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记者 杜恩亮 通讯员 张 薇 文/图
又逢柑橘丰收的季节,永善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三支队伍为核心,打造柑橘类产业科技特派团,实现柑橘产业链式发展,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产业新模式,谱写永善县柑橘产业新篇章。
永善县远离大城市,未受工业污染,沿金沙江168.2公里的9个乡(镇)在海拔900米以下适宜种植柑橘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产出的柑橘品质优良、汁多味甜、色泽鲜艳,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3%—18%,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11—16克、柠檬酸0.8—0.95克、维生素C55—75毫克,是优良的保健营养绿色食品,“金江脐橙”已享誉省内外。
组建特派团
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
柑橘是永善县重点打造的县级“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占昭通市柑橘种植总面积11万亩的63.6%;投产3.5万亩,占昭通市投产面积8万亩的43.75%;产柑橘4.2万吨,占昭通市柑橘总产量5.6万吨的75%;实现产值3.4亿元,覆盖农户21460户74466人。
为充分发挥永善县柑橘产业资源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保护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电站库区生态环境,2021年市农业科学院向云南省科技厅成功申请获批乡村振兴科技专项——云南省永善县柑橘类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200万元,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胡德波担任特派团团长,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徐学农研究员及其团队、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跃明研究员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郭俊副研究员作为指导专家,联合市、县农技及土肥、植保、经作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25人团队,主动服务永善县柑橘特色产业。
深入调研
找准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特派团通过调研,发现永善柑橘生产存在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绿色防控技术缺乏、肥料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柑橘品种以纽荷尔、白橘、沃柑种植为主,前期引进的红美人、绿美人、长叶香橙等品种尚在试验示范阶段;纽荷尔、白橘集中在11月下旬至1月上市,沃柑1月下旬至2月上市,主栽品种上市集中,品种结构单一。二是近年来部分区域未经严格的植物检疫私自引种,导致检疫性病虫害传入,严重影响沿江柑橘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病虫害防控不到位、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导致局部柑橘产区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三是整形修剪不合理、树形紊乱及丰产性能差、农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部分植株缺素症状明显。
特派团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开展柑橘产业本底调查,因地制宜地针对永善县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从品种更新、果园栽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山地柑橘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等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保障。
新品种引试
优化柑橘品种结构
针对永善县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及果农私自引种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特派团于2021年引进10个品种,2022年已相继试花挂果,部分品种结果性状和品质良好。2022年引入22个新品种在黄华镇建设柑橘新品种展示示范园30亩,为优化永善柑橘品种结构,实现全年产鲜橙、四季可采摘的目标,为促进永善县柑橘产业持续优质发展打下基础。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
确保果品安全
针对部分果园病虫害发生较重、农药使用不科学、绿色防控技术缺乏的情况,团队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徐学农研究员带领植保团队成员,针对柑橘园红蜘蛛危害问题开展持续动态调查,初步掌握脐橙、沃柑和白橘3个柑橘主栽品种的害螨和天敌发生规律;引入在国内应用效果较好的捕食螨开展试验,探索能在柑橘园区稳定建立种群的捕食螨种类,同时积极发掘本地捕食螨资源为当地绿色防控提供优良品种;采用释放捕食螨和生物农药防治红蜘蛛、蚜虫效果明显,试验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0%;累计实施柑橘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240亩,针对叶螨、蚜虫、潜叶蛾等虫害组装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并结合果园生态改善果园土壤环境,示范带动柑橘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力果品质量提升,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果品安全。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及示范
节本增效
特派团结合永善县柑橘栽培区域山高坡陡的特殊条件,研究制定与专用配方肥实施方式相配套的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方案,从施肥上达到施肥精准,在溪洛渡、黄华、务基、桧溪探索江边山地柑橘种植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指导柑橘生产经营主体完成山地柑橘园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种植625亩,通过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减量增效、高效节水,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等技术带动永善柑橘高效生产,每年每亩果园可节省劳力、水及肥料成本25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创新技术研究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截至2023年10月,特派团针对永善柑橘产业存在的科技支撑不足、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3场,共3800余人次参加,示范基地接待市内外柑橘产业考察团队10余个,为柑橘产业发展传经送宝。建设柑橘栽培管理技术优化示范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000亩,示范带动全县7.5万亩柑橘生产提质增效、种植户稳定增收,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2022年,永善柑橘产量达4.64万吨,较2020年项目实施前增产10%;实现产值4.3亿元,较2020年增长26%。全县柑橘种植户21460户74466人,户收入突破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700元。永善沃柑、脐橙、白橘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永善柑橘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红旗展
守正创新得始终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行稳致远。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市农业科学院勇立潮头,守正创新,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特派团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带动下,永善县委、县政府把柑橘作为重要的特色产业高位推动,老百姓的科学种植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科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柑橘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下一步,将依托专家团队及技术力量,进一步做好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病害防治、常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对柑橘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悠悠沃土,培养出一代代吃苦耐劳的“农科人”,他们履行着身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以土地为家,用双手为农民朋友送去高产丰收的良种和技术,用双脚踏出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新路径,用一颗赤子之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支撑。“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市农业科学院都有新品种诞生、新的学科带头人出现。”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胡德波说,“农业专家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代接着一代干,在世代交替中赓续为农情怀,这就是农科人的精神风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