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说起银屑病,很多人都不陌生,因其反复发作、无法根治等特性曾被称作“不死的癌症”。近年来,随着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疗法的出现,让“不死癌症”逐渐成为过去式。那么,什么是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疗法?创新疗法如何打破银屑病“不死癌症”困局?7月11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皮肤病中心主治医师罗亭,为大家答疑解惑。
罗亭指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的皮肤疾病。银屑病典型皮损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发生于头皮、四肢及躯干等部位。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因其难以根治的特性,曾被形象地称为“不死的癌症”。银屑病除了影响皮肤,还可能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如伴发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以及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在诊断方面,罗亭强调“三步自查法”的重要性:一是观察皮损特征,如红色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斑块,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轻刮鳞屑可见“蜡滴现象”,继续刮擦后出现淡红色发亮薄膜(薄膜现象),再刮擦可见针尖样出血点(Auspitz征);二是检查发病部位,如头皮、指甲等;三是排除其他疾病,如脂溢性皮炎、湿疹、体癣等。
病因方面,银屑病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罗亭表示,尽管有遗传倾向,但并非父母患病子女就一定会发病。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银屑病,子女发病风险约为10%~20%;若父母双方都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可升高至30%~50%。然而,遗传因素只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方面,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治疗方面,银屑病传统方法包括外用药、紫外线光疗和传统系统治疗。然而,这些方法的疗效有限,且易复发。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疗法开始在业界逐步应用,这些创新疗法通过精准靶向特定细胞因子或炎症通路,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反应较小。
罗亭特别指出,新型生物制剂如IL-23、IL-17抑制剂等,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它们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关键炎症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皮损和全身症状。小分子药物则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达到抑制炎症、促进皮肤修复的效果。
罗亭在此提醒广大银屑病患者,虽然银屑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避免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银屑病患者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编辑:思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