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2023年底,来自中国民间的“科目三”舞蹈意外走红,风靡世界多地,被称为一道网络文化奇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上,其话题播放量达到了近120亿次。(综合12月25日光明网等)
网络上的一夜爆红,早已见多不怪,但“科目三”红到百亿量级,必然是解开了某些独特的传播密码,其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其实,“科目三”在世界走红之前,已经在中国民间和网络上火了。这个跟驾考“科目三”扯不上任何关系的舞蹈,动作丝滑、魔性十足,搭配京剧唱腔的背景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国风特点。因其主打分享快乐、代入感强,任谁一见到那脚踝内扣、扭腰摆胯、摇花手的动作,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摇摆起来、快乐起来。
关于“科目三”的源头,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源于广西人一生要经历的三场“考试”: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科目三,跳舞。还有人说它始于广西的一场婚礼,经过改编和传播,才火遍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传到了国外。“科目三”具体起源是什么,恐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根植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和习俗的“科目三”,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赢得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的喜欢,人们不仅学跳,而且创造和衍生出花样繁多的版本,连世界国标舞冠军克里斯蒂娜、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演员以及杨丽萍等都纷纷加入,为它的走红又添了一把火。
由此,我们也可以一窥“科目三”火到百亿级的流量密码,看看其带世界“摇”起来的奥秘。
其一,就是因为它简单易学、接地气,普通人不需要训练也能熟练摇摆。就像以前很多人扭迪斯科、跳霹雳舞。纵观世界流行文化史,曾经爆红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江南style》骑马舞等,无不是因为简单易流行而爆火出圈。当人们的文化需求达成共识,“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就都成了雅俗共赏了。
其次,年轻态、参与感,也是“科目三”抓住年轻人的制胜法宝,这里蕴含着青春潮流文化的趣味密码。的确,网络文化的大潮起伏,无法准确计算和设置;但是,它的“变”与“不变”有规律可循,变化的是形式,“喜闻乐见”则是永远不变的“王道”。“科目三”互动参与性强,引发了全球年轻人的情感共鸣,推动他们以接力方式“上分”和挑战彼此,进而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不断生长、壮大的网络文化生态样本。
“科目三”这么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短视频平台世界领先。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支撑,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持,短视频已然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和前沿阵地。
在文艺领域,“短视频+”已成为网生内容的催化剂、播种机和放大器。“科目三”之前,李子柒凭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风靡世界;还有网络神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早安隆回》《孤勇者》等,也借助短视频火遍全网;如今,“科目三”又成为全民传播的“王炸”,也再次证明了短视频传播的巨大能量。
“科目三”这么火,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火”,中国文化“火”。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中国也以全新的文化自信、文化输出,向世界展现自己。“科目三”来自广西民间,却能以原生态舞姿、中国风音乐,在“Z世代”被独特的年轻态和快乐内核激活,恰恰证明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和包容性。与时代结合,会迸发出强大生命力与活力;与世界沟通,会推动和建设更具活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毋庸置疑,爆款的热度有消长,或许不久之后,人们将不再记得这段“科目三”,但剖析这个现象级文化样本,让我们能够看清未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不断焕发青春态,摇着“科目三”的中国青年和青春中国正自信地伸出手,向世界发出邀请——让我们面向未来,与世界共舞,带世界一起尽情“摇”起来。(刘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