体、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已非常发达。
竹内亮介绍了自己拍摄中国纪录片的初衷。他的夫人是中国人,两个人在日本时经常看到电视上日本媒体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他“很不开心”,于是便决定通过纪录片向日本人介绍中国有意思、好玩的东西。
竹内亮对日媒涉华报道的不满并非个案。在2021年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中,仅有19.6%的日本民众对本国媒体在改善两国关系、促进民众相互理解方面的贡献持肯定态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