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9: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拥有着几百年的悠长历史,但清晚期时候的社会形态却堪称荒谬至极,列强们的铁骑践踏的不仅是东方土地,亦有华夏民族维持了数千年的傲然风骨。

曾经盛极一时的强国居然就这般轻易臣服于他国,被侵略者们逼退到毫无还手之地的境遇,这已经与封建制度刚刚建成的时候判若两样。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秦始皇将六国大一统为的是让天下成一家人,可惜仅仅千年之久便让这片土地再度分崩离析,必须承认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才是导致悲剧的源泉。

若非闭关锁国的政策让华夏民族与世界发展擦肩而过,想来封建时代还能够再维持一段时间,起码不至于是那么悲惨地落幕,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

明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后华夏文明便成了满清的舞台,满清时期汉文化变得不再重要,满族人掌权定然会极力推崇本族文化习俗,相比之下汉文化显然处于一种弱势状态。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皇太极创立了满清帝国而后到了康熙时期,清朝综合国力算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雍正时期清朝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进步。

纵然在康熙、雍正以及乾隆这三位皇帝中,雍正的影响力似乎比不上康熙与乾隆,但不得不说雍正为清朝国库所积攒的财富,为后来的乾隆大帝奠定了优秀的治国基础。

历史上的乾隆也不似雍正那般节俭,雍正为乾隆起了一个好头使得乾隆有了资本追求生活质量,等到了乾隆在位的时代百姓们普遍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乾隆上位的心路历程不似雍正坎坷,顺利继位可能导致乾隆对权力的控制欲极盛,退位时居然不愿交出玉玺,直到刘墉附在他耳边说了八字才肯松口。

刘墉的八个字乾隆皇

不难看出刘墉及时对乾隆开口说了那八字,无非是想达到解围的目的让场面不会太尴尬,但能让乾隆还是决定交出玉玺这恰恰说明了刘墉的本事。

能洞察人心的其实并非这八字而是刘墉本人,众所周知察言观色若想做到极致绝非易事,这需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还会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二者缺一不合否则便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更何况刘墉提醒的乃是帝王,那句伴君如伴虎向来不是说说而已。

皇帝的心思若无几分手段绝不能随意揣测,毕竟谁也不知道何时说错了几个字便会惹来杀身之祸,封建时期皇权大于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

绝不是某个人凭借着一己之力就能推翻的,虽说人人都有着做皇帝的美梦,然而到底谁才是那位天选之子要看实力与运道。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与雍正比较不难看出乾隆的称帝之路确实顺畅得多,其父雍正早年间经历了血腥残酷的九子夺嫡。

称帝的道路上雍正可谓是遭受了无数次伤害,也正因为具备着这等坎坷经历才使得雍正练就了坚韧心性。

雍正是整个封建历史中有名的多疑皇帝,他的疑心绝非一般字眼能够形容,身为雍正的儿子乾隆纵然不似父亲那么多思,却有着雍正羡慕不来的好运。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顺利上位后乾隆享受着至高无上皇权所带来的惬意,吃穿用度皆耗费着巨量银钱,乾隆的高雅爱好也都是用金山银山堆砌而成。

吃穿用度方面雍正则要显得节俭很多,还是皇子的乾隆就深得康熙帝的喜爱,雍正对那时候的乾隆也颇为看好。

许是跟在康熙帝身边很久年幼的弘历也染上几分帝王气,杀伐果断的气质不足却充分彰显出少年皇子的尊贵。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此后雍正便时不时地用手段考验弘历,因此也令弘历对治国方针的理解上升了几个层次,只是雍正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勤政。

疏忽弘历不肯禅让

后来忙于国事便疏忽了与弘历的接触,弘历便在康熙帝身边养了几年,父子二人生疏已久很多事情上观念竟产生了不小分歧。

这也让雍正第一次全方面的审视弘历,渐渐地弘历那过于骄横的性情遭到了雍正的不看好,但碍于弘历与康熙帝接触时间颇长,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一时无人可比。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雍正就对在他看来弘历不够讨喜的性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与雍正的治国方式不同乾隆显然更喜欢和和气气,他用拉拢人心的手段让国内矛盾得到些许缓解。

不论是大臣们还是百姓们皆对乾隆感恩戴德,这时候社会的整体经济实力也跟着猛涨,乾隆有力的治国方式得到了全天下的支持。

不似父亲雍正以严苛的手段治理朝廷与国家,虽说也得到了不错的反馈可难免让他人心中怨声载道,期间乾隆顾忌着康熙帝便主动许诺到了时间必会禅让。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可是乾隆这一掌权就是足足六十年,明明到了该退位让贤的年纪乾隆却不肯禅让了,这让满朝文武皆是敢怒不敢言,谁也没有胆量去招惹堂堂帝王。

任由乾隆继续执政却又实在不是好策略,更何况禅让一事乃是乾隆当年亲口承诺的,待到苗民起义爆发这才让乾隆松了口。

不曾想禅让大典当日乾隆却有了犹豫之意,刘墉见状连忙附在乾隆耳边提醒道,登基不可没有玉玺。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听罢乾隆恍然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若是再不让禅让大典顺利进行下去恐怕还会生出诸多事端来。

就这样在刘墉的协助下乾隆终于放了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帝王则更应该以身作则,幸好乾隆没有糊涂到底终是让儿子嘉庆称了帝。

帝王的权力父子与君臣

其实从乾隆的角度出发多少能猜出当时他的想法,帝王的权力世间再无一种身份能超越,乾隆坐在帝位上足有六十年。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是谁劝他交出来的

冷不丁让乾隆放弃对权力的控制,乾隆心底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自在,这意味着将来朝廷中的任何事都无需由乾隆亲自做决定。

因为他的儿子嘉庆已经接过了交接棒成了皇帝,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父子,更多则是极易被忽略的君臣关系。

禅让后的乾隆很多时候需顾及皇帝的立场,绝不能再像曾经皇阿玛对待儿子那样放肆无忌,也许乾隆迟迟不同意主动禅让的根源就出在这里,归根结底还是权柄到底握在谁的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退位,刘墉在他耳边说了8个字,揭示了他的身份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刘墉在他耳边说了8个字,他立刻交出自古以来,皇帝们的心头忧虑往往不是富贵名利的飘渺,而是自己的统治地位会被他人篡夺,这种焦虑似乎深植于权力的核心。或许有人
2023-08-30 17:38:00
...已的。可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很硬气的禅让皇帝,他便是乾隆,因为执政时间太长,不得不选择禅让的方式把皇位给下一代,但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迟迟不愿放权,即便是在嘉庆皇帝登基大
2022-12-20 17:04:00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刘墉在他耳边只说8个字他立刻交出来了
...已的。可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很硬气的禅让皇帝,他便是乾隆,因为执政时间太长,不得不选择禅让的方式把皇位给下一代,但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迟迟不愿放权,即便是在嘉庆皇帝登基大
2022-12-15 16:36:00
乾隆退位时不肯交出玉玺,是什么让乾隆帝瞬间清醒过来了呢
乾隆皇帝自号十全老人,他为了不违背曾经许下的诺言,便禅让皇位给皇太子颙琰。本来已经做好心里建设的乾隆皇帝,在退位时竟然迟迟不肯交出玉玺,让现场一度陷入尴尬的场面。后来大臣刘墉偷在
2023-01-31 14:45:00
乾隆为何让嘉庆去祭拜一个夭折的孩子
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
2023-06-14 14:19:00
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是什么样的人
...合起来,而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人,历史上有一个,就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康乾盛世时期的皇帝和大臣都很长寿,康熙在皇帝位就达到了61年,乾隆当了60年皇上,而且还是因为不敢超过
2022-12-28 12:01:00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深受乾隆重用?
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都知道乾隆时期有一位为民做主的大学士刘罗锅刘墉,其实在历史上刘墉不仅是大学士,连他老爹刘统勋也是大学士,父子二人皆是大学士,清朝是不设宰相的,清朝的内阁大
2023-03-09 20:13:00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可在退位仪式上却死死地抓住玉玺不放手。这个人便是乾隆皇帝,退位后却不愿放权,直到刘墉说了一句话,他才恋恋不舍地放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故事。励精图治
2024-05-11 13:07:00
刘统勋位列清朝的“五阁臣”,他在皇帝心中占据何等地位呢?
...,借其父威名来收拢、安抚天下仕子之心。所以,不管是乾隆皇帝还是嘉庆皇帝,对刘墉的称呼几乎都是“刘相之子”。甚至,连清史研究学者对其的评价也大多是“刘以名相之子,继正揆席,方得
2023-06-10 11: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