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外媒盛传中国核潜艇武汉沉没?传得有鼻子有眼,却忽略最基本常识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9-27 17:4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中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后,各国反应不一,但是无一例外都认为中国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需要正确面对中国的崛起,就连美国都声称中国发射前预先通知的行为值得赞赏。也许是这次锋芒毕露,西方国家迫切需要找回自己的面子,日、澳、新三国于9月25日当天穿越台湾海峡寻找存在感,结果一进海峡就马上被中国5艘军舰包围,完全没给他们任何炒作的机会。不过既然硬的玩不赢,他们马上又找到新的“妙计”,那就是利用舆论进行抹黑。还记得美国前阵子拨款16亿美元收买水军抹黑中国吗?这不就来了?

9月27日,西方各大媒体突然开始发通稿,内容也是出奇的一致。通过对比,我发现这则新闻最早是由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于9月26日独家报道的,新闻中引用所谓美国官员的话,声称中国一艘核潜艇在武汉建造时发生了重大生产事故,于今年5月底沉没,然后又在6月初被打捞了上来。文章还特意给这艘莫须有的核潜艇取了个周级核潜艇的代号,声称这是中国新型核潜艇,是中国为了缩小与美国在海底技术的差距而最新研制的。

为了让这则新闻看起来更加真实,华尔街日本还特意找了两张武昌造船厂的卫星照片来增加可信度。也不知道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一出,没过多久,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媒体都开始发通稿,声称中国最新核潜艇沉没,军事现代化遭到重挫,甚至还煞有介事的表示不知道这艘核潜艇有没有安装核反应堆,是否会造成核污染,反正摆明了就是要让外界相信中国核潜艇真的沉没了。

说实话,能说出中国核潜艇在武汉沉没的人真是一点常识都不懂。众所周知,武昌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是中国两家常规潜艇造船厂,而葫芦岛造船厂是唯一一家建造核潜艇的造船厂。攻击型核潜艇的排水量基本都在6000吨以上,战略核潜艇动辄一两万吨,武汉周边长江水深只有5米左右,只有部分深水区比较深,如果有核潜艇沉没,肯定有一大截漏在外面,根本藏不住。武汉造船长生产的039潜艇总排水量也就2000吨上下,但是要沿着长江出海也不得不上浮航行,所以经常被过往船只发现。核潜艇这么大,如果真沉了,别说吃瓜群众会发现,就是国外卫星也早就过来拍照片了。《华尔街日报》根本不会像现在一样发个什么起重船照片,直接就发沉没的核潜艇照片了。

由于被怼的太多,西方媒体又开始给自己找补了,他们现在的话术变了,说这艘中国新研制的周级核潜艇,其实就是039型的核动力版本,专门用于在近海活动的,那这可就更好笑了。核潜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动力足,持久性好,所以核潜艇可以造的又大又长,可以装载各种鱼雷导弹,能够长时间在外海游弋,寻找目标攻击,执行战略级作战任务。中国的近海水深本就浅,离港口也近,还有各种水面舰艇和岸防力量24小时守卫,谁会没事为了这种地区的防卫去研制和使用核潜艇?用物美价廉的常规潜艇不香吗?

另外还有一点,军用核潜艇建造是一个技术性极高的工程,不管概率多小,都存在核泄漏的风险,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国家会把这种高风险作业放在内陆地区。外媒称中国为了实现核潜艇生产多元化,从而把攻击型核动力潜艇转向武昌造船厂,这也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智商。中国沿海那么多实力强劲的造船厂,只要人员设备到位,生产核潜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有哪个决策者会傻到把核潜艇生产到中国最中心的武汉进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9岁。这两天,不少群众前往中国船舶719所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
2025-02-10 11:21:00
今天,再送黄老一程!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于今天上午10时在湖北武汉举行。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有群众自发前来送别黄旭华院士。黄旭华院士因
2025-02-10 15:42:00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舰艇强,海疆固。海洋是国家安
2025-02-08 17:22:00
沧海铸剑三十载 一生许国心不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溘然长逝,享年99岁。三十载为国“深潜”,花甲年不弃使命。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
2025-03-24 04:53:00
...自发前往黄旭华曾奋斗的地方献花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2月10日上午10时,武昌殡仪馆内,白菊如雪,哀乐低回。黄旭华院士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中,胸前
2025-02-10 15:02:00
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群众自发前来吊唁,一束束鲜花附着信件寄托着对黄老的无尽思念。今天,我们向这位“深
2025-02-10 18:12:00
万吨核潜艇将进半岛,24枚核弹当量1亿吨,“美已向中方打招呼”
...容,就是要搞所谓“核磋商机制”,并且要让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开进半岛区域。(拜登和尹锡悦)对于这些情况,尹锡悦办公室幕僚声称,白宫有提前向中方打招呼,说明这“不是针对中国”,中方
2023-04-27 18:21:00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
2025-02-07 14:14:00
2月6日,99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让人民群众沉浸在悲痛之中,而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
2025-02-12 18:3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美国人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与特朗普有关
美国人现在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比对,特朗普的这个签名,到底是不是他的签名。因为特朗普致爱泼斯坦50岁生日的祝福信,终究还是被爱泼斯坦的律师公开了
2025-09-16 05:14:00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一)法国的大麻烦来了。特朗普正咄咄逼人,乌克兰在望眼欲穿,欧洲最需要坚强的时刻,法国却又疲软了。马克龙眼睁睁地看着,他三年里任命的第四位总理又垮台了
2025-09-16 05:14:00
一场大型运动,正在美国火热进行中
不到欧洲,不知道街头这样吵,不到中东,不知道和平这样少,不到美国,不知道政治居然这样搞……这个世界,有时感觉就像一个大型剧本杀
2025-09-16 05:13:00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英美将签署协议加快核电项目建设。报道称,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5日表示,英国和美国将签署一项协议
2025-09-16 00:12:00
这个新动向,中国须高度警惕
该来的迟早会来。坦率地说,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大国,在各种犹豫后,最终还是一闭眼一跺脚,跳进了美国挖下的坑里。但因为涉及中国
2025-09-15 10:15:00
这位韩国警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生命的意义,从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重量与光芒。真的,看了以后还是挺感动的
2025-09-13 08:36:00
最快30分钟直达机场!福州地铁滨海快线将免费试乘三天!
2025-09-13 20:00:00
厦门网讯(通讯员 曹玉涵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当地时间9月11日,APEX(世界航空旅客体验协会)年度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2025-09-13 08:06:00
全世界权力最大的网红遭枪击身亡,特朗普为他降半旗
一名“90后”被枪杀后,美国总统下令为他下半旗,副总统为其扶棺,整个美国还因此陷入更严重的对抗。枪声,是2025年9月10日正午时分响起的
2025-09-12 23:10:00
近日,根据德国伯布林根地方法院的一项判决,若火车接驳是套餐旅游合同的一部分,则火车延误可视为“旅行瑕疵”,旅行社需承担责任并向旅客赔偿
2025-09-12 10:26:00
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归祖国,2位烈士为潍坊籍
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
2025-09-12 16:39:00
以总理批准“E1区”建设计划 直言“将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当地时间9月1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批准了约旦河西岸“E1区”定居点建设计划。内塔尼亚胡当天发表声明称,以色列东部边界将是约旦河谷
2025-09-12 14:21:00
中国网9月12日讯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消息,9月11日,一位在韩中国公民在仁川海边遇困,仁川海警署第一时间出动警员前往救援
2025-09-12 21:00:00
中国网9月12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在西班牙举行会谈事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在西班牙举行会谈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
2025-09-12 21:33:00
十一:搜索热度接近翻倍 欧洲城市深度行受宠
爱彼迎中国近日发布的《2025国庆黄金周出境游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旅行者出境游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
2025-09-12 0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