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9 16: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垓下之战前夕,项羽派使者诱惑韩信“三分天下”,韩信虽然没有同意,却也开始左右摇摆,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于是有了“三不杀”、“五不死”的由来。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三不杀、五不死

关于三不杀、五不死,有数个不同的版本,不过大概意思都差不多。

在垓下之战前夕,刘邦诏令韩信前来围攻项羽,而韩信却迟迟不肯来,于是张良劝汉高祖写下三不杀、或者五不死等诸多条件,以示诚意,实际上就是一种另类的免死金牌。

比较常见的三不杀,分别是“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

这三不杀的狭义上的意思就是:在能见到天的地方,不能杀韩信;君王不能杀韩信;不能用刀枪等铁器来斩杀韩信。

既然是狭义,那自然有广义,广义上来说:普天之下,不能用君王之命来杀韩信,也不能对韩信动刀兵。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所谓的五不死,分别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五不杀的意思更容易理解,既不能在见到天的地方杀韩信,也不能在见到大地的地方杀韩信,同样,君王不能杀韩信,也不能用绳索将韩信捆绑,不能用刀来杀他。

如果延伸一点的话,就是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君王的管辖范围内,既不能捆绑韩信,也不能用刀杀死韩信。

为什么要分广义和狭义呢?

因为狭义的根本毫无意义,轻易可破,若是广义的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根本就没有可能不见天、不见地、不见君,这样的话才符合免死金牌的本意。

传说中的韩信之死

无论是三不杀,还是五不死,若仅仅是狭义上的概念,想要绕过这几个条件,将韩信处死,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传说中,吕后听闻韩信参与昌豨谋反,于是暗中与萧何谋划。

为了不让韩信见天,萧何将韩信诓骗入长乐宫中,在一个暗无天日的钟室中杀死。

为了不让韩信见到大地,吕后还特意将整个长乐宫中铺满了地毯。

当时刘邦正率兵在外平叛,自然不会见到君王。

吕后也没有将韩信捆绑起来,更没有直接用刀兵加身,而是令宫中的婢女用削尖的竹竿将其活活捅死。

按照这种死法,吕后“非常聪明”地避过了“见天”、“见地”、“见君”、“绳索”、“刀兵”等条件,自然不违背刘邦的承诺。

但是,若刘邦的承诺真的这么容易被破解,那只能说明他的承诺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三不杀、也没有什么五不死,都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罢了。

历史上的韩信之死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

刘邦走后,吕后掌权,韩信府中家臣告发韩信参与陈豨谋反,于是吕后便准备将韩信招入宫中处死。

为了防止韩信怀疑吕后的用意,吕后让萧何欺骗韩信,说刘邦已经平叛归来,准备大宴群臣,韩信这才只身来到宫中。

不料,韩信一入宫,便被吕后早已安排好的武士捆绑起来,然后在长乐宫中的钟室将其斩杀,然后夷灭三族。

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史记·淮阴侯列传》

从正史的记载上来看,根本没有韩信参与谋反的直接证据,韩信被斩杀也没有经过名正言顺的审判,全部是暗室操作。

但是,当平叛归来的刘邦听闻韩信的死讯之后,他的表情却很奇怪:又高兴又怜悯。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的表情从侧面反应了吕后杀韩信的心理,韩信太过居功自傲,自取死路!

韩信死因:居功自傲、自取灭亡

其实,韩信之死,并不是功高震主,也不是刘邦薄情寡义,也说不上是因为他政治能力低下。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居功自傲,已经被巨大的成就迷惑了双眼。

从而彻底失去人心,不仅吕后容不下,连曾经举荐过他的萧何也看不顺眼了,刘邦也已经在心中对他判了死刑。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这一切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还得从韩信挟制称王说起。

公元前203年,韩信引兵攻打齐国,还没到平原渡口,便听闻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汉的消息。

这时候,韩信本来准备停止行军,却被一个名叫蒯彻的谋士说服。

蒯彻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不过派了一个密使前去说服齐王,难道有新的诏令让将军停止进攻吗?既然没有,管他齐王到底是否臣服,继续打就是了。

况且郦食其不过区区一个说客,却凭三寸不烂之舌就降服了有七十多座城邑的齐国,而将军统帅数万人马,一年多时间也才攻占赵国的五十多个城邑。

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将军人忍得下这口气吗?”

范阳辩士蒯通(避刘彻之讳)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就这样,韩信被蒯彻说服,决定继续攻打齐国。

而此时的齐王已经下定决心投靠汉王,根本就没有防备汉军,很快被韩信长驱直入,攻到临淄。

愤怒的齐王认为是郦食其背叛了自己,于是将其烹杀,然后派兵去向楚国求救。

项羽闻讯,便派大将龙且前去救援齐国。

韩信大败龙且、齐王的二十万大军,并斩杀龙且、齐王,成功占领齐国。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自觉功勋卓著,于是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会不安定。我愿意自荐为代理齐王,为大王镇守齐国”。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史记·淮阴侯列传》

可以想象,韩信的信送到刘邦手上之后,刘邦是如何的怒不可遏,自己麾下的将军竟然向自己讨封为“王”!

然而,此时刘邦的形势非常不妙,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形势危急,又不能缺少韩信这一路兵马。

于是,在张良与陈平的规劝下,刘邦还是忍下了这口气,也不将韩信封为“假王”,而是直接就封他为齐王,并派使者张良前去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另外一边,大将龙且死后,项羽也非常恐慌,便派使者去挑拨韩信,让他反了汉王,自立为齐王,然后三分天下。

最终,韩信既没有反叛汉王,做三分天下的打算,也没有按照约定去与刘邦会师。

公元前202年,刘邦趁项羽疏于防备,发动突然袭击,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令韩信与彭越前来会师,一起剿灭项羽。

却被韩信与彭越放了鸽子,导致刘邦大败而归。

刘邦深知不能少了韩信与彭越的助力,一边给韩信增加封地,一边将彭越封为梁王,这才让此二人率部前来合围项羽,发动了垓下之战。

吕后是怎么绕开刘邦的命令杀死韩信的

然而,垓下之战刚结束,刘邦别夺了韩信的兵权,将其改封为楚王,后来又改封为淮阴侯。

从韩信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在攻打齐国前后,他就已经被巨大的成就迷惑了双眼,忘记了本分,从而触犯了刘邦的底线。

固然,在韩信封齐王之前,刘邦麾下已经有数位异姓王,这些人的功劳远远比不上韩信,那么韩信封王就真的理所当然吗?

其实不然,不说韩信的封王是自己讨封的,就说韩信与这些异姓王本身就不同。

韩信从一介白身投靠刘邦,他之所以能立下滔天功勋,除了自身能力之外,也离不开刘邦拨给他的兵马,他本来就是一个打工人。

而诸如赵王、韩王等人,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家底,是带着家底投靠,刘邦当然不能在平定楚国之前削去他们的王爵。

韩信此举与背叛无异,这才是他的取死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真的曾下令不能杀韩信吗
...历史演义和小说中,有一种说法声称刘邦曾发布命令,对韩信实行“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然而,这一说法实际上是相当荒谬的。从逻辑上讲,如果刘邦真的有意杀害韩信,他何必在事
2024-04-18 22:08:00
刘邦与韩信攻打齐国的决策与郦食其的说降
...思的诸侯,项羽正值鼎盛时,齐敢和西楚霸王硬刚,但在韩信准备攻齐时,齐却投降了。韩信先后平定魏、赵、代、燕后,刘邦又派韩信出兵攻打打齐国,形成对项羽的夹击之势。但其实刘邦在命韩
2023-10-26 08:47:00
皋之战,韩信用兵机智灵活,勇猛神速,一举灭亡齐国
...起来,造成了出其不意的有利战机,夺得了破齐的胜利。韩信挥师东进,机智灵活,勇猛神速,非但一举灭亡了齐国,还调动项羽的二十万大军东去,实现了既定战略目的。至此,韩信继破魏、赵之
2023-04-20 06:50:00
郦食其落得被烹杀的下场有三个原因,其三才是根本原因
...个原因呢? 两个顶级说客之争,促使郦食其被烹杀话说韩信自从出关中后一路高歌猛进,先是俘虏魏王豹,攻破赵、代,使燕国降服,接连平定三国,然后奉刘邦之命率兵向东将要攻打齐国。军
2022-12-18 21:35
郦食其为什么被煮成了肉汤
...各样的人才都能在刘邦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刘邦手下有韩信这样的统帅型人才,有樊哙这样的武力型人才,有萧何这样的政治型人才,有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型人才,有张苍这样的礼仪型人才,
2024-05-17 21:52:00
项羽帐下第一猛将,在他战死之后,项羽就注定要失败了!
...得出手的将军,反观汉家军刘邦,他手下的樊哙、周勃、韩信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因此有人说项羽手下无强将。其实不然,项羽手底下还是有很多猛将的,其中包含了季布和龙且。今天我们要说的就
2024-02-20 15:29:00
韩信身为刘邦的大将,为什么后来不信任他,还被害死了
...权造成威胁的就是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有十大功劳的韩信。刘邦刚刚才做了皇帝,就开始害怕韩信为因为做了齐王时间一长就会对自己不利,所以把韩信从齐王改成了楚王。但是,后来刘邦还是
2023-01-09 21:18:00
韩信被杀之前,一个狱卒去请教兵法,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一位军事天才,但在战场之外,他却显得十分无能。他缺乏谋生的本领,也没有政治智慧,更看不清天下大势和人心的变化。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韩信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
2024-08-13 11:28:00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刘邦多次向韩信保证:大将军你放心,没有人敢杀你,我封你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不死、见人不死;韩信见众人都听到了,便安心上班,殊不知自己已经危在旦夕。没多久,年纪很大的刘邦便去御
2024-02-28 22: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