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10月13日电 题: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解统强
金秋时节,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风力发电机叶片迎风飞转,一块块蔚蓝色的光伏板组成“光伏海洋”,来自大自然的风能和太阳能,被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电能,通过电网送往千家万户。
9月底,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海南基地共和县100万千瓦“牧光储”项目四期2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这是这家公司2023年第二个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这个项目所在的光伏发电园区位于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西岸的塔拉滩上,从四季不长草的荒滩到一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诞生,黄河见证了这片土地的“风光”之变。
9月6日,在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海南基地,“光伏羊”正在觅食。
“牧光储”项目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牧资源,采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草、牧羊的方式,构建新能源开发与畜牧业协同发展的“牧光互补”新模式。
每年夏季,深蓝色的光伏板下都会长出郁郁葱葱的青草,园区里的“光伏羊”啃食青草,奔跑追逐,成为当地引人瞩目的风景。
“为了让羊群能够畅通无阻地吃草,我们通过研究将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设计为150厘米。”国能(共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井国顺介绍,电站维护时,检修人员对光伏板进行冲洗,从而可以给光伏板下的土地补充水分,草地涵养水源能力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电站内“光伏羊”的数量达10000余只,“牧光互补”模式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青海境内黄河干流长1694千米,境内河长占黄河总河长的近三分之一。在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峡水电站,奔腾而下的黄河水所产生的“绿电”,为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青豫直流”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10月10日,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李家峡水电站实现20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和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电站单机容量40万千瓦,规划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李家峡水电站(无人机照片)。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薛宁介绍,5号机组作为“青豫直流”工程的重要调峰电源,主要配合光伏、风力发电间歇性电源运行,平抑风光发电出力变幅,将新能源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助力清洁能源外送。
“绿电”不仅通过特高压外送通道点亮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也为黄河源头居民带来了温暖。在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果洛新村牧民叶吉的家中暖意融融。自从家中安装了用电锅炉供热的地暖,叶吉就再也没有为冬季取暖而发过愁。
“以前,我们采暖主要靠煤炭、牛羊粪,采暖成本高,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叶吉说,2020年,叶吉和家人搬进新居,在当地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帮助下安装了地暖,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果洛新村牧民正在家中安装地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