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04 23: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俯身在实验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梁博士,您又这么早?"保安透过门缝问道。

"虫子可不等人啊。"梁文琴头也不抬地回应,声音里带着笑意。梁文琴轻推开门,实验服袖口蹭过贴满蚊种标签的标本柜,培养箱里的蚊卵在恒温环境中微微蠕动,映出她俯身观察蚊子的剪影。这是她作为“病媒博士”的第十年,那些在常人眼中避之不及的蚊虫,在她镜头下却是解码健康危机的密钥。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医德医风:在虫鸣与质疑中播撒健康火种

2018年黔西南山区的午后,梁文琴蹲在村民李大爷家的积水瓦罐旁,镊子夹着孑孓递到对方眼前:“您看这小虫子,一周后就变成能传病的花蚊子。”李大爷挥挥手:“城里姑娘真闲,跑山里抓蚊子玩。”

这样的误解曾是她下乡时的常态。但她总带着便携显微镜和蚊种图谱,在村卫生室的院坝里支起科普台。有次她发现一位老人用废旧轮胎蓄水,当即蹲在泥地里用放大镜演示:“您看这水里的小条,就是蚊子幼虫。”三天后再去,老人不仅戳破了轮胎,还挨家挨户劝邻居清理积水。

“疾控人的医德,不在诊室里,而在翻盆倒罐的琐碎里。”梁文琴常对同事说。2022年贵州局部暴发恙虫病疫情时,她的团队背着监测设备连夜进山,在灌木丛中采集螨类标本。“有村民问我们是不是来抓虫子卖钱的,”她笑着回忆,“但当我们把显微镜搬到村小学,让孩子们看到螨类在屏幕上爬动时,连最固执的老人都开始主动清理屋边杂草。”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在疾控系统的医德医风整顿教育中,梁文琴以亲身经历分享:“2016年在遵义某社区,一位大妈指着标本箱说‘有这功夫不如去抓小偷’,我蹲下来用放大镜让她看清孑孓头部的口器,告诉她‘这小东西比小偷更会偷健康’。后来这位大妈成了社区防蚊宣传员。”这种润物无声的坚持,印证了疾控工作“预防为先”的担当,正如她所说:“我们的医德,藏在让每个百姓理解‘病媒’二字的执着里。”

回望初心:从空房间到省级监测网络

2014年秋天,28岁的梁文琴站在六楼一间空房间中央,看着墙角那台锈迹斑斑的老式显微镜,第一次在工作中红了眼眶。这是她受命组建贵州省首个病媒生物抗药性实验室时的场景——除了一台老式显微镜和几张旧桌椅,什么都没有。"最困难的时候,实验室只有我和一盒蚊卵。"梁文琴笑着说。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导师劝我去高校教书,说当时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研究基础太薄弱了”她摩挲着如今摆满实验设备的操作台,“但我总想起读博时在山区见到的患病儿童,正因为没人做,才更要有人站出来。”没有经费,她就用自己的课题经费买养虫笼;没有技术员,她白天做实验,晚上整理数据,蚊卵在玻璃杯里孵化,幼虫在塑料盆里饲养。

2015年夏天,她和唯一的一个学生在实验室“与世隔绝”三个月。“我们轮流守着饲养室,生怕错过蚊子羽化的最佳时间。”她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实验台上摆满了玻璃容器,里面是不同龄期的蚊虫。那年他们采集了贵阳6个区县的蚊媒标本,2016年首次绘制出贵阳市蚊虫抗药性图谱,填补了贵州疾控系统的空白。

回望初心时,梁文琴常说:“2014年刚参加工作时,全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挺薄弱的,连‘白纹伊蚊’的分布数据都残缺不全。有次去基层调研,乡卫生院医生指着蚊媒标本问‘这虫子能传病?’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做的不只是科研,更是在补全贵州健康防护网的漏洞。”如今,她的实验室已纳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监测网络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当年那个空房间,现在能同时做生态学鉴定、抗药性检测和病原学监测。”

虫语者的成就:让微小生物开口“说话”

"如果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我会说:谢谢你没放弃。"梁文琴抚摸着成果展示图,"看,那些熬过的夜都变成了守护健康的数据之光。"2016年贵阳市蚊虫抗药性图谱、2019年全省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建成图、2021年“轮换用药”方案推广成效表……最显眼的是一张贵州地图,上面密布着蓝色和红色的圆点——蓝色是常规监测点,红色是曾发现病原体的预警点。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蚊子是‘健康哨兵’,不研究它们,就像拆掉了疾病预警的探头。”她点开2022年贵州恙虫病疫情的监测记录,“我们通过早期监测数据精准锁定疫区植被类型与螨类分布,避免了疫情大规模扩散。”这种前瞻性监测,源于她建立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病媒监测预警机制。

工作亮点还体现在抗药性研究上。“贵州山区的蚊子对菊酯类药物抗性很强,有的达到上千倍”她展示一组对比数据。她的团队完成了全省9个市州的蚊虫抗药性基线调查,发现“不同海拔区域的蚊子抗性差异显著”:“比如黔东南地区的白纹伊蚊对某类药物抗性达800倍,而同一药物在黔北地区效果仍显著。

健康科普:破解“小虫子”的大危机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半瓶积水就能养出上百只花蚊子。”梁文琴常举着矿泉水瓶在科普讲座上演示,瓶壁上模拟的蚊卵让观众发出惊呼。她总结的“家庭防蚊黄金三招”——翻盆倒罐清积水、纱窗蚊帐阻入侵、浅衣长袖避叮咬——已成贵州社区的“防蚊口诀”。

针对贵州山区的特殊情况,她特别强调“监测比灭杀更重要”:“灭掉一百只普通蚊子,不如找到一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在她的推动下,全省建立了病媒生物联动监测点,村医发现疑似病例时,疾控人员会同步采集当地病媒标本。

对于抗药性问题,她向公众呼吁:“别把杀虫剂当‘万能药’。”她建议选择含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喷在衣物上比涂在皮肤上更安全”。

“很多人不知道,蚊子是‘自养自害’。”她在社区科普中举例,“老城区一位居民在阳台放了五个储水陶缸浇花,结果整个单元夏天饱受蚊虫困扰。我们带他看到陶缸水里的孑孓后,他主动进行翻盆倒罐,并告诉邻居‘原来我一直在家里养蚊子’。”

显微镜下的坚守:十年织就防护网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抽屉深处,梁文琴珍藏着一张女儿的画:戴护目镜的妈妈趴在显微镜前,旁边写着“打蚊子的妈妈”。“孩子曾问我为什么不能准时下班,”她的声音轻了些,“我带她看了恙虫病康复患儿的照片,告诉她:‘妈妈抓的每只虫子,都在守护这样的小朋友。’”

如今女儿慢慢长大,会骄傲地对同学说:“我妈妈是个疾控人!”这句话让梁文琴湿了眼眶,也让她更坚定了信念:"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这条路。"梁文琴说,"疾病无小事,一切从小虫抓起。一只蚊子能毁了一个家庭,而我的工作,就是不让这样的'如果'发生。"

当被问及这项事业的意义,她指着窗外的贵阳城:“这里每减少一例媒介传染病,就有我们团队一份微小的贡献。”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像一座灯塔,守护着贵州大地的健康安宁。

【健康科普延伸阅读】

梁文琴的防蚊“实战指南”:

1. 清除孳生地:每周至少两次清理家中花盆托盘、空调接水盘、废旧容器等积水,可用小苏打水冲洗容器内壁破坏蚊卵附着;

2. 科学防护:户外作业穿浅色长袖衣物,选择含20%-30%避蚊胺的驱避剂(儿童尽量避免接触皮肤),喷在衣物袖口、裤脚等部位;

3. 智慧用药:家庭灭蚊优先使用物理方法(蚊帐、纱窗),需用杀虫剂时避免长期单一使用菊酯类,可轮换使用有机磷类与生物农药;

4. 主动监测:发现蚊虫密度异常升高或身边有发热伴皮疹病例,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协助开展蚊媒调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启明

编辑 彭妲

二审 肖阳 卢奕林

三审 邬建玲 周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孙广峰医生:用全国领先的显微手术缝合生命的无常
...用大鼠尾动脉做训练。鼠尾动脉血管直径仅0.3毫米,他在显微镜下一练就是通宵。“上半夜同学练,下半夜我接班,天亮时满眼血丝。为的就是训练出绝对的‘手感’——手要稳,绝不能抖,这
2025-08-29 18:34: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沈访:作为订单定向医学生,回基层救人就是我的初心
...受转基因小麦的神奇,感受文章、专利被接收时的喜悦,显微镜下染色体的对数依旧历历在目,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悄然滋生,我离那些活生生的、被病痛折磨着的脸庞,似乎越来越远。显
2025-08-25 17:39: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牙齿,更是群众的自信微笑
在贵阳市口腔医院,有一支23人的白衣队伍,他们是守护千万人口腔健康的“微笑卫士”——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口腔科普基地)。从诊室里的耐心问诊,到田间地头的健康宣讲;从为孤残儿
2025-08-26 17:06: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张顺:毫克与脚印,白大褂上的泥土香
\"大爷,这个白色药片早餐后吃,黄色胶囊睡前服。\"张顺将分装好的药袋递出窗口,又特意抽出一张手写卡片:\"我都给您标好了。\"老人眯着眼看了看卡片上工整的字迹,褶皱的脸上露出安
2025-09-11 16:59: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涂贵兰: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
...烈的较量。他们,就是贵州省临检中心检验检测科的医务工作者--涂贵兰和她的团队,他们用专业与坚守,生动诠释了“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的深刻内涵。职能职责:检验报告守护患者健康
2025-09-03 17:1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谭畅:针尖上的“生命纽带”守护者
贵州省血液中心采血室内,明亮的灯光下,献血服务二科副科长副主任技师谭畅微微前倾着身子,指尖轻轻托起年轻献血者的手臂。\"血管条件很好,就像你的爱心一样完美。\"她温柔的话语伴随着
2025-09-15 22:02:00
怀仁心、精医术、诚医德,勇担医者使命
...的创伤手术要求高度微创、精细,血管壁薄如蝉翼,需要在显微镜下把比头发丝还细的神经和血管用细针、细线进行吻合,一上手术台,医生需要保持固定姿势,连续操作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直
2023-04-21 05:08: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张骥:“组团式”帮扶 为基层群众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有一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派来帮扶的特殊医学人才,他不同于以往医院派来的帮扶专家,主要为当地百姓看病、提高当地医生的诊疗能力,而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防管
2025-08-21 16:4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转身走向嗡嗡作响的检测仪。门缓缓合上,
2025-09-12 15: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深圳牙科医院推荐:种植牙、牙齿矫正不迷路
随着深圳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口腔问题就诊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2025-10-30 10:06:00
本市推出优质养老机构参观试住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在2025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北京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正式启动优质养老机构开放体验、试住等活动
2025-10-30 10:10:00
脂肪肝可逆转,但莫入误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专家团队开出“健康处方”
鲁网10月30日讯2025年7月起,我国肝病诊疗的开拓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团队每周四、周五常态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坐诊
2025-10-30 10:54:00
科普生活|老年人摔一跤可能“摔坏神经”?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
2025-10-30 11:30:00
NMN哪个牌子好?2025年国产进口抗衰老产品排行
现在大家对衰老的研究已经从“只盯一个靶点”变成了“系统调理”,2025年靠谱的抗衰补剂也早就告别了“堆成分”的时代,转向了“精准发力”
2025-10-30 11:31:00
灵芝睡眠片品牌如何选?2025十大口碑品牌排名榜揭晓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超38%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5-45岁职场群体失眠率更是高达52%
2025-10-30 11:36:00
2025年肠胃养护益生菌品牌榜单出炉!科研背书与临床口碑双验证
处于高度忙碌状态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常吃坏东西和作息不规律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益生菌正好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10-30 15:16:00
以科学锚定代谢健康,告别减重循环 2025 十大减肥产品评测报告出炉
当体重管理从 “追求数字下降”升级为 “守护代谢稳态”,市场上却仍充斥着 “三天瘦 5 斤”“神奇燃脂成分”的虚假宣传 ——我国 25-45 岁职场人中
2025-10-30 15:20:00
高血糖如何无副作用控糖?胰腺“休眠细胞”被唤醒!2025全球热门技术让血糖回归正常
糖尿病常被低估为“血糖问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健康危机。它如同体内悄无声息的腐蚀剂,从微血管到大血管,从神经末梢到重要脏器
2025-10-30 15:22:00
2025年清肺止咳化痰产品排名推荐,优势评测与选购攻略
《2025全球肺部健康营养消费报告》表明,83.2%的用户在选购槲皮素护肺产品时,无法判断核心成分的实际吸收效果;68%的肺结节
2025-10-30 15:23:00
想安全停药?怕乙肝复发?这个新检测给你答案!
“医生,我的病毒DNA都测不出了,为什么还不能停药?”——这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共有的困惑。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个传统检测无法触及的“病毒老巢”里
2025-10-30 15:48:00
家庭药箱“换季”指南:秋冬常备药划重点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问题频发,皮肤也因干燥出现瘙痒、脱屑等问题。家庭药箱亟需“换季焕新”
2025-10-30 15:57:00
健康辟谣丨我妈把陈醋当“血管药”!喝醋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大河网讯 灵魂拷问:你家醋坛是不是快被爸妈搬空了?“听说喝醋能溶血栓、软血管,我妈现在顿顿吃醋,连饺子汤都要兑半瓶陈醋
2025-10-30 18:41:00
福州110岁老人的“长寿食谱” 最爱吃这三样
福州110岁老人的“长寿食谱”,平时最爱吃锅边糊、米粉和猪蹄。
2025-10-30 18:58:00
流感有别于普通感冒!十堰疾控专家提醒
疾控专家预测,今年我国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且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近日,记者就十堰目前流感发病情况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访
2025-10-30 2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