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朝萧齐的三位藏书廉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03: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藏书家故事

南朝萧齐的三位藏书廉官

刘善明、崔祖思、褚渊是南朝萧齐三位藏书家,他们年龄相近,同代同朝,均出生于官宦世家,才能突出,为官清廉,亦都喜好藏书读书,交往中彼此敬慕,传为佳话。

刘善明(432—480)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南齐书》《南史》有传。其父刘怀民,刘宋时官二郡太守。善明年少时,家境殷实,家富藏书,他喜好“静处读书”。宋文帝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zhān)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南齐书》本传),此等义举,对善明影响很大。他历仕宋、齐两朝,任太守、刺史等职,为官清廉。善明卒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太祖闻其清贫,赐(刘)涤(刘善明之子)家葛塘屯谷五百斛”(同前),可见其淡于财货,喜书好学。

崔祖思(?—约480)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人,《南齐书》《南史》有传。祖思是汉末名士崔琰的七世孙。据《南齐书》本传记载:“祖思少有志气,好读书史。”年十八,为都昌令。齐武帝即位,祖思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奏请兴文教、尚简约、慎用刑、减赋役等,多被采纳。其藏书事迹,据《太平御览》卷633引《晋春秋》说:“清河崔祖思死,家无余财,有书八千卷。上闻,嗟叹良久。”祖思去世前,官督二州刺史,家无余财,唯有藏书,可见也是一位好书的廉官。

褚渊(435—482)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南齐书》《南史》有传。他年少有美誉,多才艺,喜读书,官著作郎,后助萧道成(齐高帝)建齐代宋,封南康郡公,加尚书令。其藏书之事,《南齐书》本传载:其父卒,兄弟分居异爨,“(褚)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舍财要书”之事,在我们这个栏目里,曾提到王昙首、谢弘微,今又有褚渊。于人而言,藏书读书是修身之本,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绵长。

以上三人同朝为官,共同的爱好使其过从甚密,尤其刘善明和崔祖思,情谊更深。善明和祖思少年时关系就很好,经常携手畅游山水间,捉蝉捕鸟,戏水鱼虾。晚年,祖思在北方执政,善明在南方掌权。一天,善明思念祖思之情涌上心头,提笔给祖思写了封信,说儿时玩伴多已故去,“尝览书史,数千年来,略在眼中”,自己“奉主以忠,事亲以孝,临民以洁,居家以俭”,你则在辖地解民疾苦,恢复文教,令人钦敬。不久,善明闻知“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南史》本传),旋亦卒。藏书读书,牢固了他们的情谊,成为藏书史上的美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今晚报●藏书家故事藏书达万卷 亲取借邻人崔慰祖是南朝萧齐著名藏书家。他藏书至万卷,还是正史记载中首位出借自己藏书的知名学者。其慷慨借书予人的胸襟,令人钦佩。崔慰祖(46
2024-02-01 00:47:00
聊聊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
...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
2023-06-13 13:34:00
原来“藏书羊肉”是这么回事儿……
初到苏南,见到有“藏书羊肉”店,并未在意,只以为是藏族同胞开的饭店,就像烤羊肉串一样的。时间长了,发现“藏书羊肉”店,真不是一般的多,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会有这么多藏族同胞来苏
2023-09-13 14:42:00
本文转自:今晚报●藏书家故事沈约高才藏书富撰得《宋书》传至今梁武帝敦悦诗书,以文治国,所以他治下的梁朝,书文化最为繁荣,藏书家众多,四境之内,人才辈出,著述宏富,其中高才沈约是其
2024-03-21 03:46:00
本文转自:今晚报●藏书家故事佣书成才的藏书家王僧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私学兴旺发达,培养出一大批贫穷的士人。又由于此时纸张的广泛使用,这些士人以为官府、私人、寺院抄书赚钱谋生,被
2024-04-11 03:01:00
聊聊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及化,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顺应而生的就是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这是民族文化的整理以及传播制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
2023-11-09 11:24:00
聊聊云南古代书院藏书起源
云南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藏书的管理和藏书楼建筑,并对云南古代书院藏书在云南文化发展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评价。1云南古代书院藏书起源早在西汉元狩年间,叶榆张叔……闻司马相如
2023-10-15 15:14:00
聊聊宋代典藏保护技术的发展
所谓典藏保护技术,是指我国古代国家文化机构和私人藏书楼(室)对收藏的典籍所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1]100。自有藏书活动以来,人们便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和尝试有效的图书保护方法和
2023-10-16 15:45:00
向朗在蜀汉是何待遇
...很敬重他。下昂狼这种传授知识的行为开创了历史上私人藏书家对读者开放和辅导利用藏书的先河,影响颇深。诸葛亮死后向朗复职,担任光禄勋一职,并在诸葛亮逝世后转任左将军,又因为追功被
2023-05-29 1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