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靖全歼10万突厥,俘虏颉利可汗,为何说是个笑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2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靖3千骑兵奔袭阴山,全歼10万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只能是个笑话,这违背常识。此等言论可休矣,李靖能打仗,但不是神人。

浏览一下论坛,经常看到选评古代10位名将,卫国公李靖是热门人选,对他赞美有加,貌似不可战胜,可以轻易完成任务。现摘录一些言论,如下:

1、诸葛亮不用魏延计谋,不敢袭击长安,如果是李靖,绝对可以。魏延5千兵马足够多了,李靖只有3千骑兵就能俘虏颉利可汗,击败数十万突厥,一个长安算什么。

2、说到古代名将,李靖最厉害。无论到哪个朝代,李靖都是无敌存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3、没有“灭国战争”,也配谈名将?李靖就灭了几个国家。

当然,最夸张,也是谈论最多的,就是李靖大破突厥之战。一般都这么说,李靖以3千骑兵,全歼40万突厥骑兵,俘虏颉利可汗,让他来长安跳舞。

40万突厥骑兵?确实夸大,只是部分网友说法。最流行的莫过于,3千兵马拿下10万骑兵,俘虏可汗,封狼居胥,灭了突厥。

其实,无论是3千横扫40万,还是3千全歼10万,都是夸大其词,李靖远没有那么神奇?笔者以史料为依据,李靖破突厥,究竟用了多少人?突厥当时的兵马又有多少。

从《旧唐书》记载,很难看出突厥究竟有多少人,却能粗略估算。首先,李靖袭击定襄之时,颉利可汗溃逃,史书记载是“兵数万”,也就是数万骑兵。

突厥全民皆兵,定襄之战规模不大,就算将此战损失算进去,双方开战之前,突厥最多有10万人马,但并不全是精锐。因为,张公瑾给李世民献策时,已经谈到突厥的“弱点”,这是唐军北伐依据。

首先,突厥内部分裂,薛延陀、回纥等离心离德,不服从管教。其次,突厥遭遇饥荒,雪灾不断,牛羊冻死众多。最后,部落民众逃亡,人心不稳。如此,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大规模北伐。

那么,唐朝究竟出动了多少兵马呢?史书记载是十几万,李靖是主帅,张公瑾是副帅,李绩、苏定方、薛万彻、柴绍、李神通、张宝相等名将追随,分路出击。

《资治通鉴》记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众合十馀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单纯看兵力,唐军比突厥多几万,算上后勤的话,突厥就更没法比了。唐军优势明显,战斗过程如何,有无激烈搏杀呢?答案是没有。

李靖奔袭定襄,颉利可汗不敢接招,直接逃走,唐军夺取城池。此时,突厥内部不稳定,颉利可汗主动向唐朝妥协,派使者去长安,要求归顺。

李世民也没把握灭了突厥,便答应颉利可汗求和,并派唐俭去招抚,商议后续工作。如此,颉利可汗疏于防备,被李靖打个措手不及。

李靖“抗旨不尊”,效仿韩信攻打齐国的故事,让苏定方率200精兵奔袭,杀向王庭。李靖则挑选出一万骑兵,紧随其后;李绩、李神通、薛万彻、柴绍也各自率兵,展开包围。

苏定方突然杀到,李靖也随后跟上,颉利可汗没有防备,突厥乱成一锅粥,争相逃命。往北部逃奔,颉利可汗被李绩截杀,不能遁入沙漠;往西边撤退,又被李神通击败。

穷途末路,颉利可汗被曾经的附属苏尼失抓获,张宝相又把他抢回来。至此,东部突厥灭亡,颉利可汗以及8万部众被俘虏,李靖名震草原。

平灭突厥,唐军出动十几万兵马,以及百万后勤民夫,这是底气所在。李靖敢让苏定方率200骑兵奔袭,自己率一万精兵紧随,也是因为其他各路兵马都在附近的缘故,他们多路进击,不担心被反杀。

如果只有3千兵马,或者说一万,李靖不可能奔袭阴山,也不会找突厥决战。李靖能打仗,但不是“无知”,不会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625年,太谷之战,颉利可汗率主力南下,唐朝也是多路出兵抵御。其中,李靖率刚刚平定江南的江淮兵一万余人北上,驻扎在太古附近。结果,唐军惨败,李靖不战而退,保存实力。

《旧唐书》记载:“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为行军总管,统江淮兵一万,与张瑾屯大谷。时诸军不利,靖众独全。”

太谷之战,李靖是一万多人,不战而退,仅凭3千就灭突厥,自然不可能。历史上,能以绝对劣势兵力,与数十倍于己的强大对手过招,还能将对方灭掉,几乎没有。

对手处在顶峰状态,还能以绝对劣势击退敌军的,且不是守城战斗的,应该是隋朝名将达奚长儒。隋朝时期,突厥处在巅峰状态,控制草原,内部还没有分化。

《隋书》记载:“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并弟叶护及潘那可汗众十馀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

达奚长儒才2千兵马,任务是巡视边境,结果与十几万突厥遭遇,且突厥可汗亲自出马。达奚长儒主动出击,然后一边打一边撤退;弓箭用完,刀枪变钝,便赤手空拳搏杀。

达奚长儒的勇气,让突厥可汗十分敬佩,且突厥死伤过多,也没必要死磕到底,便给隋军一条活路。但是,回到关内的士兵很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兵攻打突厥。唐朝出动10万大军,分6路进攻,兵部尚书李靖担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帅中军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进发,李靖同时也是六路大军的
2024-07-19 15:17:00
...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家人得以保全。635年,李靖率10万兵马征讨吐谷浑,侯君集充当前锋大将,连战连捷,追击敌军2千余里,深入戈壁,九战九捷,斩杀敌军九万,俘虏十几万
2024-07-13 21:35:00
唐朝所向无敌,一生征战,无一败绩的战神是谁呢
幼时出众,名人夸赞李靖出身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年幼时期李靖就能文能武,他的舅舅是隋朝大名鼎鼎的韩擒虎,每次韩擒虎跟李靖聊到兵法打仗的时候,都夸李靖深懂兵法,在当时的吏部尚书牛弘看
2024-06-04 18:51:00
李靖灭突厥,李渊弹琵琶,唐太宗跳舞庆祝胜利
...宿敌突厥被消灭了,而创造这一辉煌战绩的正是唐朝名将李靖。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生于官宦出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父亲李诠官至赵郡太守,他的舅舅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的韩
2022-12-14 14:51:00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李靖,雍州三原人,其舅是灭陈的隋朝名将韩擒虎。出身将门仪表魁伟,加上受到当时执政的关陇贵族崇尚军功的风气熏陶,李靖自小便身负文韬武略,希望因时乘便建功立业。韩擒虎屡次与他谈论兵事
2023-02-23 16:27:00
李靖的军事能力,其实比李世民还要强
从名将角度看,李靖比李世民强。李靖:如同一把长矛,攻势凌厉,不拖泥带水,快速破敌,令人闻风丧胆。李世民:类似拿着盾牌与短剑的勇士,攻防兼备,魄力不足。一、李世民的军事作战:攻防兼
2022-12-24 22:11:00
唐初三大军神,都有开疆拓土之功
...是大唐的实力,为大唐数百年基业打下坚实基础!TOP、1李靖(卫国公)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
2023-06-29 14:20:00
...而不愿意了,希望过去就过去吧。公元630年,唐朝的名将李靖打到突厥,将义成公主杀死了,了结了义成公主这命运多舛的一生。义成公主为什么嫁给四代可汗隋朝室女义成公主先后嫁给突厥
2023-08-26 16:09:00
唐朝历史上评选出一位最能打的将领——卫国公李靖
大唐战神李靖:攻心之术用得出神入化,年逾花甲统帅大军连战告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如果要在唐朝历史上评选出一位最能打的将领,那么我心目的那个人选是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唐朝的强盛离不
2022-12-13 1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