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1 00:3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近年来,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关于文化“两创”重要指示精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和全区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依托辖区优秀文化资源优势,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以文化惠民、遗产保护利用、文旅融合为抓手,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两创”落实落地,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两创”融入百姓生活的新实践之路。

强化协同联动,“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活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协同镇街联动模式,在打造“一月一主题,月月都精彩”文化活动品牌、“消夏季·百姓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的同时,指导、协同各镇街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让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活,带动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覆盖城乡。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今年以来,兖州区文旅局先后举办了戏曲大拜年、民间艺术展演、兖州人文摄影展、“百万群众进百园”文化惠民演出、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50余场。创作了廉政题材山东梆子小戏《三花闹春》、相声小剧《廉吏传之牛运震除害》、兖州实验高中校歌《和美的天空》等文艺作品,在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上,我区山东梆子剧团青年演员王荣花参赛的山东梆子《荆钗记》“投江”一折荣获一等奖;青年演员徐建参赛的现代戏《双面人生》选段和青年演奏员王虹参赛的司鼓《天下同》获得三等奖。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兖州区各镇街创新举办“端信里”杯广场舞大赛、农民歌手大赛、乡村篮球友谊赛、“音你而来”文艺演出、象棋比赛、斗羊民俗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1500余场、全民阅读活动2300余场、国学传承活动90余场,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推动文化传承

兖州区文旅局先后实施了兴隆塔地宫、郭氏民居、观象台、天主教堂藏书楼等文物的修缮工程,开展了颜店新城区域文物影响评估工作,《兖州区探索土地出让考古前置“3+3”新模式》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简报刊发推广,完成西吴寺遗址、天主教堂的保护规划和响铃阁、郑氏绣楼、备战粮库的文物修缮工程计划书编制工作。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围绕非遗项目赓续传承,陆续推出非遗系列宣传片30余期,在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成立全省首家“乡村非遗曲艺小剧场”,拍摄完成兖州首部非遗文化题材微电影《图个啥》,作为全市唯一一部视频类宣讲作品向省百姓宣讲大赛进行推荐,获得视频类二等奖。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开展“传承多彩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兖州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示展演等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及产品走进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和马拉松比赛现场,参加“走吧!去济宁 2023文旅网络达人直播季” 暨第七届中国鱼台龙虾节启动仪式商品展、全市文化“两创”和乡村振兴观摩会等。兖州区文旅局特别奉献——穿非遗汉服、游兖州、学古诗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文化馆李丹馆长在麦收现场接受中央农业频道采访,直播推介兖州非遗项目兖州大烧饼、大壮馍等兖州美食。兖州区博物馆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小志愿者讲解”“民俗讲座”“亲子手工”“流动博物馆进村居、进学校、进景区”、书画笔会等文化传承活动10余场,端午节活动登上《山东新闻频道》。“弘扬汉服文化,传承汉服技艺活动”被评为2022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亮点工作,兖州道勤五谷画传承人王怀起被评为2022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模范传承人。

发展创意产业,文化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兖州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付楼村、牛楼小镇新建了三个“山东手造”展销中心,做大做强兖绣、英华汉服、启智木玩等特色文创产品,积极参与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等,推动手造产品产业化。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立足兖州区工业基础,推动文化创意与制造业双向赋能,组织英华制衣、香达人食品、澳博动漫等文创企业,先后参加了第十九届深圳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济宁市文化创新创意大赛、济宁市2023年“黄河大集”春游季、全市文化“两创”和乡村振兴观摩会等宣传展销活动,充分展示宣传和推广我区特色文创商品。

近年来,兖州区文旅局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牛楼小镇先后建设了花海彩田、牛楼小镇、牛楼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培训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等项目,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沉浸式夜游、主题灯光秀、夜间集市等,积极打造牛楼小镇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今年以来,牛楼小镇景区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其中研学旅游1500余人,带动消费总额800余万元,上榜全省网红打卡地,春节庙会登上《山东新闻联播》。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酒仙桥付家楼村改造村闲置宅基地院落19处,逐步形成田园旅游、餐饮美食、农事体验三大功能业态,创新成立了全省首家“乡村非遗曲艺小剧场”,同时积极开展多彩灯光秀、夜集市等文化活动,进一步建设集餐饮、住宿、茶室、中医、文化创作、亲子游乐等项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民俗村庄,打造乡村振兴“富楼”品牌。今年以来,付家楼村已经举办了后备箱“周周集”十余期,日均客流量2万人次,成为兖州新兴的“网红打卡点”。积极打造狄家街、乔家街特色文化街区,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打造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

通讯员 刘玉珲 记者 康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核心,聚焦高效能服务、高品质供给,守正与创新并举,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惠民措施落地见效,极大提升了广大群
2023-08-27 17:44:00
“非遗+景区”,兖州尝试一场“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
...群众广泛购买和好评,拉动消费200余万元。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博表示,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最好的传承。下步,兖州区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
2024-06-06 08:50:00
兖州区“四立四更”惠民生
...四更”惠民生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建业)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核心,聚焦高效能服务、高品质供给,守正与创新并举,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惠民措施落地见效,极大提升
2023-08-25 10:44:00
...,让非遗文化更有生命力,实现普众化。”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博表示。作为“道勤五谷画”非遗传承人,王怀起介绍,今年元旦前夕,兖州某大型民营企业走访客户,一次定制了
2025-01-07 16:11:00
兖州区非遗文创与企业对接交流会举行
...掘非遗文创项目的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兖州区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博指出,开展本次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区非遗文创多样化发展,搭建非遗项
2024-05-24 14:25:00
兖州精准文化惠民:“点单”新举措赢得百姓心
...的村民李大叔兴奋地对记者说道。“今年,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在送戏下乡活动中大胆创新,推出了‘群众点单,你点我演’的新形式。活动前,梆子剧团等演出单位根据群众需求,精心筛选、排练
2024-03-24 10:30:00
兖州区惠民服务“三下乡”,让大年更添喜庆味道
...润秋由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宣传部、济宁市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兖州区各镇(街道)承办的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兖州区惠民服务“三下乡”暨欢乐喜庆过大年活动持续火热进行
2024-01-27 15:41:00
以书为媒,济南市图书馆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遗项目同步展示三部分组成。启动仪式上,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冰心致欢迎词,主编闫莹介绍编撰情况,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总工程师张承军介绍录制出版情况。山东省文化和旅
2024-04-13 14:05:00
专家热议城市品牌建设路径与实践探索
...经验,多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实践。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专班负责人管振宇表示,近年来,天津市文旅局以“山、河、海、洋楼、烟火气”五大文旅核心IP为主线,延续“欢乐四季游
2024-05-24 16: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