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 数字赋能大米全产业链升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7 00:11:00 来源:江南时报

金黄的稻田里,数辆收割机将稻谷送至田边的卡车。卡车司机载着稻谷送往加工处,整车称重、手机扫码、卸下稻谷一气呵成。随即机器开始自动吸入稻谷并传送至烘干设备,闪烁的信号灯提示着设备的运转情况。烘干后的稻谷,部分进入碾米车间,随着一两名工人在产线上的操作,稻谷经由机器完成碾米、抛光等多道工序,变成雪白的大米,装入贴好码的包装里,等待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

眼下正是秋收季节,11月5日,记者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太湖农业)看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正在被高速运转的数据与机器替代。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大米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以20人管7000亩地,建设大米加工数字化产线,打造“江南味稻”特色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广袤的大地上展开。

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 数字赋能大米全产业链升级

(水稻采收现场)

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

“苏湖熟,天下足”,自古太湖流域就是粮食主产地之一。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的太湖农业,以占地约7000亩的高标准农田为核心,进行水稻种植(一产),厚实的土地和优质的水源,孕育出香糯的“江南味稻”;打造农业管理服务中心,从事水稻仓储、烘干、碾米等大米加工(二产),通过对土地和农作物进行智慧化管理,保障安全健康的“江南味稻”;建立销售贸易体系和“农风”、“农娱”文旅体验(三产),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打造高附加值的“江南味稻”。

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 数字赋能大米全产业链升级

(水稻采收现场)

目前,太湖农业已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之一,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当然,由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太湖农业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挑战。

首先是农业普遍面临的困境——从业人员少且年龄偏大。为此,太湖农业大力推动机械种植加工,“但是稻谷产量、谷物采收、车辆出入等数据统计依然依靠人工,工作繁琐、效率低且滞后,易出差错。”太湖农业副总经理徐亚婷表示。

其次是大米加工场景数字化管理水平低。太湖农业工程部经理、苏州临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徐飞坦言,生产制造数据缺失,不仅影响加工效率,还会造成其他隐患。比如曾出现过稻谷堵塞出口误以为谷仓已空事件,需要工人费时费力爬上20米高的塔顶排查,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导致稻谷存储过期。

最后是一二三产协同效率低。太湖农业作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园区,只在前期实施了部分信息化项目,顶层规划不足,一二三产数据难以打通,制约产业发展。

为解决这些痛点,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探索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采数算数用数的破题逻辑

围绕太湖农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浪潮云洲基于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能力,以订单为驱动,建立从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的标准化体系,以数据为抓手,助力产业匹配和高效协同,以数字化品控贯穿全程,实现一产水稻品质提升、二产大米品控管理和三产“江南味稻”品牌塑造。

在太湖农业管理服务中心,随处可见的大小屏幕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犹如“大脑”般管理和展示着各个环节的动态,数字化助力三产融合的场景变得具体起来:

在一产种植采收环节,依托物联传感设备和数字化种植系统,管理者可实时监测种植区的“四情”数据,参考水稻标准种植模型形成的作业建议,更好的完成种植工作。稻谷采收时,过去需手工填写的三联单被智慧称重一体机替代,司机出示身份码,稻谷产地及重量等数据被实时汇聚到边缘计算一体机,依托采收绩效管理模型,实时提供各灌区采收“成绩单”。

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 数字赋能大米全产业链升级

卡车满载稻谷智能称重

在二产加工环节,以销定产,柔性生产是大米加工提质增效的关键,浪潮云洲采集设备产能、库存、工艺流程数据,通过设备运行监测、库存监测、工艺优化等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订单需求分析、排产、基于品控标准的流程管理等工作赋能。例如,烘干机上,浪潮云洲自研三色灯会以不同颜色提示设备运行状态,现场仅需一名工人辅助管理;存储仓里,浪潮云洲部署的传感器,可基于容积和稻谷质量计算模型,实时监测仓库内不可见、不规则稻谷堆的质量,工人再也无需爬到高塔顶察看仓内情况。

稻谷烘干车间

在三产营销环节,浪潮云洲质量码解决方案,让大米产品实现一物一码,其全生命周期数据,都经过产品质量管理追溯模型的计算,清楚汇聚到二维码标识上,消费者扫码可了解产品信息、动态溯源、评价产品、链接到官方商城进行复购等,打通企消信任通道,支撑品牌溢价。

稻谷存储仓

伴随一二三产数据融通,太湖农业实现了订单的实时监测、科学排产、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太湖农业总经理张雪洪介绍:“经过改造,太湖农业的稻谷进场、烘干车间、干谷存储、碾米车间、包装车间等全流程数据贯通、可视化,订单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降本增效20%。”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商广勇透露了解题方法论:浪潮云洲积极践行信息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工”字模式作为破局之道:底座一横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实融合底座;中间一竖是深入产业应用场景,基于“可信、自由”的数据计算,点对点突破专业模型,推动生产智能化;顶梁一横是以订单驱动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完成数据向生产要素的转变,强化“双链”韧性,促进资源灵活配置。

太湖农业副总经理徐亚婷表示:“未来,太湖农业希望将种植环节传感设备采集到的温度、湿度、土壤、虫情、农肥等农情数据进行分析,种出更好、更优质的稻谷,让农业‘老把式’经验数字化、可视化、可传承。”

对此,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工创食品总经理毕研振表示:“浪潮云洲将利用智慧种植模型,不断将‘老把式’经验纳入模型参数,提供种植优化方案。我们还将深入探索工业互联网思维在产业中的运用,让数字化更好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和处理订单需求,将需求以质量标准、工艺标准、选料标准的形式传导到加工端、种植端,甚至是作物种质优化环节。目前,浪潮云洲和太湖农业已在就‘订单驱动’发展模式规划合作。”

“让数据要素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器和倍增器,不仅应用于太湖大米产业,平阴玫瑰、淮安红椒等产业也在不断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将继续推动这一模式在更多行业推广复制。”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长三角中心总经理韩富杰说。

浪潮云洲凭借“工”字模式,在数字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突破,帮助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让“米袋子”、“菜篮子”变成更大的“钱袋子”,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政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字技术推动大米全产业链升级
...单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降本增效20%数字技术推动大米全产业链升级《工人日报》(2023年11月07日 04版)本报讯 (记者杨召奎)“普通的大米也就两三元一斤
2023-11-07 04:46:00
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上各界共探,三次产业如何加速触“网”融合
...网工创食品总经理毕研振介绍,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汇集全产业链数据,可以构建信用决策体系,为农业金融服务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改造供应链,比如,以前农户、合作社卖什么,消费帮扶的主
2023-06-20 19:44:00
工业互联网如何更好走进园区?这场高端论坛带来答案——
...求,江苏工信系统围绕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50 条重点产业链,在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区等,开展政策进园区、网络进园区、标识进园区
2023-06-15 20:02:00
浪潮云洲:以客户为中心,奏响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最强音
...效应,掌握话语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化服务整合产业链各种资源降本增效,完成转型升级。针对订单外流引发的定价权缺失问题,淮安区政府与浪潮云洲携手实施了两大关键举措。首先,浪
2024-09-18 11:39:00
推动“工赋山东”专项行动走深向实 浪潮云洲数字赋能预制菜产业
...化,浪潮云洲携手惠发等生态伙伴,通过数字赋能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运营,基于诸城中国预制菜之都的资源禀赋,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预制菜产业升级新模式。城市预制菜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布,是
2023-07-03 15:47:00
...功入选2023 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数字创新特别奖。与浪潮云洲合作共同打造苏州太湖现代大米产业数智化赋能项目,在原有大米加工产线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标识解析、区块链、物联网、
2023-11-29 01:52:0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前,我国传统产业集群仍
2023-12-05 20:59:00
浪潮云洲: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提高供应链匹配效率,推动产业链升级,形成网状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10-17 10:54:00
...生事物,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
2023-11-17 22:1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