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胖墩”现象不容忽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7:00 来源:光明网

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成为21世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姜颖慧编辑覃柳笛

“小胖墩”现象不容忽视

正值暑期,家中零食不断,如果家长不注重引导,孩子容易吃成“小胖墩”。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目前,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另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7岁及以上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

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成为了21世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令人吃惊的数据背后,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更是超出很多人的认知。长成“小胖墩”有哪些危害?如何多方合力防控儿童肥胖?

儿童为何越来越胖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了对身材的管理。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面对超重的儿童,许多长辈却喜闻乐见,认为是福气和强壮的象征,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期的“肉肉”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相关研究显示,这些观念正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钟是北京市城区的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今年七岁半,身高125cm,体重却足有32公斤。小钟妈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小学前孩子不爱吃蔬菜,家里老人就变着花样做肉菜,从断奶之后孩子的体重就超出正常标准。”

“胖乎乎”的小钟一直被视为家里老人的骄傲甚至成就,小钟妈妈虽然觉得“胖了不太好”,但“因为他还小,也没太在意”。小钟的超重成为显性问题是在成为小学生后:体育成绩不达标,让小钟的家长忽然意识到孩子无法完成一些同龄人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比如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等。

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研究的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副研究员宗心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个体层面而言,两大类因素会导致儿童肥胖。

一类指向儿童的生活方式,如进食行为(进食速度快、食欲强)、户外活动方式(时间短,未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视屏时间长、夜间睡眠时间短。另一类因素,则提示了母亲在子女生命早期生长发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母亲超重肥胖、剖宫产、孕期高血压、孕期糖尿病、新生儿高出生体重等,同样和儿童日后肥胖密切相关。”宗心南说。

在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后,高脂高盐高糖食物无处不在,充斥于饭馆、超市,甚至在家庭饮食中也很难幸免。与此同时,儿童上下学步行减少、网课及线下课外辅导班使久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时间锐减,诸多因素导致儿童能量消耗降低、代谢失衡。

宗心南认为:“如果没有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我国儿童肥胖率仍将快速增长,而且随着郊区或农村收入水平的增加,当地孩子也能很容易地获得高热量食物,再加之郊区或农村家庭的健康意识可能更加薄弱,因此还会出现‘郊区或农村肥胖率逆转超过城区’的现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研究员张倩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肥胖控制及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我国儿童也不例外。这种现状的改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

家庭干预至关重要

小钟入学后的第一次体检报告,体重一栏赫然标注了“肥胖”二字。让小钟妈妈非常意外的是,小钟的血压竟然高出正常值,建议进一步医疗干预。在小钟妈妈的印象中,“高血压都是上了年纪之后才会有”。

对此,宗心南说:“儿童超重和肥胖会引起血压升高、血脂水平升高、血糖代谢异常、睡眠呼吸障碍、非酒精性脂肪肝,还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骨关节损伤,同时也影响心理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一定要及时干预。”

对于不同程度的肥胖,干预的方式存在差异。宗心南说:“如果儿童属于中重度肥胖,应该首先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排查是否伴有一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如果有,应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对于单行性的超重肥胖,家长应围绕优化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进行。”

宗心南同时提醒家长,减重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分阶段逐步完成,“尤其是比较胖的儿童,一开始运动强度不要过大,对抗性或跳跃性运动尽量少做,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可适当进行慢跑有氧运动,或在运动教练指导下增加力量性和柔韧性锻炼”。

张倩建议,家庭应该对儿童的体重进行适当监测,尤其对于偏食、有不良进食习惯的孩子,越早发现超重问题越早应对。张倩建议保持监测频率,“体重正常可以3-6个月测一次,肥胖儿童最好每月测定1-2次”。

儿童是否超重,超重到何种程度,可通过体重指数(BMI)来判断,BMI=体重÷身高2。虽然儿童与成人体重指数计算方式一样,但标准并不相同。宗心南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段BMI变化较大,需要采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BMI判定标准,具体判定标准可参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423-2022)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WS/T 586-2018)。”

宗心南提醒,儿童减重计划不能照搬成年人的,不能随意节食,“充足的营养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应该调整和优化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孩子的意愿很关键,宗心南建议“采用比较温和快乐的膳食运动干预方式,这样儿童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建立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能尽量避免体重反弹”。

宗心南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饮食变化,陪孩子一起运动,“像所有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一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悉心培养”。

打造营养健康环境

张倩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儿童肥胖防控方面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校联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因为中小学生普遍在校午餐,学校顺理成章地成为向孩子们开展“食育”的试点。张倩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已先后启动“城市中小学生‘校园营养食育’策略研究”试点、“营养校园”等多个试点。“营养健康教育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关于食物营养、热量的知识,同时它也是体验式、习惯养成教育。”张倩说。

“小胖墩”现象不容忽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山小学,保健老师为学生讲解土豆的营养成分

“比如,我们会在学校开设‘营养课程’,让孩子们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认识、了解食材。我们也会让师生到农庄去体验蔬菜的种植,了解食物的获取过程。”

营养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从长远来看,是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遏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的基础工作。一些国家甚至将相关内容写进法律,如日本2005年出台的《食育基本法》中包含了以下内容:食育是生存之本,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出能够过健康饮食生活的人。

学校之外,儿童处在一个更大的食物环境中。张倩举例说,社会层面可以做出的干预更多。“比如杜绝直接面向儿童营销的食品广告;食品标签上对高糖、高盐、高油做出警示;食品包装上禁止出现吸引孩子的文字或者卡通图像等等”。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中,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该方案对儿童肥胖防控提出了具体目标,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

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小钟也在暑假到来时为自己定下目标:每周坚持运动5次,每次达到60分钟。小钟妈妈表示,她和钟爸爸也会加入孩子的计划。“和孩子一起运动,一家人都很开心,孩子也越来越开朗自信。孩子肥胖和家庭生活方式关系很大,我们要做好表率。”

来源:新华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20:45:4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得胖≠身体棒!别让孩子负“重”前行
...墩”犯愁;另一方面,因肥胖给儿童带来的健康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年刚满3岁的乐乐(化名)从小就是大家眼中的“小胖墩”。“胖乎乎”的乐乐一直被视为家里老人的骄傲甚至成就,乐乐妈
2023-09-28 01:09:00
“小胖墩”如何科学减重?贵阳专家这样说~
...方案。减重过程中科学运动十分重要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王容医生的建议合理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专家简介 王容,医学博士,贵州省人民医院临
2023-09-14 10:17:00
...时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表达“小眼镜”“小胖墩”的关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广大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在扎实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
2024-03-25 07:44:00
节食两周,一斤没掉!管住嘴怎么没用?
...肥,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课题”,儿童时期的肥胖问题也不容忽视。最新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由于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
2023-05-11 21:17:00
暑期“小胖墩”扎堆减重门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暑期“小胖墩”扎堆减重门诊专家呼吁:家长需重视孩子肥胖问题,严重可致代谢性疾病“这孩子养得真好,白白胖胖的!”在传统观念中,“白白胖胖”一直是孩子发育好的象征,
2023-07-12 00:06:00
...还需定期复查脂肪肝情况,提防肝病进一步进展。25个“小胖墩”15个脂肪肝孩子小小年纪,又没有其他症状,怎会突然查出一身“富贵病”?家长非常意外。对此,丰利芳分析,宇飞的BMI
2023-03-17 13:42:00
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那些事
...较大影响。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多家学校,“小眼镜”“小胖墩”的身影很常见,学生还存在站姿异常、体态怪异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又如何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一起说道说道。
2024-05-31 00:30:00
小胖墩,大问题!体重管理要做好
...肥胖是指能量过剩,并不是营养过剩。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小胖墩白白胖胖的,什么营养都不缺。殊不知,肥胖儿童可能会存在“隐性饥饿”,也就是营养元素缺乏。对学龄儿童青少年而言,肥胖的判
2023-08-17 17:48:00
健康中国巴渝行·每周好医声丨近视!肥胖!龋齿!别让3座“大山”阻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涨。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是“健康中国”的起点和基础,不容忽视。本期“每周好医声”栏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中心主任王丽雁为大家解读儿童近
2023-09-07 06: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