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1 13: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代帝王无论是起兵夺取政权自立为帝,还是兵不血刃平顺的从先祖手中继承大统,成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大多在得到权利之后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将自己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邪恶欲望彻底释放。

像我们耳熟能详爱新觉罗·胤礽,作为康熙大帝的儿子,他做了将近40年的太子,也未能等到康熙的禅让,最终导致人格分裂,在郁郁不得志的幽禁之中死去。

那种接近最高统治地位却始终无法得到,如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话说,在清朝时期,还有一位皇帝,他表面上同意退位,可在退位仪式上却死死地抓住玉玺不放手。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这个人便是乾隆皇帝,退位后却不愿放权,直到刘墉说了一句话,他才恋恋不舍地放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故事。

励精图治有抱负,大刀阔斧忙改革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公元1735年在清紫禁城太和殿即位称帝,那时的他仅仅是有25岁,号乾隆皇帝。即位初期,乾隆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对内他奉行“赋性宽缓”的原则,以仁政治天下。

同时,他还重视吏治,对于官员的考核非常严格,更是要求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自己亲自把关。一时间,年迈或者昏庸无作为的官吏都被降级或者罢免,人数达六万余人。

这一个积极的措施,让当时混乱的官场上,出现了勃勃生机的局面。为了避免明朝时期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宦官祸乱朝堂的悲剧重演,乾隆更是对宦官进行强制打压,下令内务府对有越轨行为的太监可以先斩后奏。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种种举措可谓是雷厉风行,丝毫不拖泥带水。那时,乾隆皇帝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十数年如一日,颇有武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范。

除了对内地统治之外,乾隆对外更是立下了不少的功绩,他重用良将收复了新疆伊犁、平定准格尔叛乱,使得边境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乾隆皇帝统治前期,在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竟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看到这里,乾隆俨然是一个治世明君的典范,如果继续发扬这种“老黄牛不怕吃苦”的精神,说不定清朝的国祚还能延长。

可惜的是,乾隆皇帝统治后期,则是变得好大喜功贪图享乐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也为后来大清朝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巡幸江南劳民,伤财,沉迷阿谀奉承不能自拔

皇帝作为封建统治的最高阶层,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什么有什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又有几人能够始终如一、以民为本,做一个一生为国家社稷,为百姓倾注一生的君主呢!

最起码,在封建社会时期是很难的。乾隆皇帝后期统治期间,可能是发觉做皇帝是那么辛苦,而辛苦半生换来的竟然都是虚名,于是乎他开始了奢靡、好大喜功的晚年生活。

我们熟知的乾隆的六下江南便是其中之一,相比于康熙时期的巡视民间疾苦,为了不让自己巡幸之时,对沿途百姓造成经济负担,他做出了“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的切实举措。

然而,乾隆的巡幸却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每次巡幸都是浩浩荡荡的队伍,以显示自己的威仪。除了这些之外,更是对“以和珅为首的”谄媚之臣宠信有加、听之任之。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乾隆一生作诗上万首,就连那首“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粗鄙不堪的诗句,也引得这些谄媚之人的一片叫好。

就这样,乾隆渐渐地迷失在自己过往的丰功伟绩中,迷失在奸佞的阿谀谄媚中,可笑的是,他还还自诩为“十全老人”,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肆意地让乾隆挥霍,六下江南奢靡无度,可以让他享受着无尽的吹捧和逢迎,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痴迷不已。以至于在人生晚年,乾隆禅位时,竟然还牢牢地抓着玉玺不放手。

乾隆紧抓玉玺不放手,直至死嘉庆才把权利收

话说,乾隆早年就曾经两次立太子之位,一次是在公元1736年立永琏为皇太子。可是天妒英才,永琏在不到10岁的时候就暴毙身亡了。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后来,他又立皇后富察氏所生第二子永琮为皇太子,可永琮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接连的打击让乾隆对立储之事心有余悸,很长时间之内没有再提过,就连大臣们上书也是置之不理。

到了公元1773年,乾隆已经六十多岁了,立储已经是无法再逃避的事情了。在综合考量几位皇子之后,他决定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上面说到,爱新觉罗·胤礽作为康熙大帝的儿子,他做了将近40年的太子,最后被逼疯了,还是没能如愿坐上皇帝的大位。皇十五子永琰就比较幸运了,在23年后,也就是公元1796年便正式接受乾隆皇帝的禅位,成为皇帝。

然而,在禅位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人瞠目结舌。禅位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王公大臣乃至各附属藩国使者悉数前来,见证新帝登基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在最后要交付玉玺的时候,乾隆皇帝不知是对权力过于留恋不舍,还是因为年迈思维迟钝了,竟然双手按着玉玺在那里发愣,迟迟不肯交予嘉庆皇帝,这让场面一度现如了尴尬的局面。

当时,嘉庆帝也是投去了死亡凝视般的目光!好在机敏的刘墉,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罗锅,站出来躬身拜过乾隆皇帝后说:“吾皇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将江山社稷交付于他,必然是有所交代故才一直没有交予玉玺”。

听到刘墉的提醒,乾隆才晃过神来,对皇十五子永琰谆谆教导几句之后才将玉玺赐予他。不过尽管如此,乾隆仍然是当了3年的太上皇,军国大事还是需要他拍板决定后才能执行。

嘉庆帝在3年后,也就是公元1799年,乾隆病逝后才算是真正的亲政。可见,乾隆是把控制权利贯穿了自己的一生,也可见他对权力的迷恋。

乾隆退位时,为何抓住玉玺不放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虽能高寿,却也有终老之日。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掌控权里最长的君王,足足长达63年之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君王,83岁时逝世。

无论对权力如何的留恋和不舍,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无情。古人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会如何取舍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之人所敬仰。

遗憾的是,乾隆舍弃了勤政爱民,而选择了亲小人远君子奢靡无度的生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紧紧地抓着权力,让后人所诟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退位迟迟不肯交玉玺,大臣说了一句什么话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清王朝最后辉煌的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里,乾隆自称创造了十全武功,平定了大大小小的战乱,得意洋洋的自诩为十全老人,然而在这所谓的十全武功中确实掺杂了不少水分,仅
2023-02-20 22:04:00
乾隆退位时不肯交出玉玺,是什么让乾隆帝瞬间清醒过来了呢
乾隆皇帝自号十全老人,他为了不违背曾经许下的诺言,便禅让皇位给皇太子颙琰。本来已经做好心里建设的乾隆皇帝,在退位时竟然迟迟不肯交出玉玺,让现场一度陷入尴尬的场面。后来大臣刘墉偷在
2023-01-31 14:45:00
乾隆帝传位给嘉庆时,是什么原因让他不肯交出玉玺?
...年,是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了。话说,在康熙年间,乾隆也选择在60岁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可是传位典礼在即,乾隆却突然不肯把玉玺传给自己儿子,这让很多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22-12-15 21:35:00
...已的。可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很硬气的禅让皇帝,他便是乾隆,因为执政时间太长,不得不选择禅让的方式把皇位给下一代,但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迟迟不愿放权,即便是在嘉庆皇帝登基大
2022-12-20 17:04:00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刘墉在他耳边只说8个字他立刻交出来了
...已的。可在清朝时期就出现了很硬气的禅让皇帝,他便是乾隆,因为执政时间太长,不得不选择禅让的方式把皇位给下一代,但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迟迟不愿放权,即便是在嘉庆皇帝登基大
2022-12-15 16:36:00
...是纪晓岚做了一件大事,使得他得到了嘉庆皇帝的信任。乾隆老爷子只想做60年皇帝,因为他不想超过他爷爷康熙,康熙做了61年皇帝,算是史上最长了。可问题是乾隆当时还没死,这可咋整?
2024-06-28 20:35:00
乾隆为何让嘉庆去祭拜一个夭折的孩子
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
2023-06-14 14:19:00
乾隆皇帝退位之后为何会制作一枚圆形玉玺
乾隆六十年(1795),85岁的乾隆皇帝遵守不超越祖父康熙在位时间的承诺,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自己退位当太上皇。第二年嘉庆帝登基,据说登基前,老皇帝抱着象征至高皇权
2023-05-26 14:21:00
乾隆退位,刘墉在他耳边说了8个字,揭示了他的身份
乾隆退位时不愿交出玉玺,刘墉在他耳边说了8个字,他立刻交出自古以来,皇帝们的心头忧虑往往不是富贵名利的飘渺,而是自己的统治地位会被他人篡夺,这种焦虑似乎深植于权力的核心。或许有人
2023-08-30 17: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