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谥号几千年都没能定下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6 1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的皇帝死后都会有一个谥号,不仅是皇帝就连臣子死后也会有谥号,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而谥号便是对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死后的定论,既然是对一个人的评价,自然有好也有坏,有些人一辈子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死后能有一个好的评价,文臣追求文正的谥号,而武臣追求武忠的谥号,皇帝最好的评价不外乎文或武皇帝,李世民死后的谥号便是文皇帝,后又被追加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可谓是显赫之极。

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谥号几千年都没能定下来

然而作为始皇帝的秦始皇死后却没有谥号,秦始皇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伟大皇帝,然而对于他的评价,却一直都是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他是开万世之先河的伟大皇帝,一统天下他是第一人,然而也有人认为他是暴掠无情的皇帝,焚书坑儒,劳役万户,累死平民不知凡几。

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谥号几千年都没能定下来

秦始皇和后世的隋炀帝有点像,都是有功绩的皇帝,却也有不可饶恕的暴行,而隋炀帝的炀字便是他的谥号,这个谥号对于皇帝来说可是一个差评,代表这个皇帝生前是一个暴掠的昏君,这个谥号是李渊给的,唐朝取代隋朝,自然要对前朝最后一任君主极尽贬斥,不然怎么能体现唐朝的顺应天命呢?可见隋炀帝的谥号有很大的水分,尽管如此这个谥号还是传承了千年。

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谥号几千年都没能定下来

秦始皇死后只有庙号没有谥号,也和嬴政生前的言论有关,谥号从周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然而当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认为谥号是“则子议父,臣议君也”,故此便废除了这个规矩,可见秦始皇的霸气,但是后代给前朝皇帝上谥号的例子也有不少,但就是没有人敢给秦始皇上谥号,一方面是尊重秦始皇的意愿,另一方面秦始皇的功过实在难评。

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谥号几千年都没能定下来

对于秦始皇到底该怎么定论,也有好事的后人妄断,给了秦始皇一个霸皇帝的谥号,只是没有得到当世朝廷的承认,也就当不得真,但是以秦始皇的功绩,给他一个文武皇帝的谥号也不为过,嬴政和李世民都是古往今来,为数不多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史上最没有争议的千古一帝,至今无人敢定谥号
...点尤为可贵。一般皇帝去世以后,他的后代会给他定一个谥号,比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宋太祖的谥号是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而秦始皇了,他没有,为何没有了,可能是秦始皇的功过实在是太
2023-07-27 15:03:00
中国历史上最难评价的两个皇帝,是非对错只能由后人评说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像汉文帝的谥
2023-03-06 12:38:00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难评价的皇帝,死后没有谥号
大家都知道皇帝死后都是有谥号的,遥想笔者当年高考时就遇到了关于皇室谥号的考题。古代皇帝死后,都会根据这位皇帝的生平给予一种称号,这种称号一般都是礼官议上的。至于皇帝谥号给定的一般
2023-01-26 21:48:00
谥号“文正”:古代文臣地位的金标准以及最高荣誉
...,他曾因屈服于权阉刘瑾的淫威而心生惶恐。他担忧死后谥号会受到玷污,毕竟在明朝的谥号制度中,文臣的谥号能被追封为“文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正德十一年八月十七,李东阳的生命已经岌
2024-01-18 20:55:00
文正:唐代后文人官者的最高谥号
...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和国
2023-11-26 05:01:00
清朝有8位大臣获得“文正”谥号,其中包括曾国藩,谁最名不副实
“文正”谥号尊贵无比,清朝共有八位大臣获此谥号,或是清朝的国之重臣,或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尊崇,于清朝的社稷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曾国藩,也是大家熟知的“晚清四大名臣”之
2023-11-06 18:14:00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称呼皇帝的方式:年号、庙号和谥号。然而,这三种称号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同时期的皇帝会使用不同的称号?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帝王称号
2024-04-27 06:15:00
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庙号和谥号是分别始创于中国商王朝和周王朝,是为了评价一位已经驾崩的帝王一生的功过。根据庙法和谥法,庙号和谥号非常多,各有一百多个,我们平常说的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等
2023-10-27 07:26:00
哪位皇帝过得并不轻松,五次巡游,结果病死在路上
...还有,以前国王死了臣子们总是根据他生前的行为加一个谥号,这不成了子议论父,臣议论君了?这样不好,以后不能这样,从今往后,取消谥法,我是始皇帝,以后的皇帝就称为二世三世以至于万
2024-06-04 17: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