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田 明) 春暖花开,又到一年春耕好时节。近日,在永善县永兴街道马路村跑马坪二组试验田里,向才银和种植户们将浸泡、消毒后的“光灿1号、云梗43”水稻种子撒下田间进行育秧,标志着永善县绿色生态水稻示范种植暨第二批“农生稻米”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去年以来,永善县龙森供销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伙人向才银等新农人流转该县团结乡新田村田地700亩,通过品种改良创建了新兴品牌“农生稻米”。
向才银明白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管理稍有不慎会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于是,他邀请昭通市农科院科技人员做技术指导,传授秧苗栽培知识和移栽技术,聘请当地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能手辅助管理旱田,县农业农村局免费给予有机肥、复合肥40吨扶持,乡、村两级帮助协调灌溉水源,县工业园区免费提供入驻场地和仓库。
与此同时,该合作社大力推广农机农艺,严格执行统一种苗培育、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晾晒、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配送“六统一”的生产标准。2022年,合作社通过旱改水和稻谷品种改良,“内优95017”水稻亩产达到630公斤,让昔日的“荒旱田”变成如今的“高产田”。
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农资、技术,指导种植大户科学种植,合作社定价回购,帮助丰产丰收,辐射带动5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6000余元,“农生稻米”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米”。
据悉,“十四五”期间,永善县将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为全县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今年,该县将推广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水稻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