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14: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曾有过许多场经典的战役,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如常遇春、徐达等人,但在朱元璋还未曾称帝之时,有一场战役,不得不提,守将用仅有的四万兵力,硬是守住了敌军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这就是洪都保卫战,守将则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

在洪都之战前,朱文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而已,也就是沾了叔叔朱元璋的光。

朱元璋派他去守卫洪都,而他在最初,却把城防交给手下,自己花天酒地,夜夜笙歌,甚至流连于风月场所。

真是一个败类啊!洪都城的官兵已经做好放弃的打算了。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磨刀霍霍的陈友谅,在探知洪都城的守将,居然是这么个玩意儿时,不由得哈哈大笑,洪都,势在必得!

按说,洪都如此重要的地方,朱元璋怎么能放心的交给这样一个人呢?从之后的战绩来看,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看人毒辣。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4月,信心满满的陈友谅,亲率大军60万,发兵洪都,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安丰。

安丰之战打的朱元璋很是郁闷,频频失利,但此刻撤退有不甘心,没有一点成绩,回去后脸上无光啊。

陈友谅的举动,朱元璋不是不知道,但并未第一时间回援,只是给洪都下了一道死命令: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

而洪都,此刻仅有守军四万余人。

在所有人都几乎放弃的时候,纨绔子弟朱文正站了出来,召开了战前会议,会议很简单,主要精神就是:“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

曾经不务正业的朱文正,此刻仿佛像换了一个人,坚定,无畏!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保卫洪都,可是怎么保?四万人,连与对方一比一都不够。

更要命的是,洪都城的城门很多,足足八个!城门多意味着繁华,但在面对不知道会从那个门打进来的敌人时,就意味着噩梦!

可这在朱文正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将捉襟见肘的兵力和所有将领部署安排后,居然还富裕了两千兵力,编入了由朱文正带领的机动队。

“望诸位来日富贵相见!”战前会议最后,朱文正对所有将领如是说。

4月24日,洪都之战正式打响!

陈友谅的主要火力,集中在邓愈守卫的抚顺们,这里地形开阔,方便大型攻城机械使用,也更方便大军集结冲锋。

在陈友谅的想法里,最多两个冲锋,就会打开抚顺门,但没想到,抚顺们会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足足打了三天,还没有任何进展,即便是在军令的威胁下,抚顺们犹如磐石,牢不可破。

最终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抚顺们被打开一个口子,正待发起冲锋,邓愈却命士兵后撤。陈友谅见此良机,立刻发起冲锋。

黑黝黝的城门里,此刻却突然想起如同炸雷的声音,原来,邓愈之所以命令士兵后撤,是为了装备有火枪的方便射击。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一时间,城门前人仰马翻,抚顺们重新被邓愈控制,陈友谅再难进一步。

急于拿下洪都的陈友谅,在其他几个城门同样处处吃瘪,而朱文正,则在各个城门间来回支援,并且,还抽空对损坏的城墙进行了修缮工作。

前面士兵在砍人,后面在砌墙,此等景象,闻所未闻!

城破就是死,洪都城的所有人都被朱文正调动起来了,粮食、兵器,坏了修,缺了补,就这样,朱文正愣是暂时将洪都守住了。

期间,曾经派人前去求援,但是朱元璋却告诉来人:“再坚持一个月,我就到!”

为啥?大部分兵力,被徐达带去攻打庐州了,朱元璋一时半会也抽不出兵力来支援朱文正。

没办法,接着打吧。

在朱文正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候,终于,援军到了。

此时,已经是七月份,距离开战,足足八十五天,凭借着优秀的指挥才能和严密的部署,朱文正向朱元璋交了一份满意的守城答卷。

在明初,有许多经典的战役,但洪都保卫战,是其中特殊的一个,凭借悬殊的额兵力,朱文正将洪都部署成铁桶一般,愣是没让陈友谅前进一步,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分析原因如下:

1、洪都城地势因素

在洪都保卫战前,朱元璋曾亲临此地,进行安抚工作,同时将原本临江的城墙往后挪了数里。

因此,在陈友谅前来攻打洪都时,本来占据优势的大船就派不上用场,士兵不得不下船来到地上进行攻城,这就免除了陈友谅居高临下的优势。

2、朱文正的指挥才能

朱文正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的可圈可点,无论是调度部署,还是后勤供给,均安排周密。

八个城门,安排不同的人守卫,如最受冲击的抚顺门,由邓愈把关,依靠的就是邓愈的能力,在人员部署上,做到了人尽其用。

3、火器的装备

明初,火器装备还不是很多,但在洪都的守卫部队中,就进行了部分配置,其中,邓愈所部最多。

冷兵器时代,火铳是一种足够震慑人心、同时也极具杀伤力的武器,这也是为何抚顺们能够抗住陈友谅大军冲击的原因之一。

4、上下一心

除了先前朱元璋所作的安抚工作外,朱文正在军事会议以及日常,对将领以及士兵同样也在做这样的工作。

众所周知,原本洪都城是陈友谅的首府,但其残暴无道,很多人对他怨言颇多,而朱元璋则在但是属于民心所向,再加上朱文正对将领们的提点,众人的目标达成了一致。

同理,如果洪都城被攻破,那么结果必定是会遭到陈友谅的疯狂报复,这是洪都的百姓和士兵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守卫洪都,成了每个人的责任。

5、顽强的意志

面临六十万大军,朱文正并没有害怕,而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安排部署,这种情绪,同样也会传染到每一个将领。

在战斗过程中,朱文正身先士卒,亲自披挂上阵,同样也会鼓舞士兵,主帅都这样了,小兵没道理不奋勇杀敌。

洪都保卫战的守将是谁,堪称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守城之战

结语:洪都保卫战,是元末明初的一场经典战役,此战,朱文正充分发挥了不逊于同时代任何名将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将洪都牢牢守卫到朱元璋到来,同时,洪都之战对陈友谅造成了极大地消耗,逼迫其不得不在鄱阳湖与朱元璋进行决战,最终一败涂地,可以说,洪都之战,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朱元璋霸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侄子意图谋反,却被朱元璋幽禁至死
...多,这些战役皆是中国人智慧与谋略的体现,著名的洪都保卫战,就是这样一场战役。指挥这场战争的将军,名叫朱文正。朱文正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后人的眼光来看,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是
2023-05-20 10:46:00
朱元璋侄子面对60万敌军围攻,靠2万人守住城池85天
...堵住缺口,这场拉锯战打了一天一夜,在长达85天的洪都保卫战中就是一场用生命对堆砌的拉锯战,此时的陈友亮才才大梦方醒,朱文正和洪都府绝非不堪一击,面对一次次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败
2023-01-27 21:34:00
明朝洪都保卫战,朱文正的计划部署是怎样的?
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也就是在不久前,有一个人被朱元璋派去镇守洪都,这个人就是朱文正,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子,由于洪都的位置及其重要,不容有失
2023-01-20 20:05:00
功高震主,朱文正与朱元璋的恩怨情仇
...方两万兵力对战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却大获全胜的洪都保卫战了。陈友谅出生在渔民之家,虽不富裕,但也安稳,他少时读过书,习过武。稍大一些之后,还在县里当过小官,但这却不是他追求的
2024-04-10 19:50:00
这个王族不是明太祖的血脉,为什么能世袭王位280年?
...到朱元璋的命令后立刻组织军事会议,商量如何打好洪都保卫战。朱文正本身个是花天酒地的人,可是在战场上又却是异常勇猛,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当时的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大有一口气吞掉
2023-05-01 13:37:00
花天酒地的朱文正是如何在洪都坚守八十五天
...,朱文正不为所动,严守以待。兵不厌诈,假意投降洪都保卫战持续了一个月,朱文正的守城器具即将用光,援兵也迟迟不到。于是朱文正灵机一动,派出一名叫做“舍命王”的勇士前往陈友谅处,
2023-04-25 14:04:00
朱元璋的冷酷与朱文正的悲剧
...世人不断攻击其的一点。公元1363年4月,震惊天下的洪都保卫战开始,这是一场决定两个政权的生死之战,这一场仗胜则朱元璋的政权才有可能弥补自己犯下的战略错误,陈友谅才可能搅动这
2023-12-19 22:22:00
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他的背叛也给明朝带来沉重打击
...元璋乘胜追击,占领了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二、洪都保卫战朱文正抗击60万大军 就在此时,张士诚趁虚袭取朱元璋辖地安丰,朱元璋北上救援时,其先头部队被张士诚击溃。朱元璋只救回
2023-10-02 08:04:00
他是朱元璋的侄子,他死后几百年,后世子孙称帝
...这60万大军的战斗力是所有义军有目共睹的强悍。 洪都保卫战开始了,陈友谅60万大军疯狂攻城,英勇的守军打退一波又一波的敌人,整座城墙都被染成了红色,护城河也是血红色,但朱文
2023-05-18 1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