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说当下最时兴的网络热点,那“科目三”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这里的科目三,指的不是驾照考试中的科目三,而是一种源于广西的舞蹈,由扭胯、摇花手、小连步等丝滑的动作组成,搭配京剧唱腔的背景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国风特色。虽然不少人表示接受无力,给这类视频扣上了“土味”的帽子,但只要能让中国文化火出圈,又何必拘泥于形式。
对于“科目三”这个名字的由来,已经难以考究,但不少人认为,这是广西人人生中要经历的三场考试:一是唱山歌,二是嗦米粉,三就是“跳舞”,就像考驾照的过程一样,所以就有了“科目三”这个名字。所以不少网友也忍不住抱怨,说本来想找一个科目三练车的教学视频,结果出来的全是这种舞蹈,可以说是又好气又好笑。
【科目三火遍全球】
但不得不说,“科目三”确实是火了,在中国的短视频平台上,类似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近百亿。拍视频的人,有在火锅店跳的,也有在大街上跳的,而且不拘泥于职业和年龄,任何人都能扭上一段,就连专业舞者也忍不住下场,将“科目三”跳到了高手局。更离谱的是,随着短视频的传播,“科目三”的这股风直接刮到了海外。
最初,是一些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跳,但没过多久,这支魔性的背景音乐就把当地人洗脑了。于是就出现了,甭管是在爱琴海边,还是巴黎铁塔下,都少不了外国人勤学苦练的身影,然后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上传到社交平台上。
但话说回来,虽然“科目三”是来源于生活,但不要以为就难登大雅之堂。
比如当下流行的“芭蕾舞版科目三”,就是来自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日前的一场演出,芭蕾舞者们在跳完《天鹅湖》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跳起了“科目三”舞蹈,让这项高雅的艺术表演立马变得接地气了。此外,“科目三”还与拉丁舞碰撞出了“火花”,在今年的体育舞蹈大奖赛上,被包括拉丁舞世界冠军在内的多名舞者倾情演绎。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眺“科目三”】
当然,在“科目三”爆火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对这种靠着“土味”出圈的方式嗤之以鼻,直呼实简直是俗不可耐,有损中国文化的形象,甚至给“科目三”扣上了低俗的帽子。但依我来看,文化传播何必非要拘泥于是否“优雅”。其实往往越是简单、重复、接地气的内容,才更容易突破人与人之间隔阂,产生跨地区、跨肤色的病毒式传播。比如之前韩国爆火的骑马舞,其实也是遵循着这个规律。
最重要的是,“科目三”这个舞蹈本身,除了快乐以外,没有任何含义,不掺杂任何的政治因素,也不存在文化入侵的顾虑,简单来说,就是跟着扭就完事了。更值得佩服的是,在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科目三”却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友好桥梁。比如在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就亲自跟学拍视频,用舞蹈增进了两岸的情感联系。
而且有时候就是这么随手一划的视频,文化输出的效果往往更好。比如“科目三”背景音乐中融入的京腔,就要比京剧破圈更容易,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也给我们提供了对文化出海的新启示。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跳“科目三”】
在这个短视频时代,人们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会更加偏爱短的、有趣的“段子式”内容。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都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迅速火爆两岸和全球,这是两岸青年和世界各国人民在网络时代独特的交流方式,也是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化交流现象。“科目三”的全球爆火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可以预见,以后类似的例子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在推广中国文化的时候,未尝不可以做一些创新,与当下的时兴热点结合,变成一种更贴近于年轻人的创作。既契合了大众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又带着全球网络文化“基因”,这种易得性、可复制性和可传播性,更容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阳春白雪容易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才更喜闻乐见。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会更容易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结界,就像跳“科目三”的时候,你不用考虑是否尊重权威,不用理会动作是否标准,更不用担心这是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冒犯,或者担心得罪了谁。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自己镜头里的主角,大家在“科目三”面前一视同仁,这何尝不是一种世界文化大团结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