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09: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往往总是很有趣,在多年之后研读从前的历史人物,也总会有不同的感慨。有的人明明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后来走着走着,结局就截然相反了,虽然不排除一些时代影响,但更多的,还是事在人为。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与韩信,明明都是一样的功臣,可是为何后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要区别对待呢?其中张良、萧何都被写入世家,而韩信仅仅写入列传,这一切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么?

为何张良、萧何入世家?

《史记》,它是由司马迀记载历代帝王的丰功伟绩的本纪,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史的世家,以及记载3000余年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史的列传等内容的鸿篇巨箸。全书共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等计一百三十篇作品。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拨开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其实萧何在刘邦创业初期,就已经从沛县追随刘邦,张良比萧何稍微晚一些,但是并不影响张良对刘邦的辅助。两人从跟随刘邦之后,就一直矜矜业业为刘邦创建功业着想,最终辅佐刘邦成为大汉帝国的奠基人,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从这一点来看,萧何与张良都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刘邦也没有亏待他们,封他们为诸侯,相当于是一方霸主。成为诸侯之后的张良与萧何,依旧清楚明白他们与刘邦之间的关系,他们明白领导与下属之间距离的一种合适程度,因此从来不敢轻易跨越界线,终于得以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两人去世之后,其诸侯爵位还延续了很多代,直到后来后人犯错,才被削除,他们的影响力足够成为世家的标准。我们单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的世家就是世世代代都有家的意思,萧何与张良两人爵位延续很多代,影响力仅仅次于皇帝,所以他们被司马迁写入仅仅次于帝王本纪之下的世家中,也就完全合乎情理了。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

韩信原本论功绩的话,与萧何和张良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一开始刘邦也是封他为齐王,后来改为楚怀王,最后因为韩信犯错,被人诬陷谋反,才降为淮阴侯,也就是说从一个诸侯逐渐降职,最后也就彻底挂了。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不过要说韩信之所以没有被写入世家而是列传,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有以下3点,我继续深入为你分析一番。

第一点就是韩信的爵位没有世袭,达不到世家的标准。我想这一点是十分清楚明了的,因为韩信犯错,直接就被刘邦灭族了,何谈还能继续世袭爵位呢?也就是说,韩信的爵位从韩信死后,也就彻底断了。

如此短暂的爵位时间,与《史记》中其余世家中所记录的人都相差甚远,所以司马迁断然不能降低标准让韩信进入世家,而是将其列入列传之中。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韩信的官职原本就没有张良与萧何大,所以不能同日而语。韩信虽然建功立业,在军事方面有着惊为天人的天赋,但是要说治理国家的文韬武略,他与张良、萧何则相差甚远,因此在打好天下之后,刘邦对韩信的任职并不如张良与萧何。

韩信是一个大将,张良与萧何是类似于宰相一样的职位,单从这一点来看,高下就立刻明了,这也就是官方的评定,恰如当下的职称之类的评定,所有其余机构的资料记录都要以官方记录为主,不可能随意更改,这是原则与规矩问题。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韩信的正面影响力不足,不能达到世家的标准。所谓影响力,也就是一种文化渗透力,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推崇正能量,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都做到,才算是一个真正厉害之人。

我们会发现在世家中所描述的那些人物,都是做到了以上几点的,包括张良与萧何,都是如此,一生光明磊落,没有什么污点。而韩信最后是因为被告谋反而处决的,至于谋反的真相如何,至今人们没有什么定数,也就是存在很大争议。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汉朝正统下的司马迁,来写汉朝开国功臣的事情,自然是需要慎重又慎重的,倘若他将韩信写进世家,那汉朝正统肯定不同意,并且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好,因此他也是进退两难,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将韩信写进列传之中。

韩信的一生可以说也是充满了传奇,可是为何最后结局如此凄凉呢?其实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开头所说的问题,人是需要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就像张良与萧何,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对自己有准确定位,而韩信则是自以为功劳巨大,从而有恃无恐,试问历史上有哪一个功高盖主的臣子能够得以善终呢?

为何韩信被列入列传,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结语

司马迁写的《史记》已经十分客观公正了,之所以萧何与张良列入世家,是因为他们实至名归,没有什么异议,而韩信被列入列传,则是因为韩信本人就充满争议,对充满争议的东西,也就没有人敢轻易盖棺定论,司马迁一样不敢。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韩信确实还达不到世家的标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4: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迁为何会把韩信放在列传中呢
我们都知道,三国是群雄的舞台,而汉初是韩信的战场,面对强大的项羽,韩信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硬生生逼着项羽自刎于亥下,结束了楚汉相争,帮助刘邦建立强大的汉朝,可就是这样的韩信,却
2024-04-30 21:48:00
浅析韩信的性格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作为古代名将的代表,他的结局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嘘唏。有些人说刘邦是小人,过河拆桥,手段下作。如果站在韩信的性格上分析,韩信的死也有自己的缘故。韩信之死其实与文种
2023-04-21 10:53:00
章邯也是一代名将,为何他没有料到韩信会暗度陈仓
因为暗度陈仓这事跟韩信就没关系。《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史记淮阴侯列传
2024-07-15 20:44:00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在彭城之战与还定三秦之战中,韩信都是高级参谋,他都在现场,但只提供谋略,没有参与指挥,指挥作战都是刘邦。在《淮阴侯列传》中只提到了汉王率军出陈仓,没有提
2024-07-16 16:25:00
历史上的三不杀与五不死是真的吗?
...仅仅用了7年就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第三个天才就是韩信,凭借横空出世的军事才能,协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最终却死于刘邦皇后吕雉之手,韩信死的时候年仅32岁。关于韩信的传说一直有
2023-08-25 06:02:00
韩信不足项羽优于刘邦,杀错一人误终生
韩信何许人也?刘邦说他是汉初三杰,没有他就得不到天下。可以说韩信是汉朝建立的拼图上不可缺失的一块,更是有着兵圣称号的大将军。韩信此人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如果用一句来总结韩信的话,可
2023-02-16 18:18:00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垓下之战前夕,项羽派使者诱惑韩信“三分天下”,韩信虽然没有同意,却也开始左右摇摆,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于是有了“三不杀”、“五不死”的由来。三不杀、五不死关于三不杀、五不死,有
2023-05-29 16:35:00
韩信之死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韩信是个投机主义者!他先随项梁,后投项羽,再归刘邦,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所以,其死因在其自身,念头起于刘邦,执行者却是吕雉!韩信扭曲的“价值观”是身亡的肇因众所皆知,
2024-04-18 17:30:00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为什么还在考验韩信?
...力打败,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当刘邦面对韩信的侃侃而谈时,他是拿不准韩信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虽然萧何三番五次推荐韩信,并且不惜月下追韩信,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对韩信这个
2023-08-25 0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