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源”来如此丨一眼阅千年,“图书变形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8 12:56: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从甲骨到青铜器,从“书于竹帛”到线装典籍,从纸质书到电子书……时代在变,书的载体也在不断演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图书的演变史。

韦编三绝、学富五车、洛阳纸贵、手不释卷……你知道吗,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里蕴含着图书变形的密码。

甲骨上的卜辞,青铜器上的铭文,玉石上的盟誓,竹简上的经史子集、百家争鸣,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日趋发达,书籍的容量与书籍的重量呈反比例发展。到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书的容量更是“渐行渐远渐无穷”了。

书籍的每一次形态演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造纸术的发明,并不意味着竹帛退出历史舞台;雕版印刷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手抄本的覆灭。

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直到公元三世纪后,纸书才最终替代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隋唐时期),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进一步促进了图书印刷、装帧技术的发展。

以雕版印刷为分界,人们把靠抄写传播书籍的漫长时期称为“写本时代”,而将进入雕版印刷的时代称作“版本时代”或“印本时代”。在许多学者看来,“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版本。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的奏议,校正儒家书籍,以儒家七经(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立碑,立于太学讲堂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熹平石经,历时八年雕刻而成, 分刻在46块巨石上,总字数超过20万字。只可惜,命运多舛,如今只剩下一些碎块分藏于国内多地博物馆内。在河南博物院内,就珍藏了当时太学所立的熹平石经残片。

“熹平石经”刚一问世,就立刻成为当时读书人的读经范本。为了把厚重繁多的石经“捧”回家去读,人们采用了拓印方法“复制”经文,而这也被看作是后世雕版印刷术的雏形。

有研究者指出,“熹平石经”的出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促进了我国书籍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承前启后,在中国书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书籍的“册”字和“典”字。从甲骨到纸张,从纸张到手机,材料在变,载体在变,书籍的形制在变,但阅读内核却始终如一。

“源”来如此,在人间最美四月天,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策划:魏剑 李铮

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

执行:娄恒 莫韶华 范昭

文案:刘瑞朝 李东宝

影像/制作:马绍坤

海报:胡瀚泽

特别鸣谢: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图书馆

相关报道

“源”来如此丨5000多年前的华夏文明史从这里起笔

“源”来如此丨3000多年前的青铜水牛搬进新家啦

“源”来如此丨2200年前,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在这里诞生

“源”来如此丨2800年前的太阳能“打火机”长什么样

“源”来如此丨1800年前的“神人之恋”,映照河洛千年历史变迁

“源”来如此丨3000多年前的“新闻”长啥样

“源”来如此丨13500年前的一只小鸟引领审美潮流

编辑:陈梦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两块重庆千年汉碑凭啥现身央视《中国书法大会》?专家解读
《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首期节目中全场书法爱好者一起临摹的就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的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又有来自重庆的“国宝”亮相央视荧屏了!3月23日晚8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5-03-24 20:58:00
蔡邕与熹平石经: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奠基者
...有着深远的见解。蔡邕作为一个大儒,可以自由出入皇家图书馆。然后,他就发现了漆书的错误。再之后,他就和其他很快大儒学者,一起进行了考证,最后将这个内幕彻底揭发了出来。而接下来案
2024-04-10 20:21:00
东汉名臣琴书双绝,曹操十分敬仰他
...书写,也被称为“一体石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这是图书的一种编辑方式,它的出现平息了不同版本的纷争,使儒家经典有了统一的官方版本,对维护儒家经典内容文字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2023-07-11 18:20:00
东汉“学术造假案”揭秘:漆书篡改与教科书之争
...文字载体,都没有这个特性。哪怕是刻在石头上,经过数千年的风化之后,基本上也都逐渐消失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竹简的大规模流行,其实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之
2024-02-17 17:39:00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大展上新!380件(组)珍贵文物亮相
...展出来自国内外的380件(组)展品,引领观众探寻儒家文化千年智慧。故宫大展探寻传统文化千年智慧本次展览主题“大道之行”语出《礼记·礼运》篇,表达了儒家对建立天下为公、讲信修睦
2024-10-10 14:27:00
被破解的战国竹简,解开《尚书》真伪
...信这本书是真的,不是伪造的。▲清华简三、近代的研究千年的争论,让《尚书》热度不减,为此到了近代,专家也开始逐渐研究《尚书》。在2008年清华大学的专家得到一批竹简,随后展开研
2023-07-08 14:27:00
聊聊东汉末年经学家、儒将——卢植
...到建宁(168年-172年)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
2023-06-16 22:12:00
他是刘备的恩师,被誉为历史上唯一的完人
...然要“感谢”扬州九江郡的蛮族!那是公元175年(汉灵帝熹平四年)的事情。那一年,扬州的九江郡蛮族发生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双全,便拜他为九江太守。卢植不负厚望,到任没多久,就
2023-02-14 21:53:00
“童”享书香 潍坊市“希望少年行”城市体验活动走进市图书馆
...06个,让1331名困境儿童从中受益。实现了一间间小屋的“变形记”,也点亮了一个个困境儿童的梦想。踏入图书馆,孩子们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吸引。现场,“小小的爱”志愿者陈老师为主
2025-03-11 15: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